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經濟韓國

規避美國關稅 中國產品「洗產地」偽裝韓國製

2025年4月21日

川普對中國施加高額關稅之際,韓國政府發現有許多中國輸往美國的產品偽裝成「韓國製」。韓國調查人員表示,在川普第一次任內就有這樣的趨勢。

圖為韓國釜山的港口貨櫃。(資料照)
韓國政府表示,今年第一季發現許多中國製的產品偽裝成韓國出口貨。圖片來源: Hwa Kyung-min/Newsis/AP Photo/picture alliance

(德國之聲中文網)韓國關稅廳週一(4月21日)指出,韓國最近發現有越來越多外國產品企圖偽裝成韓國出口貨,而且大部分都來自中國,為的是規避美國總統川普的關稅措施。

路透社報導,韓國今年第一季總共發現了價值295億韓元(約2081萬美元)的產品有「錯誤標示原產國」的違規狀況,其中97%的貨物是輸往美國;相較之下,2024年全年的產地違規總額是348億韓元,輸美產品佔大約六成。

這些違規商品之中,包含了今年1月準備運往美國、總價值33億韓元的電池正極材料,這些產品來自中國,原產地卻標示為韓國;3月,也有193億韓元的監視器零件從中國進口、在韓國組裝,藉此繞過美國對中國通訊設備的進口限制規定。

據韓國關稅機構的調查人員李光宇(Lee Kwang-woo,音譯)說法,這類「洗產地」的情形在川普第一次任內就發生過,韓國預料這一次也會有類似趨勢,因此決定先展開調查,成立特別任務小組,阻止非法出口。韓國海關官員21日跟美方舉行會議,討論聯合調查的工作事宜。

此前,韓國官員曾指出,可能會有來自中國等國的企業企圖利用身為美國盟友、跟美國有自由貿易協定(FTA)的韓國,來繞過美國的關稅措施。

本月初,川普宣佈對全球多國施加對等關稅,韓國面臨的稅率是25%,但後來有韓媒指出實為26%,是所有跟美國有自由貿易協定的國家之中,承受稅率最高的。

雖然川普隨後宣佈對等關稅暫緩90天實施,但中國不在美方暫緩的名單內,如今各類關稅加總起來,中國產品出口至美國關稅最高可達245%。

面對川普的關稅戰,獲得90天寬限期的各國紛紛嘗試與美國談判,其中也包含韓國。

韓國代理總統韓悳洙接受《金融時報》專訪時稱,韓國的產業實力、金融和文化等領域的發展能有今日成就,美國扮演的角色非常重要,特別是在韓戰之後,美國提供援助、技術轉移、投資和安全保證給韓國,讓韓國成為「對外國人非常舒適的投資環境」。有鑑於此,韓國希望首先跟川普談判,找到「雙贏」的解方,而不是採取反擊行動。

針對美國與各國進行對等關稅談判,中國商務部21日表示,「反對任何一方以犧牲中方利益為代價達成交易」,若有這種狀況,中方將會「堅決對等地採取反制措施」。

此前,彭博社、《華爾街日報》等媒體引述消息人士說法指,川普政府打算利用跟各國關稅談判的機會來拉攏各國,要求其減少與中國的經貿往來,並藉此孤立、圍堵中國。

中美貿易戰中國民眾不擔心 專家:中國商品轉向歐洲或如海嘯

01:55

This browser does not support the video element.

(綜合報導)

DW中文有Instagram!歡迎搜尋dw.chinese,看更多深入淺出的圖文與影音報導。

© 2025年德國之聲版權聲明:本文所有內容受到著作權法保護,如無德國之聲特別授權,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當行為都將導致追償,並受到刑事追究。

跳轉至下一欄 瀏覽更多相關内容
跳轉至下一欄 DW熱門報導

DW熱門報導

跳轉至下一欄 更多DW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