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之聲中文網)美國總統拜登7月8日宣佈,"我們在阿富汗的軍事使命將在8月31日結束"。此前,拜登曾表示美軍會在9月11日前完全撤離。
拜登宣佈,美國在阿富汗的軍事使命將於8月31日結束圖片來源: Andrew Harnik/Getty Images 在白宮的講話中,拜登表示,阿富汗的未來掌握在其自己手中,"我們去阿富汗不是為了建設國家","阿富汗領導人需要走到一起,推動未來的發展"。他指出,在無法期待取得不同結果的情況下,他不會把另一代美國人送上阿富汗戰場。"還要讓多少美國孩子們為之冒險?"
這位美國總統還表示,他並不相信塔利班,但認為美國支持的喀布爾政府有能力做出應對。拜登對記者們說,美國撤軍後,由塔利班接管阿富汗的這種情況並非"不可避免"。
伴隨著美軍撤出,阿富汗局勢再次引起國際社會關注,包括中國在內的多方擔憂該國未來的發展。近期,該國暴力事件增加,塔利班佔領了更多土地。塔利班在7月9日聲稱已經控制了阿富汗85%的地區。
美聯社報導指出,阿富汗的安全局勢關係著中國的切身利益。目前,中國公司在阿富汗採礦業和基礎設施進行了投資。隨著塔利班奪取大量土地,這些資產似乎也愈加面臨風險。
北京批評華盛頓"不負責任"
今年以來,中國當局多次提及阿富汗局勢問題,官媒也紛紛發問,美國撤軍後,阿富汗的"安全窟窿"誰來填補?
中國官媒新華社在7月9日發表題為《加速從阿富汗撤軍 美國背後有何盤算》的文章,其中援引分析人士稱,"美國及其盟國為盡快擺脫戰爭泥潭,以不負責任的方式從阿富汗撤軍,給該國留下巨大的'安全黑洞'。作為阿富汗持續動蕩的始作俑者,美國在阿富汗內部和談舉步維艱、極端組織趁亂做大的風險不斷增加的情況下加速撤軍,不僅犧牲了阿富汗人民的利益,也令地區國家安全風險陡增"。
中國外交部在6月下旬發出提醒,鑑於阿富汗安全形勢更趨嚴峻複雜,中國公民和機構應"盡早離境"。中國同時也組織從阿富汗撤僑。據中國媒體報導,7月2日,一架臨時航班前往阿富汗喀布爾接回中國滯留在當地的210名企業人員和公民。
一段時間以來,塔利班武裝分子在阿富汗各地迅速推進,佔領了大片土地。塔利班7月9日聲稱已控制阿富汗85%的地區圖片來源: Sananullah Seiam/XinHua/picture alliance 填補真空?
與此同時,美國撤軍後,中國會不會填補美國所留下的真空的問題,受到外界關注。
對於"填補真空"的問題,中國外長王毅曾在今年3月北京的一場記者會上做出回應。他說,"阿富汗不存在需要填補的空白或者真空,因為這塊土地屬於阿富汗人民。……作為阿富汗的鄰居和朋友,中國將在尊重阿富汗人民意願和需求的前提下,繼續為推動阿富汗的和解與重建作出力所能及的貢獻"。
一些觀察人士則指出,中國有意擴大在阿富汗的經濟和地緣政治影響力,而前提是阿富汗國內的安全形勢好轉。
美國威爾遜中心的亞洲項目專家庫格曼(Michael Kugelman)對美國之音說,美軍撤離阿富汗無疑會給北京帶來了一個戰略機遇,去填補美軍撤離後的真空,但前提是阿富汗的安全問題得到解決。這篇報導也援引史汀生中心的專家孫韻指出,阿富汗安全局勢很可能會在美軍撤離後進一步惡化,"我覺得中國不會……把經濟投資大規模地往這樣一個國家來注入"。
如何避免亂局
英國《金融時報》7月6日的一篇報導稱,一些外交官透露,中國有意願同塔利班展開對話,以防止邊境地區出現混亂。其中寫道,阿富汗被稱為"帝國墳場"並非沒有理由,歷史上一個個帝國入侵,又一個個撤退,那之後都會展開新一輪"影子比武","伴隨著美國撤出阿富汗,中國正將焦慮的目光投向其西部邊境,並與正在壯大勢力的塔利班展開對話"。
報導稱,亟待解決的問題不僅是塔利班能否填補美國撤軍造成的權力真空,還有中國是否可能成為下一個試圖在阿富汗歷史上寫下篇章的超級大國。報導稱,一名印度官員表示,中國的做法是試圖通過盟友巴基斯坦與塔利班合作,共同重建阿富汗破碎的基礎設施。
此外分析人士也表示,中國尋求阿富汗穩定的一個重要動機是保護在巴基斯坦等中亞國家的一帶一路項目,同時有可能向阿富汗開放未來投資。
塔利班方面似乎也向北京伸出了橄欖枝。據《南華早報》7月9日報導,塔利班發言人蘇海爾-沙欣(Suhail Shaheen)在近日接受該報旗下的"本周亞洲"專訪時說,中國是一位 "受歡迎的朋友",該組織歡迎中方在重建方面進行投資,也會保障投資者和工人的安全。他還表示,塔利班將不再允許中國維吾爾分離主義者進入該國,也將阻止基地組織等恐怖組織在阿富汗活動。
