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西羅馬帝國首都:特裡爾

2005年10月6日

您知道哪一座德國城市的歷史最悠久?你可以猜三次,可是不一定能猜到。如果要是問您,馬克思是在哪個城市出生的,這一次您應該能夠答得上來——特裡爾。對中國旅遊者來說,位於德國和盧森堡邊境的特裡爾如同穆斯林的朝聖地麥加。但鮮為人知的是,特裡爾還是德國公認的最古老的城市。早在2000多年前,羅馬人就曾經在這裡留下了足跡。

馬克思故居對中國遊客最有吸引力圖片來源: dpa - Report

每當遇到中國遊客,熱情好客的導游海蒂都會自豪地介紹特裡爾的歷史。位於萊茵河支流摩澤爾河畔的特裡爾歷史上地處凱爾特、日耳曼和羅馬文化的三角地。據稱,早在公元前18年,也就是中國的西漢末年,凱爾特特雷維爾族人成功地在70多米寬的莫澤爾河上架起了第一座木橋,並在這裡定居。兩年後,羅馬人打敗了凱爾特人。公元前16年8月1日,羅馬皇帝奧古斯都,也就是中國人稱的屋大維,在這裡設立城郡,並將它命名為Augusta Treverorum,意為奧古斯都大帝的特雷維爾城,也就是今天人們口中的Trier。

在羅馬人的統治下,特裡爾發展成為經濟文化和藝術中心。當時城市居民數量在今天的歷史資料中已經無法考證。可以確定的是,沿著摩澤爾河,特裡爾南北跨度超過兩公里半。

這就是傳說中的大黑門圖片來源: Stadt Trier

和平保持了將近三百年,戰爭的陰影隨即籠罩在了特裡爾城的上空。公元275年,日耳曼人的一個部落摧毀了特裡爾。這一動蕩一直持續了將近20年,直到羅馬人重新徵服特裡爾為止。

公民293年,羅馬皇帝戴克裡先將羅馬帝國一分為四,實行四帝共治。特裡爾正式成為西羅馬帝國的首都,人們將它稱為Roma Seconda, 意為第二羅馬。羅馬帝國為特裡爾留下了各種痕跡。為了保護自己的城市,羅馬人從公元180年就開始修建城牆。現在,人們只有通過參觀歷史遺跡「大黑門」,才能夠對羅馬帝國時代的興旺有一個初淺的認識。大黑門是公元二世紀羅馬城牆的北門,是全世界現存最大的古羅馬城門之一。隨著歲月的流逝,由沙石壘砌而成的城牆上產生了一種黑色的鏽色,「大黑門」由此而得名。

高達19米的澡堂遺址圖片來源: dpa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將大黑門列為世界文化遺產。說起來您可能不信,特裡爾這座人口不到10萬的小城裡有12處被列為世界文化遺產,其中大部分與羅馬人有關。除了堅固的城牆之外,羅馬人還帶來了他們的「洗澡文化」。

特裡爾城內現存有三個保存完整的羅馬浴室遺跡,其中規模最大的是芭芭拉浴室。現在那裡雖然沒有留下什麼建築,但是浴室三分之一的地下部分已經被挖掘,遊客可以參觀這裡保存完好的地下坑道。從加熱的浴池、地下供暖系統到進水出水道等設施,在那裡可以對古羅馬人的技術窺見一斑。

羅馬人洗澡文化歷史悠久。古羅馬人的浴室不僅僅是一個大澡堂,除了冷水浴室、暖室以及熱水浴室之外,有的甚至還包括運動場,例如位於城西的皇帝浴室。這個浴室有250多米長,相當於兩個足球場,現存最高的磚牆高達19米,可想當時的羅馬皇帝就連洗起澡來也那麼的風光。但是也有傳言說,皇帝浴室在建成後從來沒有正式被起用過。

特裡爾市中心的集市圖片來源: Stadt Trier

人們從熱蒸氣浴開始,等到毛孔通過出汗排完體內的髒物之後,進入暖室,讓身體慢慢降溫,最後進入冷水浴室洗淨身體,當然還包括按摩服務。古羅馬人征戰到哪裡,就把這種邊洗邊蒸,蒸洗結合的洗澡方法帶到哪裡。在羅馬帝國衰退後,洗澡文化被後人所遺忘,現在留在特裡爾的只是古道殘垣。

