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之聲中文網)住在上海的小然這周一坐地鐵的時候看到車廂裡空蕩蕩的,很容易就能搶到座位,而平時上下班高峰期的地鐵都是擠得滿滿的,幾乎連站立的空間都沒有。前幾天,她開車去上班,路上車少了很多,也不堵車了。
她原本期待的解封是大家能回到疫情開始之前的生活,快遞很快就能收到,想去哪裡買了車票機票就去,家裡用不著囤食物囤藥品,出門也不需要戴口罩。11月底爆發抗議的時候,她並不太認同其中的政治訴求,但是對解封的訴求卻充滿了期待。當"新十條"發布後,她可以不用掃碼就乘坐公共交通,不用掃碼就去商場逛街,卻發現這些地方的人都少了很多。商場裡解封前還需要排隊的麵包店,奶茶鋪都不再排隊。解封前還能看到不少人不戴口罩出門,但現在商場裡零零星星的顧客都嚴嚴實實地戴著口罩。
她用"擔心,不知道如何是好"來概括自己的心情。辦公室裡有好些同事已經驗出來是陽性,也有不少同事反映自己出現了症狀。但是因為公司並沒有硬性要求這些同事在家隔離,只是批准出現發燒等症狀的同事請假。她開始感受到四肢痠痛,一邊擔心自己陽性了去公司傳染給別人,一邊又擔心去了公司被陽性的同事傳染。她坦言想到有這麼多陽性的患者還在外面活動就擔驚受怕,過去三年裡,陽性患者甚至僅僅是陽性患者的密接就要被拉走單獨隔離的經歷讓她下意識地覺得,坐地鐵和去公司都是一件很恐怖的事情。她自述到每一天都像是一場輪盤賭,回家之後和上班之前都會測一下看自己"中招"了沒有,如果沒有,就繼續默默等待終究會陽性的那一天。
最近,她所在的許多微信群裡都在轉發即使得過新冠也很容易復陽的內容,這讓她更加沮喪。"如果得了之後還會繼續得,那是不是就一直要過這種天天出門戴口罩,也不敢讓孩子去學校的生活?"
北京殯儀館壓力山大
江蘇退休的她最擔心老人
住在江蘇的不願具名的Z女士也說她自從解封後反而提心吊膽了起來。"新十條"發布前,她所在城市剛爆發了一小波新冠感染,連帶她所住的小區的不少地方都被封控,住戶也不能下樓。她形容封控的保障工作還是不錯的,除了在家裡悶了一點,有品種豐富的物資包,社區人員也都比較客氣。但小區裡感染的住戶還沒"清零",就立刻完全開放,讓年事已高,家裡還有高齡老人的她忐忑不安。
她說自己解封後的第一件事就是去藥店買藥,但已經什麼都買不到了,不光買不到感冒藥,就連溫度計,血氧儀都買不到。而在網上訂購的物資則過了一周都遲遲不發貨,四下打聽才知道很多快遞小哥都病倒了,快遞人手嚴重不足。
而幾年前還門庭若市的商場,菜市場,小吃街等地,雖然已經可以隨意進出,但還是頗為蕭條。她告訴記者有大約一半的商場和餐廳都關著門,有些門口貼著轉租的告示,關門的不乏一些開了十幾年的在鄰裡之間頗有口碑的老店,和很受學生歡迎的網紅店。
已經退休的她身邊不少親戚和朋友都是老人,因為擔心自身免疫力差,感染之後會出現重症,在醫療資源出現擠兌的情況下得不到救治。所以解封前還會約吃飯喝茶的大家不約而同都待在了家裡,連老年大學都開始上網課。朋友之間傳的微信也都是在網路上看到的各種預防或者治療新冠的辦法,有介紹吃檸檬和橙子的,也有介紹要換牙刷給床單消毒的。這幾天,醫院和火葬場人滿為患的影片逐漸傳播開來,大家都焦急地想要做點什麼。有人四處打聽如何能打mRNA疫苗,也有人想辦法購買輝瑞出的Paxlovid特效藥,但都找不到途徑。"只能聽天由命了,"她對記者說。
一年前,面對經濟急劇滑坡以及各地爆發的反政府抗議,中國官方終於放棄了習近平親自決定、「親自指揮」、「親自部署」的「動態清零」政策。讓我們一起回顧中國怎樣開始向「群體免疫」邁出了步伐。
