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美國在世界金融峰會上的作用

Hajo Felten2008年11月11日

華盛頓世界金融峰會將隆重舉行。二十個最重要的工業和新興工業國家領導人將在美國國家建築博物館匯聚一堂。然而,華麗的氛圍並不能掩飾會議的主題,即金融危機給全球經濟帶來的困難時期即將到來。而這場危機的始作俑者正是會議的東道主美國。

布希能推動世界金融峰會取得積極成果嗎?圖片來源: AP

形勢緊迫。美國冒險性的次級貸款發放引發了這場金融危機。連鎖反應是致命的打擊。而買空賣空、對沖基金和種種不透明的投資形式使情況進一步複雜。結局尚無法預料。只在一點上專家們意見一致:無論成果如何,本次峰會都將是一次失敗者的峰會,因為沒有人能倖免目前的危機。

處在風口浪尖的是美國:大銀行破產,導致政府不得不推出該國有史以來金額最高的救市計劃:七千億美元,以購買呆賬壞賬。對美國來說,最大的憂慮其實還是新貿易壁壘的產生和對自由市場的限制。後者對布希來說是一個彈性概念,因為他所推出的千億救市計劃本身就是加強國家的影響力。布希說:「政府的角色將會繼續受到限制。我們採取的措施不是為了取消自由市場,而是為了拯救它。」

新貿易壁壘和對自由市場的限制,這是各國政府呼籲採取的克服金融危機措施。這也將成為世界金融峰會的議題。布希知道這一點,並因此已經提前發出訊號,反對歐盟對國際金融市場的改革計劃。布希政府表示:不應干預市場經濟。

在華盛頓峰會上,布希的這一要求可能至多只能獲得一個禮節性的微笑。他的繼任者歐巴馬當選後,布希就成了所謂的"跛腳鴨":在美國,這一稱謂指的是那些儘管仍在任、卻已經不會連任的政界人物。不過,只要他是美國總統,就仍能做出重大決策,或者阻止重大決策。從目前形勢來看,後者的可能性恐怕更大。

跳轉至下一欄 瀏覽更多相關内容
跳轉至下一欄 DW熱門報導

DW熱門報導

跳轉至下一欄 更多DW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