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一場沒有贏家的戰爭

2013年10月17日

在最後關頭,美國還是挽救了自己,沒有陷入無償付能力的深淵。然而觀察人士認為,幾個星期以來有關提高國家債務上限的政治混戰,已經給美國造成了許多無可挽回的損失。

USA, fallende 1 Dollar Banknoten - 07.09.2006 ullstein bild - CARO/Hoffmann
圖片來源: ullstein bild - CARO/Hoffmann

(德國之聲中文網)作為這場拉鋸戰公平的失敗者,共和黨眾議院發言人博納(John Boehner)表現得相當冷靜:"我們打了一場漂亮的戰役,但是沒有打贏。"而民主黨參議院領袖裡德(Harry Reid)的講話則洋溢著勝利的喜悅,他將之稱做民主的勝利:"今天我們看到,為了讓政府重新運作起來,將國家從無債務支付能力的邊緣挽救回來,國會取得了跨越黨派界限的歷史性統一。"

然而,這場爭議中真的有勝負之分嗎?"這裡沒有贏家,只有一群失敗者",不少無黨派經濟學者都這樣認為,比如馬克‧格爾德溫(Mark Goldwein)。他是獨立於政府之外的組織"有責任國家財政委員會"的成員。他說:"不管怎樣,幸好我們找到了一條途徑來讓政府恢復運轉。這對我們的經濟肯定是有好處的。"

妥協的方案是……

根據國會達成的共識,國家債務上限可以暫時提高,以保證美國在2014年2月7日之前至少具有支付能力。此外,國會還將表決通過一部過渡性預算方案,該方案將至1月15日有效。這樣,已經大面積停擺兩個多星期的國家行政機構這個星期四就可以恢復運轉。

此外,一個沒有黨派立場的委員會還將負責在12月中旬之前提交如何削減債務的建議。經濟學專家格爾德溫認為,儘管國會在生死關頭最終達成了協議,但還有很多長期和短期的問題沒有解決:"一系列衞生領域和養老保險改革項目的所需資金都在迅速增長,而我們稅收的增長速度根本無力彌補這些缺口。要麼我們就得縮小這些社會保障項目的支出,要麼就得增加賦稅,或者兩者並行。"

兩黨相爭,受損的是國家的經濟和聲望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dpa

美國鬆了一口氣

儘管只是一個過渡性的解決方案,但這個妥協的達成還是給美國人民帶來了很多寬慰。紐約證券交易所,人們甚至站起來為之鼓掌喝彩。大街小巷裡,人們談論的話題都是"政府不會關門了"。在首都華盛頓,一位飯店老闆欣喜地說:"我終於又能有生意做了!"通常在他的飯店下榻的都是來游說的院外人士,或者是政府的訪客。在過去兩個星期裡,由於政府停擺,他這裡葉門庭冷清。

然而在周三晚間,很多政治觀察人士也不約而同地斥責道,既然到最後關頭也能解決,為什麼還要讓這種局面發生呢?智庫"美國進步中心"(Center for American Progress)的維爾茨(Michael Werz)認為,有關美國是否將陷入無償付能力的擔憂持續幾個星期,對美國經濟和美國作為國際儲備貨幣的可信賴度造成了嚴重的損害。他在接受德國之聲採訪時說:"如果這種事情只發生了一次,那麼還有情可原。但我們在兩年之內,已經兩次因為共和黨的強硬派而陷入這種境地。……長期以往,這將形成一種模式,肯定會動搖世界對美國作為政治和經濟大國的信任。"

數百億的代價!

除了美國經濟的可信度受損之外,根據經濟學家的估算,這兩個星期的政府停擺還給國家造成了大約240億美元的實際損失。目前還不能確定這場風波留下的"後遺症"還意味著多少經濟損失。尤其是目前達成的交易並非一勞永逸,等到明年年初的最後期限逼近,下一次有關財政預算的爭吵也許就在眼前。

政治學家維爾茨認為,原本這一切都是可以避免的:"如果聽聽參議院的辯論就會發現,所有人都感到惶恐萬分,因為我們曾經距離懸崖邊緣是那麼的近。我們在國際上的盟友、夥伴,包括政治對手,都在告誡美國政府,這不是一種負責任的執政方式。"另一方面,目前還存在很多政治上的不確定性。在不縮減醫療改革的前提下提高債務上限的表決結果,對於國會中的右翼勢力來說是一個沉重的打擊,他們還需要時間來消化這次失敗。

"顏面掃地的博納"

尤其民粹主義的"茶黨"人士原本向歐巴馬提出的要求是,對醫療改革計劃進行大刀闊斧的修改。他們希望利用有關財政預算和債務上限的爭論,來明顯削減總統的這項形象工程。根據從華盛頓傳出的消息,"茶黨"運動的核心人士為了跟"歐巴馬醫療改革"打一場毫不妥協的戰役,甚至決心在周三的國會表決中來個魚死網破。以"麻煩魔鬼終結者"的外號著称的德克薩斯州參議員克魯茲(Ted Cruz)對國會的表決結果感到失望,認為華盛頓的固有勢力又一次佔了上風。

處境艱難的博納圖片來源: Reuters

不過許多觀察人士都認為,共和黨在接下來的幾個星期裡可能會忙於處理自己內部的矛盾。維爾茨分析道:"他們保守的發言人博納在短短的幾個星期之內,數度被自己黨內一個極端保守的小團體逼得顏面掃地,政治力量也被削弱。……現在值得關注的是,這個'大老黨'(Grand Old Party)內保守派和溫和派兩個陣營之間如何進行對話解決矛盾。"

作者:Antje Passenheim 編譯:雨涵

責編:樂然

跳轉至下一欄 瀏覽更多相關内容
跳轉至下一欄 DW熱門報導

DW熱門報導

跳轉至下一欄 更多DW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