圖片來源: Kevin Frayer/Getty Images2022年12月7日午後,當許多市民正和往日一樣排隊做核酸之時,中國官方宣佈了改善疫情防控的新十條。除了沒有再提"堅持動態清零不動搖"外,有關無症狀感染者和輕型病例一般採取居家隔離,不再查跨地區流動人員核酸陰性證明和健康碼,不再開展落地檢等規定也顯示,中國告別了長期堅持的清零政策,開始通過放鬆防疫措施逐步將社會導向經由感染奧米克戎病毒實現「群體免疫」的道路。
圖片來源: Andy Wong/AP/picture alliance就在不到一個月前的11月11日,中國的」清零沙皇「、副總理孫春蘭還在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會議上強調,中國日前出台的二十條改善疫情防控措施不是放鬆、更不是「躺平」,要堅定不移貫徹習近平講話精神,堅定不移堅持堅持「動態清零」總方針。由於所謂的改善疫情防控二十條部分內容與「動態清零」總方針存在不可調和的矛盾,各地在防疫中「層層加碼」的問題仍然無法真正得到解決。
圖片來源: Liu Bin/Xinhua/IMAGO11月24日,在部分居民被封控已長達100多天的烏魯木齊,一棟高層住宅樓發生火災。嚴格防疫措施導致被封在樓裡的民眾無法逃走、消防人員也長時間不能越過障礙救火。官方稱,火災造成包括兒童、老人在內的10人罹難。該事件最終成為各地爆發反清零、反封控、反政府抗議活動的導火索。很長時間以來,清零政策導致的層出不窮的防疫亂像已經引起民眾廣泛不滿。對許多人來說,比病毒更可怕的是隔離、歧視、封控以及一些防疫人員對權力的濫用。
圖片來源: UGC/AP/dpa/picture alliance烏魯木齊大火在數十所大學和多個省市引發學生和民眾的群聚抗議。反封控、反核酸、反清零成為其主要訴求。上海市民11月26日晚間湧入當地的烏魯木齊中路,高呼「共產黨下台」、「習近平下台」。各地的抗議活動中,許多人高舉白紙,抗議中國政府打壓言論自由。隨著清零政策導致經濟滑坡,民生艱難、失業人口猛增、類似文革的場景重現,民眾的公民意識逐漸覺醒。最突出的事件是中共二十大前夕、2022年10月13日發生的北京市四通橋抗議行動。名叫彭立發的抗議者打出了「不要核酸要吃飯,不要封控要自由,不要謊言要尊嚴,不要文革要改革,不要領袖要選票,不做奴才做公民」,「罷課罷工罷免獨裁國賊習近平」的橫幅。
圖片來源: HECTOR RETAMAL/AFP/Getty Images儘管對新冠的研究和海外抗疫的經驗已經證明一年多來佔主導的奧米克戎毒株致病力低,死亡率已低於流感,中國官方仍堅持在抗疫之初取得較好效果、習近平親自決策的」動態清零「總方針,目的之一是想顯示中國制度的優越性,最高領導人決策的正確性。 為此,中國官方仍大力宣傳奧米克戎的危害,將海外放鬆疫情管控稱為」躺平「。由於缺乏真實訊息,當有20多萬員工的鄭州富士康發生疫情後,上萬工人為防感染以及不滿隔離條件而逃出廠區返鄉,令工廠生產面臨巨大危機,iPhone減產。後來招入的員工又因待遇問題暴動,遭到當局鎮壓。
圖片來源: Hangpai Xingyang/dpa/picture alliance中國抗疫初期,身著白色連體防護服的醫務人員被稱為「最美逆行者」。隨著地方組織的落實封控的人員以及警察也穿上這樣的防護服進行核酸檢測、消殺、監控、轉運感染者和密接人員,「大白」成為這些人的代名詞。有關「大白」使用暴力的負面報導和投訴越來越多,甚至有人將他們稱為「白衛兵」。新十條中有關感染者和密接人員可以居家隔離,不再一律強制隔離,不得隨意擴大高風險區,不得採取各種形式臨時封控等條款受到民眾普遍歡迎,反襯了」動態清零」的不得人心。
圖片來源: REUTERS新十條公佈後,一些網民到武漢醫生李文亮的微博帳號下向他報告這個好消息。李文亮在中國疫情初期最早拉響警報、卻遭到「訓誡」,被稱為疫情吹哨者。他染疫身亡後,民眾自發悼念他,表達悲憤。微博用戶在他的帳號下寫道,「凜冬已過,你看到了」,「醫生,我們挺過來了,我們就要自由了」。
