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美國國務卿換馬何因何果

轉載或引用務請標明「德國之聲」<br>本站網址:www.dw-world.de/chinese2004年11月16日

美國國務卿鮑威爾宣佈辭職。現在已經確定,布希總統將提名白宮安全顧問賴斯出任新的國務卿。鮑威爾迄今為止被視為美國政府中理智的代表,他的離職是否會對今後美國對外政策的走向造成什麼影響?

他們倆在在談交接班的事?圖片來源: AP

鮑威爾的辭職雖然不是布希內閣的獨一份,但也並不出人意料──幾周來就有傳聞說鮑威爾可能去職,但它一旦成為事實,仍然讓人感到震驚,至少對全體美國人來說是如此,他們把鮑威爾視作理智聲音的代表,是布希鷹派政府中的鴿派。鮑威爾的辭職對他前國防部的同事們來說也是一個震撼,他們感到受到白宮和自己部長的欺騙,與前總參謀長鮑威爾一樣,他們也不贊同伊拉克戰爭。

無論如何,作為第一次海灣戰爭的勝者之一,鮑威爾的話曾被視為美軍的教義。鮑威爾曾說,美軍只有在不損害國家利益,並且已制訂好戰後撤軍時間表的情況下才會被送上前線。

而這一次,即使是鮑威爾本人從未公開承認過,動武是否符合國家利益以及作戰計劃本身卻非常令人質疑,對於伊拉克民眾會如何反應也有很多錯誤的預估,因此華盛頓對如何處理後薩達姆時代完全沒有一個理智的主張。在這個問題上,鮑威爾應該是在國會中與鷹派人物如副總統切尼、國防部長拉姆斯菲爾德及其副手沃爾夫維茨進行了多次磋商,但是卻從未獲勝。

鮑威爾的失望顯然由來已久,同時也是有增無減。現在,他顯然受夠了,決定放棄。這種事在他當將軍的時候從來沒有發生過。這也就能夠解釋他為什麼遲疑已久。早就有人在背後議論說鮑威爾對職務感到厭倦。再加上他去年2月在聯合國安理會拉響的有關伊拉克擁有大規模殺傷性武器的緊急警報被證明是後果嚴重的錯誤警報,這實在是讓他感到很丟臉。

那時候華盛頓就有許多人在問,還有什麼能讓這個人留在崗位上呢?聽到最多的回答是:對總統的忠誠。但人們現在知道了,這種忠誠是有時間限度的。據鮑威爾本人稱,過去數周,他與布希進行了多次會談。會談肯定會涉及他的辭職計劃,但由於再度當選而躊躇滿志,認為自己的使命得到公眾認可的總統恐怕對此的遺憾是最少的了。

布希現在必須決定,他是願意接受一個相對而言比較謹慎的國務院,由此避免本已多方受挫的對外關係──如與法國和德國的疏遠,近一步冷淡呢?還是他覺得鮑威爾的辭職讓他感覺像掙脫了束縛,這下可以讓傳統上就比較審慎克制的國務院的外交官們俯首聽命?

目前提到的鮑威爾的繼任人選基本上都是鷹派人物。一位是迄今為止布希最忠實的安全顧問賴斯,一位是極端保守的共和黨參議員,美國國內右翼宗教勢力的最愛,現任美國駐聯合國大使的丹弗斯。然而無論是誰,都不能替代在國外受到尊重,在華盛頓迄今為止還敢於發發牢騷的鮑威爾。沒有他,美國的最高決策機構裡就缺少了非常重要的一環。

(施密斯特 / 舒欣)

跳轉至下一欄 瀏覽更多相關内容
跳轉至下一欄 DW熱門報導

DW熱門報導

跳轉至下一欄 更多DW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