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政治俄羅斯

美國要俄做出何種讓步?彭博:接受烏克蘭擁有軍隊

2025年4月25日

據彭博社消息,美國要求俄羅斯接受烏克蘭擁有軍隊和國防工業的權利。美媒先前報導,美國將承認克裡米亞地區屬於俄羅斯,並凍結目前的戰線,將俄羅斯佔領的烏克蘭領土置於俄控制下。

烏克蘭新兵在訓練中
烏克蘭新兵在訓練中圖片來源: Hanna Sokolova-Stekh/DW

(德國之聲中文網)據彭博社(Bloomberg News)4月24日報導,消息人士表示,美國將要求俄羅斯接受烏克蘭發展自身裝備齊全的軍隊和國防工業的權利,反對俄方堅持將烏克蘭大規模「去軍事化」作為結束戰爭的條件。

普丁一直將烏克蘭的「去軍事化」作為戰爭目標之一。在俄羅斯2022年全面入侵烏克蘭幾周後,普丁政府在一份協議草案中提議對烏克蘭未來的軍事規模進行嚴格限制,包括將烏克蘭軍隊規模削減一半以上並大幅削減其坦克、火炮和火箭發射器的數量。若同意讓烏克蘭保持軍力,將意味普丁不得不放棄這一主要戰爭目標。

彭博社在報導中說,這表明美國總統川普的政府正在尋求克里姆林宮和烏克蘭都做出一些讓步。報導還稱,川普政府還希望莫斯科歸還烏克蘭的扎波羅熱核電站。俄羅斯在2022年全面入侵烏克蘭初期佔領了該核電站 。不願透露姓名的知情人士稱,扎波羅熱核電站歸還給烏克蘭後,該設施將由美國控制,為雙方提供能源。知情人士補充說,該計劃的細節尚未確定,仍有可能發生變化。

知情人士還稱,美國還希望確保烏克蘭擁有第聶伯河的通行權,並要求俄羅斯歸還在哈爾科夫地區佔領的烏克蘭領土。普丁要求承認其對烏克蘭盧甘斯克、扎波羅熱、頓涅茨克和赫爾松四州的全部主權,儘管俄羅斯並未完全佔領這些地區。

在上周巴黎舉行的一次會議上,川普团隊向歐洲和烏克蘭提出了結束戰爭的提議,其中包括美國將承認烏克蘭的克裡米亞地區屬於俄羅斯,同時凍結目前的戰線,這實際上是將大多數被俄羅斯佔領的烏克蘭領土置於莫斯科的控制之下。

俄羅斯吞併克裡米亞十周年 普丁慶祝連任

02:15

This browser does not support the video element.

俄羅斯外長拉夫羅夫本周四(4月24日)晚接受美國哥倫比亞廣播公司(CBS)採訪時表示,儘管他認為與美國達成的結束烏克蘭戰爭的協議中有一些具體要點仍需「微調」,但「我們正朝著正確的方向前進」,俄羅斯「已準備好達成協議」

俄邊談邊進攻

俄羅斯本周四凌晨對基輔發動了今年以來最大的空襲,造成至少12人喪生,數十人受傷。這迫使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提前結束對南非的訪問。澤倫斯基在離開南非前告訴記者:「如果沒有無條件停火,我們就無法談論紅線問題。」

俄羅斯4月24日對基輔發動今年最大規模空襲,造成至少12人喪生圖片來源: GENYA SAVILOV/AFP/Getty Images

澤倫斯基周四晚間還表示,俄軍以周四對基輔的襲擊為掩護,對沿約1000公里前線的烏克蘭陣地發動了近150次進攻。

川普对俄羅斯襲擊基輔表示不滿,稱這些襲擊是「不必要的」,發生的時機「非常糟糕」。此前,川普再次向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施壓,指責他破壞和談。澤倫斯基多次排除割讓烏克蘭領土的可能性。川普本周表示,「我認為我們與俄羅斯已經達成協議。我們必須與澤倫斯基達成協議。」他稱,原以為與澤倫斯基打交道可能更容易,但迄今卻更困難。本周四,川普在白宮橢圓形辦公室會見挪威首相斯特勒,被記者問及俄羅斯在俄烏衝突談判中將做出何種讓步時,川普回答說,俄羅斯停止戰爭,而不是佔領整個烏克蘭已經是「相當大的讓步」。

本周五,美國特使史蒂夫‧維特科夫(Steve Witkoff)抵達莫斯科,並與普丁會面。克里姆林宮發布了一段普丁和維特科夫互相問候的短影片。影片中可以聽到維特科夫問道:「總統先生,您好嗎?「」很好,很好,謝謝,」普丁罕見地用英語回答道。兩人隨後握手。普丁的外交政策助理尤裡‧烏沙科夫(Yuri Ushakov)和國際合作特使基裡爾‧德米特裡耶夫(Kirill Dmitriev)也參加了會面。

普丁4月25日在莫斯科會見美國特使史蒂夫‧維特科夫(Steve Witkoff)圖片來源: Kristina Kormilitsyna/AP Photo/picture alliance

德國政府的立場

鑑於俄美就結束戰爭進行的談判,德國政府強調了烏克蘭獨立的重要性。德國政府副發言人克里斯蒂安‧霍夫曼( Christiane Hoffmann)周五在柏林表示,「維護烏克蘭主權至關重要「,」沒有烏克蘭的同意,就不會達成任何和平協議「。她說,德國政府原則上歡迎美俄之間的談判,」但我們也清楚地知道,這不能是以犧牲烏克蘭利益為代價的強制的和平。「霍夫曼強調烏克蘭未來仍將需要強大的武裝力量,「這是烏克蘭能夠獲得的最重要的安全保障」。她還補充道,烏克蘭未來加入歐盟的道路必須保持暢通。

(彭博社、法新社等)

DW中文有Instagram!歡迎搜尋dw.chinese,看更多深入淺出的圖文與影音報導。

© 2025年德國之聲版權聲明:本文所有內容受到著作權法保護,如無德國之聲特別授權,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當行為都將導致追償,並受到刑事追究。

跳轉至下一欄 DW熱門報導

DW熱門報導

跳轉至下一欄 更多DW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