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袁國勇深夜急撤文 分析:四宗罪觸怒北京

李澄欣 綜合報導
2020年3月19日

香港權威專家袁國勇在報章撰文指「中國人陋習劣根是病毒之源」,引起爭議後即晚撤稿。外界猜測文章公然跟中國官方文宣輿論唱反調觸怒北京,原文「中華民國」字眼也惹禍。

Hongkong Corona-Krise | Yuen Kwok Yung
袁國勇教授是香港傳染病學權威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NurPhoto/Vernon Yuen

(德國之聲中文網)香港大學微生物學系講座教授袁國勇,與名譽助理教授龍振邦撤回昨日刊登在《明報》的文章,稱「無意捲入政治」,為文中「中華民國」字眼致歉。事件引起香港網民極大回響,紛紛轉載原文聲援,有學者分析指文章觸碰四大政治地雷。袁國勇接受內地媒體專訪時回應稱,科學家要面對真相,又稱「或許無人比自己更愛國」。

觸碰四大政治地雷

香港中文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專業顧問區家麟在今日網上撰文,解讀原文觸碰的四大政治地雷,包括以「中華民國」稱呼台灣丶肯定「武漢肺炎」名稱丶「病毒源自武漢」觀點與黨國大外宣唱反調,以及說「中國人陋習劣根才是病毒之源」傷害了黨國人民感情。

香港科技大學社會科學部副教授成名對德國之聲分析指,「中華民國」字眼對北京而言不能接受,但更觸怒當局的是文章指出中國政府多年來對野味市場監管不力,導致這次疫症大流行,「因為中國政府一直試圖淡化責任,洗脫失職的事實,習近平也藉此維護和鞏固權威」。

他又稱北京或港府施壓撤稿,或考慮到9月的立法會選舉,「袁國勇在香港影響力大,專業上丶道德上都很有權威,如果中間派或建制派選民被提醒中國政府的責任,會突顯出林鄭月娥此前不對內地封關,是非理性地忠誠的決定,削弱林鄭及建制派的認受性」。

林鄭月娥領導的特區政府決定不對內地全面封關(資料圖片)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AP Photo/A. Ibrahim

恐影響研究門路及經費

時事評論員劉銳紹則對德國之聲說,撤稿事件是中國「狹隘民族主義」和「網路義和團」的結果,令人更感受到北京政治凌駕學術,還「暴露出宣傳治國丶宣傳治疫的醜態」。

他指出,袁國勇除了是港大醫學院教授,也是中國國家衛健委高級別專家組成員丶港府防疫專家顧問團成員,撤稿估計是受到某種壓力,包括政治壓力,「國內輿論亂槍掃射,他被視為政治不忠誠會增添很多麻煩,港府也一定有人跟他說大家以後工作會很難做,所以晚上急急撤稿」。

劉銳紹續稱,袁國勇發表文章雖然受「一國兩制」保護,但恐波及其在內地的學術交流門路,影響研究工作。而香港學術界也變得「政治正確行先」,比如去年11月「反送中」中大丶理大事件後,港府隨即撤回三項大學醫療教學設施的申請撥款,包括一個港大醫學院項目,「你不找政治,政治也會找上你,袁國勇身為港大醫學院教授,會被這些動作干擾丶投鼠忌器,這是學術界的悲哀」。

「中華民國」惹台獨之嫌

袁國勇與龍振邦共同發表的文章,題為「大流行緣起武漢 十七年教訓盡忘」,批評今次疫情是野味市場及中國人陋習所致,「病毒源自美國」之說毫無實證丶自欺欺人,呼籲勿再亂傳,如果要戰勝疫症必須面對真相。文章又肯定民間對「武漢肺炎」的稱呼通俗易明,方便溝通,亦無不可。

文章刊出後獲大量轉載,香港網民讚揚袁國勇敢言丶擲地有聲,卻在中國內地引起激烈反應,有內地網民罵他立場親美是「賣國賊」,更指文章首段的一句「星丶港丶澳及中華民國皆免於大疫」有「台獨」之嫌。

就「中華民國」字眼,兩位作者昨日下午致函《明報》「訂正及補充」,稱該句須訂正為「星丶港丶澳丶台暫免於大疫」,表明該文與政治無關,旨在提出尊重真相丶移風易俗,若當中的手民之誤引起任何誤會,二人表示歉意。

