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評論:德國統一日 任重而道遠

2017年10月3日

德國大選剛剛結束,仍然處於博弈階段的德國便又迎來統一紀念日。德國之聲總編Ines Pohl認為,德國也必須給自己進行國際定位。

01 BG Das erwartet uns im Oktober
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dpa/W. Kumm

(德國之聲中文網)從1990年開始,德國將10月3日定為統一紀念日。儘管這個國家還存在著很多懸而未決的問題,很多令人失望的期待以及尚未完成的項目,但是這個歡樂的節日不受任何影響。每年的這一天,全世界都會帶著充滿認可和驚訝的目光注視著德國。這個國家曾經犯下很多罪行,之後和平拆除了將國家長期隔為兩半的柏林牆,從而實現了國家統一。擁有可靠民主和強大經濟實力的德國最終成為西方世界的支柱之一。

動蕩世界

就在這個時候德國舉行了2017年聯邦大選。而右翼民粹主義政黨德國另類選擇黨則贏得將近13%的支持率,成為德國第三大黨。從那一刻起,前東德公民爭取自由的呼聲聽起來就完全變了調。1989年,前東德城市德勒斯登和其它城市的公民高呼著"我們是人民"的口號,推翻了不平等的前東德體制。"我們是人民"這句話意味著,我們要以民主的形式決定我們在哪個國家生活,不會再繼續容忍壓迫和被剝奪權利。

然而,在右翼民粹主義的選項黨首次被選入聯邦議院的今天,這句話聽起來完全變了調。"我們是人民"這句話,如今已經不再具有要求民主參與的含義。

如今,在很多人眼中,"我們是人民"這句話的主要含義變成了"你們不是這裡的人民,你們不屬於這裡,不要來這裡"。他們所指的你們就是最近2年來到德國尋求庇護和尋找未來的那些難民。

然而,這也是對一個動蕩的世界做出的反應。如果世界已經不再是從前的樣子,那麼從前的那個世界也就一去不復返了。

數百萬人逃亡

由於在其家鄉無法再繼續生存或者不願繼續留在其家鄉,數以百萬計的人踏上逃亡之路。他們因戰爭、瘟疫、乾旱和水災而背井離鄉。還有數以百萬計的人將接踵而來。他們不會被阻攔所嚇倒,而是要求有權分享更美好的生活。為此他們將據理力爭,而且最終如願以償。

德國之聲總編Ines Pohl圖片來源: DW/P. Böll

這些人並非全部是在走投無路的情況下前往歐洲的。但是逃亡的浪潮及其後果將對全世界產生深刻影響。

所以,"我們是人民"這句排他性的口號最後也就成為在萬般無奈的情況下不僅針對政治家、而且也針對抵制選項黨的87%的德國選民的一句口號。與1989年所不同的是,對"人民"作如此理解的人並非多數。

然而,簡單地以"繼續這麼下去",或以退而追求個人的進步和幸福,回應此次大選結果是不夠的。複雜的組閣談判也表明,我們想生活在什麼樣的國家是個很重要的問題。

統一並非理所當然

德國詩人歌德讓他的浮士德這麼說:"你從父輩們那裡繼承遺產,當努力爭取,才能擁有。"這句話就好似專門為德國統一日所寫。因為統一來之不易。有人曾經為統一奮鬥不息,統一之實現原非理所當然。

德國另類選擇黨在聯邦州巴伐利亞和巴登符騰堡的勝利徹底證明,籠統地將德國劃分為東部和西部問題區域對這個世界來說過於簡單。作為歐盟成員國,德國現在的任務是要堅持基本法原則,憑借自己的經濟實力和影響力分擔更多的責任,為那些生活處境惡化的民眾提供幫助。

德國歡慶統一日。2017年,這一節日更多地意味著使命而非反思。

 

德國之聲致力於為您提供客觀中立的新聞報導,以及展現多種角度的評論分析。文中評論及分析僅代表作者或專家個人立場。

跳轉至下一欄 瀏覽更多相關内容
跳轉至下一欄 DW熱門報導

DW熱門報導

跳轉至下一欄 更多DW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