古羅馬人的另一種文化就是角鬥士。在特裡爾有一個建於公元二世紀的古羅馬競技場。角鬥場位於原羅馬古城的邊緣,幾乎呈圓形,階梯形的觀眾席曾經可以容納下最多兩萬名觀眾。原來觀眾的座椅都是用大理石製作的,後來這些石料被他人挪用成為建設教堂的建築材料。現在觀眾座椅只剩下小山坡,但是規模龐大的地下室現今仍保存完好。在這裡曾經上演過人與人,人與獸,以及獸與獸之間的血腥鬥爭。好萊塢電影《角鬥士》裡的鬥爭場景在這裡曾經是活生生的現實。

作為西羅馬帝國的首都,特裡爾還是德國重要的天主教區。如今繁華的城區內當然少不了教堂。與其他城市不同的是,特裡爾市中心的兩個天主教堂緊挨著。聖母教堂和大教堂都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指定的世界文化遺產。和聖母教堂相比,大教堂規模更為宏偉。大教堂建築面積的四分之一是羅馬時代遺留下來的,而其他部分則是在過去的1500年間陸續修建的。特裡爾大教堂集歐洲歷史上各種建築風格於一身。

在大教堂門口的左側有一大塊黑色大理石,這是傳說中魔鬼在被建築師欺騙以後發飈的罪證,它至今仍然保留在教堂前。大教堂最裡面一個房間還保留著一件聖物,那就是耶穌曾經穿過的聖袍。據傳,西羅馬帝國第一任國王君士坦丁大帝的母親海倫娜於公元三世紀將這一聖袍從聖地耶路撒冷帶回來,並供奉在特裡爾的大教堂裡。在過去的100年間,這一件聖物僅被公開展示過三次。平日,遊客也只能透過玻璃,從遠處欣賞這件耶穌穿過的外衣。對東方遊客來說,陌生的西方宗教儀式充滿了神奇的色彩。教堂的管理人員對中國遊客拍照留念的嗜好已經習以為常了。如果有人在教堂做彌撒時按動照相機的快門,管理人員會用中文對您說:「不要」。

大鼻子說中文聽起來雖然有些吃力,但總比打手勢說不明白要強。這次您學了一招,教堂舉行彌撒的時候不能拍照留念。這是對神的大不敬。

教堂在特裡爾隨處可見圖片來源: Stadt Trier

也許是巧合,特裡爾天主教區的主教名叫馬克思,不過不是在中國出名的卡爾‧馬克思,而且這兩位馬克思之間也沒有血緣關係。1818年5月5日,卡爾‧馬克思出生在特裡爾一條不起眼的小巷布呂肯街10號。馬克思的父親是律師,家庭屬於富有的中產階級。馬克思在他的故居居住了一年後,和他的全家遷到大黑門附近的另一座建築中。他一共在特裡爾生活了17年。現在,德國艾伯特基金會收購這一建築,並將其改建成博物館。2005年六月,這一博物館在修繕後重新向遊客開放。

馬克思故居內部

館長波維爾教授(女)介紹說:「為了滿足中國遊客的需求,博物館在修繕之後用中文製作了指路牌,並提供關於馬克思生平的簡單的中文資料。如果中國遊客時間充裕的話,還可以租用電子講解器,當然也是中文的。」

一項很有意思的統計顯示,來特裡爾的中國遊客在文化古跡大黑門平均逗留的時間僅有1分鐘,也就是照相,走人,而在馬克思故居卻平均逗留10分鐘。

小貼士

德國所有的博物館周一均為閉館日。但是為了滿足廣大中國遊客的需求,每逢周一,馬克思故居夏天從下午一點,冬季從下午兩點對外開放半天。您要是安排周一上午參觀特裡爾,到了馬克思故居門口可會要吃閉門羹的!

跳轉至下一欄 瀏覽更多相關内容
跳轉至下一欄 DW熱門報導

DW熱門報導

跳轉至下一欄 更多DW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