© 2021年 德國之聲版權聲明:本文所有內容受到著作權法保護,如無德國之聲特別授權,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當行為都將導致追償,並受到刑事追究。
在過去的將近20年裡,巴格拉姆基地都是駐阿富汗美軍的總部。從今年春天開始,美軍逐漸撤離,而在這裡留下的是堆積如山的垃圾。對於不少當地百姓來說,這裡卻成為了「尋寶」的好去處。
圖片來源: Adek Berry/Getty Images/AFP關於美軍在阿富汗的使命究竟留下了什麼政治遺產,史學家們可能會各持己見。但是從肉眼可見的層面來看,他們真正「留在」阿富汗的,首先是這些垃圾。
圖片來源: Adek Berry/Getty Images/AFP巴格拉姆在過去的將近20年裡,始終是駐阿美軍的指揮中心。按照撤軍計劃,在今年9月11日,也就是「9‧11」恐怖襲擊20周年紀念日到來之前,美國要撤走駐紮在阿富汗的所有人員——大約還有2個多月的時間。重要的設備美軍當然會帶走,還有一些可能會留給當地的阿富汗安全力量。但還有很多東西直接被丟棄在這裡:各種雜物、包裝材料和廢棄電子產品。
圖片來源: Adek Berry/Getty Images/AFP在過去20年裡,累計有超過10萬人次的美國軍人在巴格拉姆基地駐扎。這個距離首都喀布爾北部70公里的軍事基地,在這些年裡也逐漸發展成一座小小的美國城市,建起了滿是商鋪的街道,還有各種各樣的快餐店。而隨著美軍的撤離,這裡的所謂西方文明足跡最終也消失殆盡。
圖片來源: Adek Berry/Getty Images/AFP巴格拉姆基地大門外的這些垃圾場已經成為當地居民的「尋寶地」。他們成群結隊而來,在堆積如山的垃圾中尋找可以回收利用的「寶貝」。比如圖上這位大哥就運氣不差,不僅撿到了一雙軍靴,而且還是完好無損的那種。大家都希望能夠在這裡找到一些或者可以用,或者可以拿去換錢的東西。
圖片來源: Adek Berry/Getty Images/AFP在巴格拉姆基地附近,被丟棄的電子垃圾尤其多。像這樣的電路板看似平平無奇,但其實隱藏著很多可以回收利用的小零件,比如釘子、螺絲等。此外,如果仔細提煉的話,這裡面其實含有銅,有時候甚至還有微量的黃金。對於美國人來說,這毫無疑問是垃圾,但是對於人均年收入折合不到500歐元的阿富汗來說,這已經算是珍寶了。
圖片來源: Adek Berry/Getty Images/AFP位於興都庫什山腳下的巴格拉姆(圖為2004年資料照片),其實作為軍事基地的傳統已經跨越兩個世紀了。早在1979年前蘇聯入侵阿富汗的時候,這裡就一度充當過蘇聯紅軍的基地。現在隨著美軍逐漸撤離,人們擔心這裡今後可能會落入塔利班的手裡。如果極端伊斯蘭組織控制了巴格拉姆,那將是他們在戰略上的一大勝利。
圖片來源: imago images從5月1日開始,美軍撤離行動正式啟動。為了防止塔利班在撤離期間趁機偷襲,美軍部署了重型武器,又加派人手提供安全保護。包括美國在內,一共有36個北約盟友和其它夥伴國家參與了駐阿富汗使命,美國駐扎的士兵大約有2500人,德國則有1100人左右。
圖片來源: Adek Berry/Getty Images/AFP全員大行動,女孩也不落後:這個小姑娘從垃圾場撿回來一個被壓扁了的金屬箱子。雖然生活仍然困苦,但是美國領導的駐阿富汗使命以及2001年推翻塔利班政權的行動,還是給當地女孩和女性帶來了益處。女孩子可以去上學讀書,成年女性也可以在社會的各行各業發揮才幹——包括最高法院以及其它機構。
圖片來源: Adek Berry/Getty Images/AFP有時候在垃圾堆裡也能找到一些精神安慰價值大於物質價值的東西,比如這個小泰迪熊。因為現在需要心靈慰藉的應該是大有人在:在巴格拉姆一帶,原本已經形成了一些阿富汗人的居住區,他們原本都是依靠與美軍基地相關的營生來維持生計的。而如今,他們和他們的家人又該何去何從呢?
圖片來源: Adek Berry/Getty Images/AFP除了破舊的軍靴,和生鏽的鐵絲網,美國在興都庫什地區駐扎的20年,還留下了些什麼呢?「阿富汗與美國之間的夥伴關係不會因此而結束」,美國總統拜登6月25日在白宮會見阿富汗總統加尼的時候如是說。數百萬阿富汗人會相信美國總統的承諾。
圖片來源: Adek Berry/Getty Images/AF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