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解密「德國模式」

2013年10月21日

作為歐洲最大經濟體,德國在危機中仍然能夠增加就業、削減債務的能力令全世界贊嘆。人們一直在討論所謂「德國模式」,那麼這個經濟模式究竟有哪些過人之處?

55668372 Tür in einer Mauer Deutschland Fahne Farben
打開成功的門圖片來源: Fotolia/JiSIGN

(德國之聲中文網)對於一國經濟的成功來說,經濟制度通常扮演重要角色,因為它為經濟活動提供框架條件。德國的經濟制度被稱作"社會福利市場經濟"。它一方面依據資本主義市場競爭規律進行,另一方面又允許國家進行一些有利於社會福利的修正措施。

這一經濟制度源自19世紀。"當時被稱為鐵血宰相的俾斯麥創立了養老保險和醫療保險體制,從而開啟了社會福利立法的道路。"前薩克森-安哈特州社會部長施萊博爾(Werner Schreiber)講述道。社會保障體系依照平分對等原則進行,也就是說:雇員自己支付一半的保險費用,僱主則承擔另外一半。在二戰結束之後,德國又將社會保障的範圍擴大到家庭政策、社會救濟等其他領域,但這一原則仍然是如今整個社會保障體系的核心。此外,勞資協定自主權也是社會福利市場經濟的一部分。施萊博爾在接受德國之聲採訪時介紹道:"它指的是工會和僱主自由談判達成勞資協定,國家不進行任何干預。"

在過去數十年,工會和僱主之間採取夥伴式的合作,使得德國工人罷工的頻率很低--這對於德國的經濟區位優勢來說,又是加分點。

布呂卡納爾教授圖片來源: DW/Z. Danhong

在周邊國家的失業率不斷向創紀錄的高度攀升的同時,德國就業市場卻創造了奇跡。目前全德國總就業人口達到4200萬,這是聯邦德國歷史上的最高值。這樣的成就要部分歸功於10年前施羅德政府推出的勞動市場改革,所謂的"2010議程"。史丹佛大學柏林中心的教授布呂克納爾(Uli Brückner)指出:"其中的關鍵一點就是創造低收入工作階層,撤銷對就業市場的管制,增加靈活性。這一方面創造了更多的就業崗位,當然另一方面也使得很多收入很低的工作應運而生。"

雖然德國目前新政府的組閣還在進行之中,但不管誰上台執政,都必須要對這項改革的負面次生效應進行清理。盡量從小處著手修改,避免像"2010議程"那樣的大刀闊斧--如果把整個德國看作一家巨大的企業,那麼這就可以算是其慣有的經營模式。布呂克納爾對德國之聲表示:"在德國存在一個廣泛的社會共識,那就是我們用工程學的視角來看待很多事情。比如,我們的政治體系就像一個齒輪組,在一個整體的法制基礎上,不同的行政機構之間環環相扣,互為作用。"

雙軌制職業教育:高素質勞動力的保證

理論學習和實際操作結合圖片來源: Getty Images

政治的齒輪組有時會發出不和諧的嘎吱聲,但實際經濟生活中,德國的工程技術是非常優秀的。每年都有大約10萬名工程領域和自然科學領域的新鮮力量進入就業市場,這些年輕人剛剛在全德國200家技術應用高等學院或者大學的工科專業接受了最好的教育和訓練。不過,還有眾多沒有上過大學、但同樣擁有精良專業素質的勞動力也為這個國家的高生產率做出了貢獻。這要歸功於德國聞名遐邇的雙軌制職業教育體系。這一制度最早源於中世紀手工業的學徒制。在雙軌制職業教育中,年輕人在職業學校學習基礎理論知識,同時在企業中鍛煉掌握實際操作技能。

這樣,每年都有值得信賴的一批專業技術工人培養成材,源源不斷地提供給德國經濟界。作為德國經濟主力軍的中小企業從中受益匪淺。德國大約300萬家企業中,99%都是中小企業,而其中大多數是家族企業。德國經濟研究所(Institut der Deutschen Wirtschaft)的勒爾(Klaus-Heiner Röhl)認為,這也解釋了為什麼在很多國家"反工業化"方興未艾的同時,德國的工業仍然在國民經濟中佔到大約26%的比重。他說:"這就是說,對於家族企業來說,老實本分地經營這間公司就是他們的全部工作;而在英國,可能一家公司早就涉足資本市場,可能會從大企業那裡融資,然後有一天決定關閉在英國的工廠,把生產線轉移到海外。"在德國,企業就是家族的生活重心,他們留在德國,企業也只會留在德國。

勒爾博士圖片來源: IW

這些家族企業大多數擁有雄厚的資金基礎,因此無需在證券交易所上市融資。這就保證企業的經營規劃可以從長遠著眼。經濟學家勒爾解釋道:"你不需要根據股市的情況來每個季度調整經營業務,而是制定長期的目標,一步一步地去實現它而不急於求成。這就避免了過快的規模膨脹給企業帶來負面影響。"

"Made in Germany"不是虛名

面對那些勞動成本低的亞洲國家的競爭,德國企業如果要保住自己的地位,僅僅生產出優質的產品還不夠。勒爾指出,"德國製造"這個標籤所包含的要素還有一系列的配套服務:"一家企業不僅僅是出售一台機器就完事兒了,它還要負責安裝,給買方企業的雇員進行操作培訓,此外還要提供24小時不間斷的維修熱線。最終效果就是要達到全面保障機器的有效運轉。"

"德國模式"的王牌就是高科技。德國沒有多少值得稱道的自然資源儲備,因此除了依靠技術革新之外別無選擇。德國11%的就業者在高科技工業領域工作,這一比例遠遠高出歐盟平均水準。每年投入在科研方面的經費有大約700億歐元,超過歐洲任何一個國家。史丹佛大學欧洲研究項目的布呂克納爾說:"我們擁有一個由馬克斯普朗克學會(Max-Plack-Institute)和弗勞恩霍夫研究所(Frauenhofer-Institute)這樣的公立科研機構組成的完整網路,它們的科研點遍佈全德國各地,可以與當地的工業企業開展合作,對一些還不適合立刻投放市場的科研項目進行協助推動。"

在科研領域,任何夢想都是被允許的。但在基礎設施建設中,人們卻必須面對現實。在這方面德國也經受住了考驗。世界上沒有幾個國家擁有比德國更加完備的能源、電信、道路、鐵路和航空運輸網路。從柏林出發,人們可以在24小時之內到達世界上任何國家的首都城市。這當然也和德國位於歐洲心臟部位的地理位置有關。布呂克納爾指出,這裡宜人的氣候條件也是一大優勢:"我們沒有難熬的酷熱天氣,也沒有災難性的颶風,氣候比較溫和涼爽。因此幾百年來,這裡提供的經濟生產和發展條件一直都要由於歐洲大陸邊緣的國家。"

作者:張丹紅 編譯:雨涵

責編:葉宣

跳轉至下一欄 瀏覽更多相關内容

瀏覽更多相關内容

顯示更多
跳轉至下一欄 DW熱門報導

DW熱門報導

跳轉至下一欄 更多DW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