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薄熙來案與信任危機

2012年9月30日

中國當局為已經下台的薄熙來開出一長串「罪行」,包括貪污受賄、濫用職權等。而這一做法也使得本來就懷疑中共官員普遍貪腐的民眾更加相信自己的這一判斷。

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dpa

(德國之聲中文網)上周五,中共高層通過官方媒體宣佈了對薄熙來的多項指控,涉及時間甚至可以追溯到薄熙來早年在大連執政期間,其中包括貪污受賄、與多名女性保持"不正當性關係"以及插手對於其妻子谷開來殺害英國商人海伍德一案的調查工作。鑑於這些指控的嚴重性,薄熙來在被送交司法機關後幾乎將肯定會被判刑。

值得注意的是,在薄熙來此前擔任市委書記的重慶市,許多市民在周末得到有關薄熙來被"雙開"以及其所謂"罪行"的報導後,反而表現出對薄的同情和對當局的挖苦。

"誰知道對他(薄熙來)的指控是不是真的,我們又不在那裡。政府隨便說什麼都可以。我們唯一能確定的事情是,他對重慶的進步付出了許多努力。"一位即將退休的名叫高志庚(音譯)的機器廠工人如此表示。

"薄熙來輸掉了這場游戲,僅此而已",帶著一頂毛時代老式帽子的高志庚一邊穿行在重慶市中心解放碑附近的豪華商區,一邊說道。

一個「政治明星」的隕落圖片來源: dapd

薄熙來並非"特例"

中共在宣佈11月8日召開"十八大",進行黨內最高權力的換屆,而就在公佈這一消息的同時宣佈了對薄熙來的處理決定。幾年以來,外界普遍認為薄熙來努力試圖在十八大上當選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成為中國權力核心的一員。

儘管薄熙來的政治生命已經宣告結束,中國的下一代領導人卻依然要面對民眾日益高漲的質疑:在這個一黨執政的國家裡,許多人相信薄熙來的許多所謂"罪行"對於中國官員而言並非"特例"而是"常態"。

官方媒體試圖將薄熙來從他本來曾從屬的黨內精英圈進行"切割",將其下台描繪為一場"勝利",顯示了中共"鏟除腐敗的決心"。但在重慶街頭,很少有人會相信這樣的說法。

"在他身上發生的事情都是因為政治精英之間的內部爭鬥,和其他完全無關,"在一家物流公司工作的36歲工人劉雲立(音譯)這樣認為。

"看看我們這裡的發展,這都是因為有薄熙來",劉雲立指著一條薄熙來主政期間建設的輕軌線路表示,"就算有一些腐敗問題,哪又怎樣呢?"

北京的雜誌編輯周志興在一篇關於薄案的評論文章中寫道,"打倒"薄熙來並未能使中國政府擺脫這樣的印象:中共官員中普遍存在濫用權力的現象,而薄熙來可能只是更為變本加厲而已。

"薄只是一個標本,像他一樣的人在官場上並不少見。"周志興在"共識網"發表的一篇評論中如此寫道,"原因不在於人的素質,而在於制度。"

王立軍「逃館」引發政治地震圖片來源: Getty Images

一場政治游戲

在擔任商務部長期間,薄熙來曾以西裝革履、高價領帶而為人熟知。2007年,他入主重慶,並將自己打造為民粹主義福利政策的倡導者,而許多中國民眾相信這種政策能夠解決不平衡的經濟發展所造成的社會不公和民眾不滿。

63歲的薄熙來以及他手下的警方負責人王立軍共同主導了一場手段嚴厲的"打黑行動",這也為他們在全國範圍內贏得名聲。但批評者認為,這些做法的目的只是排除異己、攫取財富。

但是,薄熙來執行的政策以及他毫不掩飾的自我吹噓觸怒了不少中共高層,其中包括總理溫家寶。在薄熙來今年3月被"拿下"之前一天,溫家寶曾不點名批評薄熙來的路線是"文革遺毒"。


對於薄熙來的批評意見基本上都很有限,直到今年2月,王立軍逃入美國駐成都領事館後,才引發了一場"政治強震"。王立軍當時在美領館滯留超過24小時,並透露薄熙來妻子谷開來涉嫌在去年11月謀殺與其家庭關係密切,但此後發生金錢糾葛的英國商人海伍德。

今年8月,谷開來毒殺海伍德罪名成立,被判處死緩,一般而言,這一判決意味著多年監禁。

9月24日,前重慶警察局長王立軍被判處有期徒刑15年,其罪名包括叛逃以及試圖掩蓋谷開來的殺人罪行。

重慶不少民眾對薄熙來頗為懷念圖片來源: DW/ Rebecca Sumy Roth

薄熙來定罪並非"彰顯正義"?

在薄熙來問題處理決定中,中共曾稱薄熙來在谷開來殺人案中"濫用職權",回應了王立軍關於薄熙來干擾辦案的指控。中國當局同時指責薄熙來接受巨額賄賂以及其他一些罪名。

在薄熙來接受審判並判刑之前,檢方尚需完成調查工作,並決定提出起訴。中國的檢察署和法院均在中共領導之下,大多數情況下都會按照起訴罪名進行判罰。

儘管薄熙來幾乎將肯定被定罪,但在重慶,依然有很多人堅信他的這一結局並非是海伍德案的正義彰顯,而是權力鬥爭的結果。

在重慶一家夜總會上班的楊春(音譯)表示,"他們給他(薄熙來)挑刺就是因為他幹得太好了,是一個太好的政治家。這讓在北京的那些人感到嫉妒……這一切都是政治。他為重慶做了很多,我們非常感激!"

來源:路透社 編譯:石濤

責編:李魚

跳轉至下一欄 瀏覽更多相關内容

瀏覽更多相關内容

顯示更多
跳轉至下一欄 DW熱門報導

DW熱門報導

跳轉至下一欄 更多DW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