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啟蒙藝術展》毫無意義

2012年3月25日

一年前,《啟蒙藝術展》在批評聲中開幕,现在到了結束的時候,批評的命運也未能倖免。著名藝術家艾未未認為,該展覽沒有起到任何效果,它毫無意義,因為中國不是自由的國度。

Ein Sicherheitsmitarbeiter steht am Freitag (01.04.2011) in Peking im National Museum of China in der Ausstellung "Die Kunst der Aufklärung" zwischen den Gemälden "Das historische Dresden" von Bernardo Bellotto (Canaletto) aus dem Jahr 1748 Staatliche Kunstsammlungen Dresden (l) und "Selbstporträt des Künstlers mit seiner Tochter Antonia" von Georg Desmarees, ca. 1760, Alte Pinakothek München. Bundesaußenminister Westerwelle (FDP) eröffnete die Ausstellung, die von den Staatlichen Museen in Berlin, München und Dresden vorbereitet wurde. Das Museum gilt als das derzeit größte Museum der Welt. Foto: Arno Burgi dpa
《啟蒙藝術展》展廳內圖片來源: picture alliance/dpa

(德國之聲中文網)在備受爭議的《啟蒙藝術展》即將落下帷幕之際,著名藝術家艾未未對該展提出尖銳的批評。一年前,這個耗資1000萬歐元的文化項目在中國國家博物館開始展出。一年後到了進行總結的時候,德方策劃者認為"成果積極",而艾未未在接受德新社採訪時則表示,德中雙方都"浪費了巨大的人力和財力"。

艾未未圖片來源: picture alliance / dpa

艾未未說,展出600件珍貴的藝術品雖然是一件好事,也很重要,但它在中國並沒有引起討論,只贏得了很少的觀眾。"每個麥當勞快餐店裡的人都比展覽館裡的多。"

去年,德國外長韋斯特韋勒為展覽致了開幕詞。在他返回德國的途中,中國安全機構拘捕了艾未未。本來就受到一系列質疑的《啟蒙藝術展》在艾未未被捕後,引發了更強烈的政治性批評。

周日(2012.03.25),德國外交部國務秘書皮佩爾(Cornelia Pieper)參加了《啟蒙藝術展》閉幕儀式。她說,我們希望借助這個展覽"描繪我們歐洲價值觀的起源,形象地把它們介紹給中國的公民社會。"落實這一德國在華最大文化項目的德方展館是巴伐利亞國立繪畫博物館、德勒斯登國立藝術博物館以及柏林國家博物館。

出色的展覽,辦在錯誤的地點,錯誤的時間

在談到展覽場所時,艾未未說,"這是一個出色的展覽,但舉辦在錯誤的地點,錯誤的時間,沒有任何影響力。"他認為,中國政府通過這類項目來粉飾自己,"所有文化交流項目都沒有任何意義,因為中國的媒體是不自由的。"

他還說,不允許為這個《啟蒙藝術展》做廣告,因此只有很少人知道有這個展覽。它沒有在中國引發對啟蒙價值的討論,其影響力"微乎其微"。展覽組織者承認,展覽剛開始時,由於中國國家博物館剛剛竣工,觀眾不很踴躍。根據他們的統計,共有45萬人參觀了展覽。

觀眾不是一般地走馬觀花

巴伐利亞國立繪畫博物館館長詩蘭克(Klaus Schrenk)也接受了德新社的採訪。他說,該展取得了成功,參觀者人數也"出人意料的好"。而德勒斯登國立藝術博物館代理館長辛德拉姆(Dirk Syndram)則表示,如能有更多的觀眾,就更好了。讓組織方特別滿意的是,觀眾在館內一般停留兩到三小時,詩蘭克說,"這不是一般的走馬觀花。"

艾未未被捕後,有批評指出,展覽方沒有堅定表態。詩蘭克說,"事件剛發生時,我們的反應也許有些遲緩,不過,緊接著我們卻明確無誤地闡明了立場,並為促成釋放做出了努力。"

當時有人提出關閉展覽,詩蘭克說,"在整個舉辦展覽的過程中,正確的做法是,較為審慎地作出共同反應,不讓展覽受到臨時政治氣候的左右。"他希望,展覽開啟的進程對今後產生持續性影響,"這個展覽一定對加深和擴大歐洲18世紀的偉大思想作出了貢獻。"

來源:德新社 編譯:李魚

責編:嚴嚴

跳轉至下一欄 瀏覽更多相關内容
跳轉至下一欄 DW熱門報導

DW熱門報導

跳轉至下一欄 更多DW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