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之聲中文網)中國藝術家艾未未在柏林推介了他的新書《千年悲歡》(1000 Years of Joys and Sorrows)。這本自傳由企鵝蘭登書屋(Penguin Random House)出版,翻譯成14種語言。
艾未未從2015年起一直居住在柏林,2019年移居英國大學城劍橋。他在柏林仍留有一藝術工作室。他移居到英國時曾告訴英國《衛報》,在德國,納粹主義一如既往存在。
德國當代作家丹尼爾‧克爾曼(Daniel Kehlmann)主持了艾未未新書的推介會,他鼓勵艾未未向觀眾簡述自己在柏林受到的歧視。後者回應自己是天生的「大嘴巴」,只是眾多聲音種的一個,而且這些聲音不一定是對的。他補充說,自己對先前說過的許多話都感到後悔。
在《千年悲歡》這本書中,艾未未用大量的篇幅描述了對父親、著名詩人艾青生平的回憶。書名就取自艾未未父親艾青的詩。1929年至1932年艾青旅居法國期間接觸到的藝術、哲學和文學都對他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回國後不久,他就因為「通共擾民」的罪名被判處有期徒刑三年。1957年,也就是兒子艾未未出生的那一年,艾青被劃為 "右派",1959年艾青與他的家人一起被下放到新疆,1967年受到進一步衝擊,艾青被責令打掃廁所,10歲的艾未未與父親一起住在地下室,艾未未描述裡面到處都是蝨子和老鼠,儘管如此,這種與世隔離的狀態還是讓他有一種安全感。他在書中寫道:「周圍的人對我們的疏遠和敵意,讓我對我是什麼樣的人有了清晰的認識」,「並形成了我對如何定義社會地位的判斷」。
作為中國政治活動人士中的標誌性人物之一,國際知名藝術家艾未未在4年後重獲護照。本圖集為您回顧其重要藝術作品:從「柏林,我愛你」到「永久牌自行車」....
圖片來源: Imago//O. Jentzsch2015柏林電影節期間,艾未未在北京通過skype「遙控」拍攝了一部8分鐘短片《柏林,我愛你(Berlin, I love you)》。影片描述了他和在德國的兒子艾老及妻子遠隔千里、分居兩地生活的故事。
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dpa/L. Schulze艾未未在社交網站Instagram的帳戶有眾多粉絲。2005年7月22日,艾未未在該網站貼出一張手持護照的照片。2011年,中國當局沒收了艾未未的護照,將其軟禁在家。現在,他終於可以邁出國門了。艾未未說,他重獲護照後的首次出行將選擇去柏林探望兒子。1年來,艾未未的兒子在德國首都生活。
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EPA/Ai Weiwei此前,艾未未的作品都無法在中國展出。不過,2015年6月,中國當局放鬆了強硬態度。6月6日,艾未未的藝術品首次在北京展出,儘管參展作品顯然不允許含有任何政治動機,但展覽開幕的日期卻恰恰定在1989年天安門屠殺26周年兩天後。
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AP Photo/Ng Han Guan除了中國的展覽,艾未未的其它藝術展均有明確的政治內涵。從2014年9月到2015年4月,艾未未在美國「惡魔島監獄」利用樂高積木搭成了藝術品,喚起人們對政治迫害者的關注。120萬塊積木拼湊出受政治迫害流亡人士或在監獄服刑人權捍衛者的肖像。其中有愛德華‧斯諾登(Edward Snowden)和納爾遜‧曼德拉( Nelson Mandela)。
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AP/Eric Risberg艾未未在倫敦泰特現代美術館展出1億顆陶瓷製成的葵瓜子。作品歷經兩年,由1600個工人參與完成。2011年秋,作品在倫敦進行了為期半年的展覽。作品《葵瓜子》讓人想起了文革時代,向日葵是當時共產黨宣傳運動中的象徵之一。
圖片來源: L. Gene/AFP/Getty Images「十二生肖」頭像雕塑是消失的皇家園林圓明園前的十二生肖噴泉之獸首銅像的複製品。噴泉在1850年被法軍和英軍摧毀。艾未未作品在紐約展出時,也引發討論空間:其作品是故意惹惱中國?還是為體現西方殖民的掠奪行徑?