圖片來源: AA/picture alliance新十條一旦真正落實,圖中北京某地的這一場景也許不會再次出現。新規公佈後,旅遊平台上的機票、火車票搜索量激增。許多民眾期待能在春節期間外出旅遊或探親訪友。由於奧米克戎傳染性極高,可以預見的是,中國很快將出現感染潮。過去一年多來,中國的防疫主要放在「清零」上,疫苗接種停滯不前,現80歲以上老年人中,僅有40%的人接種了三針疫苗,因此,保護老年群體,「推進老年人新冠病毒疫苗接種」迫在眉睫。這也是放棄清零政策後中國面臨的最大挑戰之一。
圖片來源: Kevin Frayer/Getty Images儘管今年3月上海出現疫情時,就有專家主張「與病毒共存」,但高層仍然決定封城「清零」。長達兩個月的封城不僅給民眾生活造成巨大影響,也令各行各業的供應鏈、作為中國經濟支柱的進出口受到很大壓力。近幾個月各地不斷封控加劇了外貿下行的趨勢。德國工商會表示,因中國的封控政策等原因,超過三分之一德國在華企業計劃在中國之外的地方擴大生產,增加多樣化。對於中國現出台放鬆防疫的新政策,德國經濟界大多感到鬆了一口氣。
圖片來源: Chinatopix/AP/dpa/picture alliance為了替新冠政策轉彎做鋪墊,中國近日讓專家出面宣傳奧米克戎致病力低,目前無證據表明新冠有後遺症等等,但部分民眾仍對放鬆防疫的步伐是否一下子走得太大有所擔憂。中國政府一直拒絕批准西方疫苗供民眾施打,同時強調國產疫苗也對防止重症和死亡具有很好的保護力。新政策公佈後,中國很多民眾從先前的囤食品轉為囤藥物,準備迎接感染潮的到來。有專家稱,最終90%的人將感染奧米克戎,但達到群體免疫需要多長時間,尚無專家出面預測。不過,世界盃觀眾席上人們不戴口罩盡情歡呼的電視畫面已經讓中國民眾看到了回歸正常生活的希望。
圖片來源: Tom Weller/dpa/picture alliance 廣州小胡老師又回到網課
在廣州的小學教師小胡這幾天都是一個人撐起了一個班。"我們班的另外兩個老師都感染了,現在基本上是我來包我們班的課,"她對記者說。
這幾天,她一個人要上七節課,從早上到晚,雖然還沒有被感染,但她笑稱自己的喉嚨也像"吞了刀片一樣"。因為大家都不用去做核酸了,所以不再有官方的渠道可以獲得確診數據。她給記者看了班級群中的請假接龍,一個接一個學生的家長在裡面替孩子請假。但她說自己班級已經時請假很少的了,有些班級太多人請假,教室差不多都空了。
除了學生以外,家長自己感染了的也很多,也有老師家裡有親人感染,為了保險起見不來學校。前幾天,有些班級就因為請假的學生實在太多,所以改成學生統一在家裡上網課。她的班級裡還有學生到學校來,但她說自己心裡面還是傾向於上網課:"因為人多嘛,每個人也不知道他們接觸了什麼。"
她說雖然自己身邊很多人都陽性了,但她本身還是不想第一波感染,因為現在已經出現了明顯的醫療擠兌。但她一邊擔心家裡年幼的孩子,一邊還是認為開放的措施是對的,因為"總有這一天的"。對於網上的抱怨,她覺得"這三年國家挺不容易的"。
周三,她告訴記者,因為實在太多學生請假,太多家長要求不去學校,從周四開始,又要恢復網課了,學校線下上課的這段時間,滿打滿算也沒多久。即使政府取消了定期測核酸的要求,她為了保險起見也是天天自己測。這一切,離回到疫情之前的生活,還有很長的路要走。當然,如果還能回得去的話。
© 2022年德國之聲版權聲明:本文所有內容受到著作權法保護,如無德國之聲特別授權,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當行為都將導致追償,並受到刑事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