到深夜11時半,《明報》再發文指兩人撤回文章,並引述當事人說,他們是科學家,終身追求科學真理,不瞭解政治,也從來無意捲入政治,「文章表達不適當,用詞甚至有錯誤,並非原意,希望外界不要把我們捲入政治,留給我們一個空間研究」。

親北京陣營點名批評

親北京陣營今日發文批評,中聯辦旗下《大公報》刊登評論文章,沒有點名袁國勇,但批評另一位作者龍振邦以「中華民國」稱呼台灣是「鼓吹兩個中國」,又指文章用極端政治措辭「污名化中國」,為美國「歧視政策辯解」,「暴露了龍振邦這名為求出位而不擇手段的黃絲真面目,同時也讓人看到試圖左右逢源的所謂權威學者的真正水準」。

行政會議成員丶資深大律師湯家驊也在臉書發文,批評袁國勇「一朝英明一朝喪」,指文章肯定「武漢肺炎」的名稱是在中國的「傷口上撒鹽」,「袁教授一直強調他是一個科學家,所有意見也以科學為基礎,那為什麼要加入中美政治爭拗,為一些極具挑釁性丶容易引起仇恨和歧視的『通俗』語言塗脂抹粉丶試圖合理化?」

袁國勇:或許沒人比我更愛國了

在撤稿同日,袁國勇接受深圳衛視及直新聞專訪,被問及在輿論場被誤解甚至抹黑,袁並沒有說太多,但強調自己作為科學家,最重要是面對真相,這樣國家自然就會興盛丶做得更好,「我們要有個謙卑的態度,能面對自己的短板」,「開頭我們有的地方做得不好,我們要承認的,不要迴避真實」。報導又引述袁表示「或許沒人比我更愛國了」。

他在專訪中再批評野味文化,直言經歷2003年SARS但未汲取教訓,現時內地仍不時捉了不同野生動物放在街市出售,動物間互相交叉感染,基因出現「洗牌」重組,或出現基因突變,令病毒可感染人類,「這個是沙士冠狀病毒到今天的新型冠狀病毒,都能看到的情況」。他說經歷兩次慘痛教訓後,希望所有中國人能改變飲食文化和生活習慣。

籲專業自主丶改善菜市場衞生

袁國勇估計隨著全球人口增加,人類食用動物需求越大,新髮型傳染病一定會再次發生,不出10至20年會有另一次嚴重的疫情。他強調,在疫症面前能夠有最迅速的反應,首先要有專業自主,尊重國家CDC丶醫生的看法,他們說的話我們不能隨便不當回事,第二要改善野生動物市場和菜市場的衞生環境,「搞定這兩件事,我們就不會有這麼多問題出現,最起碼也能減低病毒出現的機率」。

此次新冠疫情爆發源頭:武漢華南海鮮市場圖片來源: Getty Images/AFP/N. Celis

值得注意的是,他在專訪中措辭較溫和,除了批評中國,亦指出歐洲和美國起初漠視中國的疫情,反應不夠快,而外國人不戴口罩丶不願將大型社交活動如足球賽事延期,都加劇了疫情。

首位發現SARS冠狀病毒

今年1月中,袁國勇與鐘南山同赴武漢考察,首次確認出現「人傳人」。他預料今次疫情「不會完」,至少持續2至3年,待全球70%人口感染後免疫才會緩和。

今年64歲的袁國勇是傳染病權威專家,是2003年全球首位確認SARS是由冠狀病毒形成的學者,成為扭轉疫情的關鍵,有「抗疫英雄」之譽,2004年獲港府頒發銀紫荊星章,香港每遇不明病毒或醫療事故,他都經常獲任命為專家小組主席。

2005年,香港大學成為中國大陸以外第一個國家重點實驗室,袁國勇擔任實驗室主任至今。他的研究領域集中在新發傳染病的新型病原體,發表超過700篇論文,是世界被引用最多的1%科學家之一。其團隊曾發現超過50種新病原體,包括了人類冠狀病毒HKU1丶蝙蝠冠狀病毒HKU2-24等,這些病原體都以香港或中國命名。

跳轉至下一欄 瀏覽更多相關内容
跳轉至下一欄 DW熱門報導

DW熱門報導

跳轉至下一欄 更多DW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