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評論:德國的出口,川普的恼怒

2017年2月10日

德國出口再創新高,這很可能再給貿易保護主義者川普以新的口實。但是,德國經濟的強勁偏偏也有利於美國的經濟。德國之聲記者Henrik Böhme就此刊發評論。

Symbolbild Deutschland Export
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dpa/K. Nietfeld

(德國之聲中文網) 來自德國的這條消息一定會再次惹惱白宮的新主人。興許他在起床後的第一件事就是發布推特。我建議總統先生這樣發:"這又是一個德國人毀壞我國經濟、消滅我們工作崗位的明證。他們的商品正充斥我們的市場。"

且慢!這種將複雜世界簡單看待的做法,對誰也沒有幫助。誠然,德國是一個出口大國,按出口總額排名全球第三。排名第一的是中國,而排名第二……則是美國!為什麼德國沒有人對此感到生氣呢?因為貿易總是雙向的:有買,有賣。在德國,大家都認同這樣一個觀點:美國依然是世界上經濟最強大的國家。對,是美國,而非中國。3.2億居民創造了一年18兆美元的經濟規模。總統先生,這很了不起:18兆美元的經濟總量,比中國更高--後者的人口是美國的四倍。

貿易的邏輯

美國的勞動力密集型產業向國外轉移,這可不是德國人作出的決定。以底特律地區汽車產業的不幸衰落為例:這其實和糟糕的產品策略、生產品質有關,而非出口到美國的德國汽車。如果總統先生在紐約第五街看到了許多賓士車、卻在德國看不見雪弗萊,那其原因則可能是:幾年前,通用汽車決定在歐洲市場不再使用雪弗萊品牌,而是使用歐寶以及沃克斯豪爾。在德國街頭,歐寶車一抓一大把。每一輛在德國售出的歐寶,都會給通用汽車帶來收入,這將會有利於在底特律的就業崗位。汽車如是,其他產品亦如是。

旺盛的內需

針對德國出口的這種指責,絕非新鮮事,也絕非原創。如果德國政府擴大公共投資規模,德國當然能夠縮小其巨大的貿易順差。但是就算德國政府決定增加投資翻修全國的中小學校舍,美國企業又能從中獲益多少呢?還有許多人建議提升德國薪水水準,從而讓德國人能購買更多的東西,其中當然也包括進口商品。但是,薪水水準是勞資雙方談判的結果,況且德國當前就業形勢良好,大家正在瘋狂地買東西。內需已經是德國經濟增長的最主要引擎。

此外,去年不只是德國出口大幅增長,德國的進口額也同樣創下歷史新高。德國現在是全球第三大進口國。

"疲軟"的歐元?

還有人指責說,"疲軟"的歐元讓德國人能夠"壓榨"美國以及其他國家。這簡直就是胡說八道。首先,歐元並非德國一國的貨幣,而是19個歐洲國家的共同貨幣。歐洲央行就貨幣政策進行決策,行長是來自義大利的德拉吉。他推行的零利率政策、大規模購買債券計劃,造成了如今歐元的疲軟。而這一路線的最大反對者,則是歐洲央行理事會中的德國代表、德國聯邦銀行行長魏德曼(Jens Weidmann)。

大家也許得承認,德國企業確實幹得不錯:機械製造行業的眾多中小企業清楚地瞭解客戶需求;即便在危機時刻,企業也不會輕易解僱其高水準的員工;德國的汽車製造商還在美國保障了數以千計的就業崗位。也許美國總統應該睜眼看一看事實,即便我們生活在"另類事實"時代。

德國之聲致力於為您提供客觀中立的新聞報導,以及展現多種角度的評論分析。文中評論及分析僅代表作者或專家個人立場。

跳轉至下一欄 瀏覽更多相關内容
跳轉至下一欄 DW熱門報導

DW熱門報導

跳轉至下一欄 更多DW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