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之聲中文網)哎呀,痛。哥倫比亞之行的最後一天,八十高齡的教宗方濟各因座駕急剎車,而撞上前面的擋風玻璃。眼眶周圍瘀青,眼角貼了一塊小小的創可貼。
不過,這是四天的哥倫比亞之行唯一的小事故。行前,教宗的此次訪問就被定位為"和解之旅"。在當初艱難的爭取和平的過程中,教宗提出未來有望訪問該國。如今,哥倫比亞仍在尋求實現真正的和平。教宗的訪問也達成了目的,呼籲和解、寬恕。
教宗沒有發表長篇大論,而是聆聽受害者以及施暴者的故事。他呼籲人們"感同身受",而不是單單"同情"。在這場衝突中,所有人都是受害者,"無論有沒有罪責,所有人都是受害者"。教宗指明,哥倫比亞社會還有很長的路要走。而在這條路上,教會應當承擔起責任,在一個分裂的國家,為人性與和解作出好的見證。對教宗來說,重要的與人們的接近。每次訪問拉丁美洲都是如此。他無論如何不希望這塊大陸走向失喪。
哥倫比亞之行是教宗方濟各除義大利之外的第20次出國訪問,也是他第5次來拉美。2018年初,他還將訪問智利和秘魯。每次訪問都能感受到,他對這片故鄉大陸的未來是多麼關注。此行首日,成千上萬名年輕人等待他的到來,高喊著:"教宗方濟各,我們是你的年輕人!"方濟各正是對這些年輕人寄予厚望。同時,他也深知拉美教會深陷社會困境、歷史包袱的泥淖。
有一個細節雖然與哥倫比亞之行沒有直接關聯,但卻顯示出方濟各行事的風格。上周六,他下發通告,今後天主教儀文的翻譯將由各地的主教會議負責。教宗約翰‧保羅二世時期,還曾規定必須由羅馬逐字逐句的頒布。如今不同了。方濟各信任各地的主教,讓他們自己去做。而他們應當遵從他。
現任教宗方濟各,本名貝戈利奧(Jorge Mario Bergoglio),出生於1936年12月17日。本周六,教宗方濟各年滿80周歲。
圖片來源: Reuters/T. Gentile1936年12月17日,豪爾赫‧馬裡奧‧貝戈利奧(Jorge Mario Bergoglio,左二)出生於布宜諾斯艾利斯。在兄妹4人中,他是最年長的一個。早年間,他曾是化工技術員,22歲時加入了耶穌教會,並開始在高校裡修神學與哲學課程。
圖片來源: Reuters1998年,62歲的貝戈利奧被任命為布宜諾斯艾利斯大主教。他時常乘坐地鐵出行,也經常與窮苦人士進行對話交流。
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AP2013年,貝戈利奧通過遴選成為第266任教宗,稱方濟各。他的前任本篤十六世因健康原因宣佈退位。
圖片來源: Reuters這也是羅馬教廷歷史上首位來自拉美的教宗,也是首位來自耶穌會的教宗。
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dpa和他的前任不同,方濟各並不是那麼重視外表。他摒棄了以往教宗穿著的紅鞋,而時常在白袍底下穿一雙普通的黑色皮鞋。
圖片來源: Getty Images方濟各出任教宗3年有餘,他的風格與以往教宗迥異,時常有一些政治意味極強的舉動。今年復活節期間,他親吻了難民的腳。他還要求三名穆斯林男子參加一場和解儀式,後者早先曾經為恐怖分子製造武器。
圖片來源: Reuters2014年,教宗方濟各前往中東,旨在增進同伊斯蘭教的合作,並反對針對宗教少數群體的歧視。他還在土耳其祭奠了土耳其國父凱末爾。
圖片來源: Reuters/S. Nenov2015年,方濟各同古巴革命領袖卡斯楚会面。後者在60年代將古巴的全部教會資產國有化,本應被羅馬教廷逐出教會。
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dpa/A.Castro同一年,方濟各教宗還訪問美國,成為在美國國會演講的首位教宗。他呼籲美國議員,在難民問題上應當牢記自己祖先同樣也是移民,還要求美國盡快廢止死刑。
圖片來源: Reuters/J. Ernst方濟各曾經多次訪問難民營。今年春天,他來到了希臘的萊斯沃斯島,並親自接收了多個難民家庭,以向外界表明對難民危機的立場。
圖片來源: Reuters/Press Office/Handout除了難民危機,方濟各還在其他方面顯示出他的親民色彩。他對科技進步也持開放的立場。本圖所示為教宗拜訪羅馬一間醫院的早產兒監護病房。
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ZUMAPRESS.com同性戀、禁慾、神職人員性別限制,這些都是保守的天主教會近年來飽受外界批評的方面。而方濟各則在這些領域提出了諸多改革提議。
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dpa/S. Spaziani方濟各還邀請全球各宗教代表共同參加和平會議,其一大目標就是共同抵禦宗教極端主義。
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AA/R. De Luca在推特上,教宗已經有超過1000萬粉絲。民調顯示,他的受歡迎度超過歐巴馬、梅克爾等國際知名政治人物。這位即位三年多的教宗,為古老的教會帶來了一陣變革的新風。
圖片來源: Reuters/M. Rossi
德國之聲致力於為您提供客觀中立的新聞報導,以及展現多種角度的評論分析。文中評論及分析僅代表作者或專家個人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