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美國確診人數暴增 多州叫停重啟計劃

2020年6月26日

美國周四的新冠確診人數創單日新高。德克薩斯州、亞利桑那州等多州本周的感染病例直線上升,不得不暫停重啟經濟的計劃。此外,美國首次申請失業救濟金的人數正處於歷史高位。

USA Coronavirus Test Auto
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AP Images/E. Thompson

(德國之聲中文網)根據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公佈的數據,美國周四通報的新冠感染人數創新高達到39972人,2425人病亡。這是疫情爆發以來單日新增確診人數最高的一天。而美國目前的總感染人數超過240萬人,124410人死亡。

美國多州本周的新增感染人數都創下記錄,亞利桑那州、加利福尼亞州、德克薩斯州和弗羅裡達州是疫情的重災區。一些州的住院人數也不斷上升,公共衞生專家憂心醫療資源可能無法負荷。
 

德國之聲駐華盛頓記者西蒙斯(Stefan Simons)表示,疫情也在其它州擴散。"30個州的情況都很糟。30個州相當於全美國60%的地區,這些地方上周都出現新冠感染人數急劇增加的情況,其中有13州通報的新增確診數字上升了50%,情況很不樂觀。"

德州州長阿博特宣佈暫緩重啟經濟計劃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AP Photo/E. Gay


重啟計劃被叫停

感染病例的急速增加使俄勒岡州、猶他州、德克薩斯州等州政府暫緩重啟經濟計劃。德州州長阿博特(Greg Abbott)在聲明中表示:"我們正面臨新冠病例以及住院人數增加的情況,當前的策略著重於減緩病毒擴散,同時也讓德州民眾能繼續養家活口。"

共和黨人阿博特是美國總統川普的忠實盟友。在其它州開始採取行動前,他已經致力推動重啟德州經濟並讓公共生活重回正軌。阿博特此前下令暫停休斯頓當地醫院的非急需外科手術以騰出病床,人們擔憂德州城市休斯頓可能成為新冠病毒的新災區。

亞利桑那州周四通報的新增確診人數為3056人,該州連續四日新增病例超過3000起。亞利桑那州州長杜西(Doug Ducey)在五月取消了"居家令",新冠肺炎的感染人數自此直線上升。過去七日裡,亞利桑那州有23%接受新冠病毒篩檢者被測出陽性,幾乎是全國平均值的三倍,還有415名患者正使用呼吸器。杜西表示,疫情數字"持續朝錯誤方向增長",並證實亞利桑那州將推遲進一步的重啟行動。


而加州州長紐森(Gavin Newsom)周四剛剛宣佈面臨預算緊急狀態。加州周三的新增感染人數創下新高,單日增加7149人。本周四,全美各州約34%的重症監護病床已在使用中,前一日的比例則為29%。

休斯頓貝勒醫學院教授霍特茲(Peter Hotez)對美國CNN電視台表示:"情況相當迫切。我們有大量的社區感染病例。如果你觀察疫情增長的曲線圖,它正呈現指數增長,就是初期看來平緩,但突然急劇攀升,幾乎呈垂直狀。這就是我們目前所處的狀態。"

微軟創辦人、梅琳達‧蓋茨基金會聯合主席比爾‧蓋茨在參加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節目《CNN市政廳》(CNN Town Hall)時表示,從美國還有民眾死於新冠肺炎就能看出,美國在防疫措施上做的"遠遠不足"。蓋茨指出:"對新型病原體的測試可以更加快速。"

事實上,許多國家都表現得非常出色,技術也越來越純熟。但是美國尚未出現人民所期待的那種領導訊息或協調工作。"
 

美國肯塔基州民眾排隊等候申請失業救濟金圖片來源: Reuters/B. Woolston

美國經濟受疫情重創


美國今年第一季度經濟因為新冠疫情遭遇重創,萎縮5%,專家預計第二季度的萎縮幅度可能高達約30%。若預測成真,美國將面臨1948年來最嚴重的經濟萎縮。

《時代雜誌》引述美國勞工部公佈的最新數據,上周首次申請失業救濟的人數為148萬人,與之前相比有略微下降的趨勢。但過去兩周申請失業救濟的人數僅減少5%,數據改善速度比四月和五月時緩慢許多。

美國ABC新聞報導指出,雖然每周首次申請失業救濟的人數在三月底達到峰值後逐漸減少,但三個多月來一直維持在歷史高位。首次申請失業救濟的人數連續14周來高達100萬人。ABC新聞指出,在新冠疫情發生前,歷史上單周首次申請失業救濟金的創紀錄人數是1982年10月的69.5萬人。報導還寫道,雖然許多人開始重返工作崗位,但約有1950萬名勞工仍在領取失業保險。

實際數字可能高出十倍

美國衞生官員周四表示,雖然美國不斷增加篩檢次數,但目前的確診數字可能只是冰山一角。美國疾病控制與預防中心(CDC)估計,美國約有1650萬至2640萬人感染新冠病毒,這意味著實際感染數字比目前的230萬確診人數高出近10倍。

美國是否能避免再次出現四月時的高病亡率還有待觀察。今年四月,美國每日的新冠病亡人數約為2200人。目前美國的每日新冠肺炎病亡人數約為600人。

張筠青/達揚(美聯社、路透社、法新社等)   

跳轉至下一欄 瀏覽更多相關内容
跳轉至下一欄 DW熱門報導

DW熱門報導

跳轉至下一欄 更多DW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