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胡錦濤政治改革的步伐到底將多大?

轉載或引用務請標明「德國之聲」<br>本站網址:www.dw-world.de/chinese2003年6月20日

繼英國《金融時報》和美國《華盛頓郵報》上周透露胡錦濤七一講話將提出黨內民主改革設想之後,從6月18日開始,素來對北京政情相當敏感的香港媒體,又將注意力放在三天前北京《求是》雜誌發表的一篇口氣讓人想起八十年代胡耀邦的文章上。由於這篇文章明確提出以黨內民主推進人民民主,因而被香港媒體解讀為胡錦濤七一講話全面提出政治體制改革的前奏曲。

胡錦濤會在江澤民還沒有退出政治舞台時就發起政治改革嗎?圖片來源: AP

就連親北京的香港鳳凰衛視,6月18日也接連在其網站的新聞欄目和晚上的《時事開講》節目中對此作出顯著的反應。然而,胡錦濤政治體制改革的步伐到底將有多大?

鳳凰衛視《時事開講》節目6月18日晚上認為,上周英國《金融時報》和美國《華盛頓郵報》上周透露胡錦濤七一講話將提出黨內民主改革設想,並不能成為人們觀察中國國內政治改革跡象的出發點,相反倒是三天前中共中央機關刊物《求是》雜誌發表的文章,值得引起人們注意。這篇文章首次明確指出:不改革政治體制、不實行人民民主同樣是死路一條。

文章指出,當前政治民主化浪潮席捲全球,各種價值觀念、政治文化和政治模式的衝突、比較、競爭和借鑑愈益深刻,這對中共如何既順應時代潮流,又不照搬別國模式;既立足於中國國情,又吸收借鑑人類政治文明的有益成果,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民主化道路提出挑戰。從世界社會主義運動遭受挫折和一些大黨、老黨相繼喪失執政地位的教訓看,不發展經濟、不改善人民生活是死路一條;不改革政治體制、不實行人民民主同樣是死路一條。

凡是對八十年代中國政治開放局面稍有瞭解的人都知道,這篇文章的口吻和調子與當年胡耀邦時代的情形非常類似;而這篇文章也是中共十六大以來,中共最高權威理論刊物上首次把實行政治體制改革和人民民主,提高到共產黨執政地位生死存亡的高度,這是中共建政以來罕見的。

今年三月北京兩會期間,隨著中國政府機構改革的展開,曾經北京政壇上曾經出現過短暫的政治改革的聲音,其中包括樹立人大作為最高立法機關的權威及調整人大和執政黨的關係等。但這種聲音很快就被後來的非典疫情所掩蓋。最近,隨著非典疫情逐漸得到控制,有關政治改革的各種跡象又漸露端倪。中共中央黨校主辦的《學習時報》最近發表文章指出,全國人大常委需改善結構,應吸納一部分具有經濟、管理、法律、政治學專業背景的專家進入到人大常委會工作。

爾後,香港《星島日報》又引用北京消息人士透露,原本每年七月就展開的全國報刊下一年度的徵訂工作,近日被中共中央宣傳部叫停;這一指令,被中國媒體高層普遍解讀為:新聞出版業新一階段改革政策即將出台。從中國高層主管意識形態宣傳工作的李長春最近的一系列言論來分析,人們不難得出結論:中國在新聞文化方面正醞釀重大變革。

另外,隨著59集電視連續劇《走向共和》日前在中央電視台拉下帷幕,關於這部電視劇的爭論也越來越引起人們注意。《走向共和》描寫了從1894年中日甲午戰爭到1917年張勳復辟帝制失敗這段錯綜複雜的歷史。它一方面給一些有爭議的歷史人物以重新定位,另一方面則展示了民主必將取代專制的主題;尤其讓人感到震撼的是,一百年前中國人就開始爭取民主與共和,直到今天依然還在徘徊。中國大陸有學者認為這部電視劇起到了為中國政治改革鳴鑼開道的作用,其作用可以與八十年代的電視劇《河殤》相比。

但另一方面,由胡錦濤親自安排的要求全黨繼續學習江澤民„三個代表「理論的活動,依然在進行之中。香港一位瞭解北京內幕運作的人士對《德國之聲》透露,以胡錦濤多年在北京上層險惡環境中一路過來的經歷以及他個人的性格,他決不至於在此時立足未穩之刻與江澤民展開奪權鬥爭;相反,他將尋求在與江澤民繼續磨合的過程中逐漸貫徹自己的思想。

另據新加坡《聯合早報》今天報導,中共中央黨史研究室前副主任石仲泉教授說,中共新任總書記胡錦濤即將發表的„七一講話「,仍將以前總書記江澤民提出的„三個代表「思想為主軸,而„不會撇開這個主軸去另外講什麼聳人聽聞的東西「。石仲泉二十二年前曾參與起草中共歷史上最重要的文件之一 -《關於建國以來黨的若干歷史問題決議》。他認為,„七一講話不可能突出一個方面的問題,政治體制改革是一個問題,但不會是第一位的問題。「

香港的一些中國問題觀察家認為,胡錦濤有意政治改革確有其事,但第一,他不會在江澤民還在台上的時候走得太遠,以胡錦濤的個人性格而言,他更傾向於漸進式的改革模式;第二,胡錦濤有很強的共青團情結,同時沒有在西方國家的教育背景,因此胡錦濤的政治改革,只能是在維護共產黨領導的框架下進行。早在他擔任中央黨校校長期間,胡錦濤便熱衷於科學社會主義理論的澄清,以及歐洲社會民主黨模式。這一切證明他的改革願望,也凸現他的改革侷限性。

跳轉至下一欄 瀏覽更多相關内容

瀏覽更多相關内容

跳轉至下一欄 DW熱門報導

DW熱門報導

跳轉至下一欄 更多DW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