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dpa/F. Arrizabalaga即使當時仍在軟禁中,艾未未也能組織完成其在國外的展覽。2014年,柏林馬丁-格羅皮烏斯博物館(Martin Gropius-Bau)展出了艾未未名為「證據」的作品,其中包括用6000張凳子組成的室內設計作品。這些凳子來自中國,部分出自明清時代。在那裡,這些凳子曾是中國家庭的標配,代代相傳。不過現在,尤其是在農村地區,這一家居標配的傳統已喪失。艾未未的這件作品正是要喚起人們對此的關注。
圖片來源: Johannes Eisele/AFP/Getty Images6000張凳子的作品只是2014年柏林展覽「證據」的一部分。同時展出的還有名為「上海的紀念品(Souvenir aus Shanghai)」的作品。其作品除了展示傳統與現代的結合之外,還體現了中國當局對他的打壓。2011年,艾未未剛在上海建成的工作室被政府拆除,這是當局對其批評政府做出的懲罰舉動。而藝術品中的石頭就來自其工作室被拆後的廢墟。
圖片來源: Getty Images越來越多的中國人擁有了私家車。傳統工具——自行車越來越淡出人們的生活。艾未未將150輛自行車的車架銲接在一起,做成了一個頗有氣勢的展品。他在這裡回憶的不僅僅是自行車被汽車取代,同樣也有一起令人震驚的審判。幾年前,一名年輕人楊佳因一輛未掛牌的自行車被警方指責,這是一輛偷來的自行車。在被警方抓走詢問時,楊佳自稱遭警方毆打。之後楊佳因殺害6名警察,最終被判處死刑。
圖片來源: Getty Images軟禁期間,艾未未經常在網上發布自己的抗議聲。社群網站是他唯一向世界自由傳達不受阻礙的途徑。比如,他通過圖中的照片公開抨擊中國的環境政策。2015年,艾未未還獲得國際特赦組織授予的「良知大使獎」。
圖片來源: Reuters 在推介會上,當觀眾問及他是如何忍受目睹父親遭受羞辱和不斷的迫害時,艾未未回答說,他可能是 「太愚蠢「」太不敏感」,沒有意識到他真正遭受了多少痛苦。毛澤東去世後,他們全家於1976年回到北京。
紐約藝術生涯
中國改革開放後,艾未未是第一批被獲准前往海外的學生之一。1984年,艾未未在紐約遇到了"跨掉的一代"文學代表人物艾倫‧金斯伯格(Allen Ginsberg)。美國波普藝術大師安迪‧沃霍爾(Andy Warhol)和達達主義藝術家杜尚(Marcel Duchamps)都給艾未未帶來啟發。與中國截然不同的文化也給他帶來了衝擊,他以傲慢和自我諷刺的態度來應對。當他初抵美國時相信自己將會成為一個 「新的畢加索」。不過母親給他潑了冷水:「我母親仍然不相信我是一個成功的藝術家。「因為相信母親的判斷力,他往往不會對藝術界看得太過在乎。
成為中國「最危險的藝術家」
艾未未很快以大膽挑釁的藝術風格而聞名,比如,1995年,在一張照片中,他摔碎了一隻有兩千年歷史的漢代陶壺。他藝術之路的一個轉折點是2008年的汶川地震。他調查地震遇難學生,並在網上公佈了5219個孩子的名單。
這個項目之後,艾未未開始將人類命運融入到自己的藝術作品當中。這也讓他成了一個 「危險 "的異議人士。多年來他受到國安的騷擾,2011年他被便衣警察逮捕關押了81天。獲釋後,他的護照被沒收又被軟禁了四年。直到2015年,他才設法離開中國,搬到了柏林。
自由無處不在
克爾曼在推介會上提出問題,如何在囚禁的情況下保持個人自由,尤其是在疫情期間,許多人都感覺被困在家中。艾未未回答說,自由意味著通過觀察尋找創造性:"你不需要整個世界來做這件事"。他舉例說到,自己被關的日子也是一種對想像力的修行,他觀察守門的兩個士兵。他在想像他們的生活軌跡,來自哪裡,生活是怎麼樣的,是什麼讓他們無條件地執行政府下達的命令。這位藝術家表示,如果他被關的時間更長,自己可能會成為一名作家。
© 2021年德國之聲版權聲明:本文所有內容受到著作權法保護,如無德國之聲特別授權,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當行為都將導致追償,並受到刑事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