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評:以色列準備做出「痛苦的讓步」

2003年4月14日

以色列總理沙龍4月13日在接受以色列「國土報」採訪時強調,他準備作出「痛苦的讓步」。他說,以色列同巴勒斯坦達成協議可能比人們預想的要快。伊拉克獨裁政權的垮台為加速中東問題的和平解決創造了機會。以下是本台記者菲利普發表的評論。

一個巴勒斯坦人的國家遲早一天要變為現實圖片來源: AP

沙龍在談話中並不太遲疑地說,一個巴勒斯坦人的國家,遲早有一天會變成現實。以色列不可能把長期統治另一個民族作為自己的任務,這已經超出了一個國家的經濟和道德力量。這樣的話出自這位現年75歲的以色列總理之口,的確很不尋常。至今,人們聽到的大多是與此相反的論調。也正是因為沙龍的一貫立場,很多人認為,以色列和巴勒斯坦遲遲沒有能回到談判桌旁來,是沙龍政府的責任。

沙龍顯然意識到,伊拉克戰爭將徹底改變這一地區的形勢。這一改變並不是布希所宣稱的民主化的潮流,而是朝著解決巴以衝突的方向發展。經過這場戰爭,美國進一步失去了阿拉伯世界的信任,華盛頓必須盡一切努力,重新贏得失去的信任。而最適合的表現機會莫過於推動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的談判。


以色列對四方「和平進程時間表」不滿意

一項旨在促成巴以和解的計劃數月前就已經出台了,不過還沒有公佈細節。按照這份所謂的「和平進程時間表」的計劃,巴以雙方必須停止以任何形式使用武力;以色列應從其在巴勒斯坦抵抗運動期間佔領的地區撤軍,並不再在上述地區建造新的定居點;按照該計劃,還將在3年內建立一個獨立的巴勒斯坦人的國家。

這一計劃是在由美國、歐盟、聯合國和俄羅斯共同參加的中東和平問題四方會議上產生的,因此得到較為廣泛的國際支持。這一點自然讓沙龍感到不快。不過從計劃出台至今他還不必為此大傷腦筋,因為當時伊拉克戰爭在即,而沙龍認為,只要戰爭還沒有結束,他就沒有什麼可擔心的。


沙龍:內部反對,巴勒斯坦懷疑

現在看來,正是這場戰爭使解決巴以衝突問題顯得必要和緊迫起來。經過同華盛頓的密切合作,沙龍現在不會站在反對布希的立場上。沙龍作出讓步的姿態,已經激怒了他政府內部的政治夥伴,而巴勒斯坦人則仍然持懷疑態度。

他們的懷疑是有理由的。即使沙龍現在首次公開觸及這一話題,但和解的前提條件並沒有因此而改變:首先必須停止暴力,雙方坐下來談判;接下來是以色列撤軍,巴勒斯坦則放棄對1948年中東戰爭的難民返回原居住地的權利要求;然後,在將來某一天才是建立巴勒斯坦人國家。雖然這些條件每一條聽起來理由都很充分,但過去以此為基礎尋求和平的努力卻都失敗了。而正因為這樣,人們才更難以想像,解決這一問題在今天會變得容易。更何況在抵抗運動中已有數千名巴勒斯坦人喪生。

因此,沙龍的講話更應該被理解為以色列在伊拉克戰爭背景下的表白:面對和平提議,以色列必須採取更積極的態度。而目前華盛頓要求以色列做的,暫時也不過僅僅是說一些動聽的言辭而已。

跳轉至下一欄 瀏覽更多相關内容
跳轉至下一欄 DW熱門報導

DW熱門報導

跳轉至下一欄 更多DW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