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背景報導:德國企業與伊朗核項目

德國之聲中文廣播2006年5月13日

1990年,一名德國工程師因涉嫌參與巴基斯坦核項目被訴諸法庭,後因證據不足獲釋。目前,這名現年63歲的工程師又受到曼海姆地方法院的審理,罪名是涉嫌參加過利比亞的核項目。人們不禁提出這樣的疑問,對於伊朗核項目,德國公司是否也曾染指?以下是德國之聲的背景報導。

伊朗伊斯法罕的核電廠裡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dpa

一段時間來,伊朗核政策成為國際社會關注的焦點,與此同時,德國當局也加緊審查德國公司和供貨商是否在核領域與伊朗有任何商業往來。幾個星期前,德國當局在全德範圍內對44家公司進行了大搜查。這次搜查雖然沒有發現什麼,但德國電視台在之後的報導中說,幾年前伊朗人曾在德國購買了其核項目所需的重要零件。目前,一名涉嫌曾向利比亞出售違禁核零件的德國工程師也正在受到曼海姆地方法院的審理。

生活在波昂的國際著名核問題專家赫比斯認為,上述情況與德國是國際反伊朗核計劃陣線的一名堅定成員並不矛盾。因為過去幾年中德國在核問題上的態度有了180度的大轉彎。

「90年代,德國的角色發生了變化。我們知道,80年代,由於德國政府在出口檢查方面政策寬松,因此包括伊拉克在內的一系列國家得以從德國工業界獲得大量用於製造核武器的材料和設備。80年代末和90年代,當這些國家核項目的真正規模顯現出來後,德國政府才出面干預,並且制止了大部分的相關交易。我們看到,90年代,從德國流向伊拉克和伊朗的違禁武器以及所謂軍民兼用物資大大減少。儘管偶爾出現這樣的情況,但都有第三方參與,也就是說為巴基斯坦,伊朗或利比亞購置違禁武器或物品的有關交易是在德國境外進行的。這樣的交易很難追蹤。」

有關交易通常通過以下方式進行:一家俄羅斯公司向德國定購一批機器或零件,出口合同中寫明用於民用。但是這些機器出口到俄羅斯後又通過非法渠道轉手賣到第三國,比如伊朗。而如果伊朗直接向德國定購這樣的機器,就根本不可能得到出口許可。赫比斯說:

「第一個問題是,德國出口檢查部門和情報機構持什麼樣的態度。我確信,上述機構都希望堅決制止德國公司擴散核技術。德國政府知道,只要爆出一起德國公司像伊朗這樣的國家出口核技術的事件,那麼德國的聲譽就會受損並帶來外交上的不利影響。「

但另一個問題則是德國政界以及經濟界對伊朗採取怎樣的態度。赫比斯認為,德國政界和經濟界不願向伊朗施加壓力,因為它們將伊朗看作德國利益的一部分,不願看到德國在該地區的利益受損。

此外,俄羅斯在其中也扮演著重要角色。莫斯科很早就參與了伊朗的核項目。這些核項目最先是在德國人的支持下開始的,伊朗革命後德國人便退出了。俄羅斯與德黑蘭有關部門合作,而這些部門既負責民用核技術也負責軍用核技術,因此根本不可能事先確定對伊朗的核技術出口到底是何種用途。儘管如此,德國當局還是試圖追蹤相關的交易。不過迄今為止成效一般。赫比斯說:

「在一些重要的案子中,德國當局威脅要以洩密罪起訴嫌疑人,因為它們向歐盟以外的國家透露了德國濃縮鈾技術的國家機密。但是我們也看到,德國當局很難找到確鑿的證據。一些案子中,當局只能指控嫌疑人觸犯了出口規定,而這樣的指控最多被判一兩年監禁。「

赫比斯認為,儘管德國當局做出了一番努力,但軍火商仍然將目光瞄準著德國,因為德國有尖端的技術,產品品質可靠。由於許多零件不僅能夠用於核武器項目,也能用於和平用途,因此在歐盟以及與東歐國家的貿易和出口中,對這樣的產品的規定比以前有所放鬆。這樣一來,某些產品落入企圖製造核武器的人手中的可能性也增加了。

德國之聲版權所有
http://www.dw-world.de

跳轉至下一欄 DW熱門報導

DW熱門報導

跳轉至下一欄 更多DW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