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評論:馬斯的要求礙難奏效

Matthias von Hein
2018年11月13日

德國外長馬斯理應抨擊中國粗暴對待維族人。不過,德國之聲中國問題專家馮海因指出,若想有效果,需要歐洲共同發聲。

Außenminister Heiko Maas in China
德國外長馬斯在訪華時強調,德方不能接受再教育營一類做法。圖片來源: Getty Images/AFP/Wang Zhao

(德國之聲中文網)言辭是可以有欺騙性的。或者說,名字:中國西北省份新疆的漢語全稱是:"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然而,那裡毫無自治可言,由國家安排的大批漢人移居,早已使維吾爾族人在新疆這個自然資源豐富的省份淪為少數,成了受到嚴重迫害的少數族群。

在新疆,中國政府正著手一項可怕的實驗:經由最現代化的監控技術、經典的警察國家手段和巨大的再教育營,將整個民族與其種族認同和宗教相剝離,灌輸對至高無上的共產黨的忠誠意識。

整個民族受懷疑

今年8月,聯合國消除種族歧視委員會稱,據可信的報告,在中國新疆,多達100萬的維族人未經司法程序被關在集中營內,這要佔總數1000萬維族人的十分之一!直到10月,中方才承認有這樣的營地,並解釋說,此舉乃為打擊恐怖主義和極端主義。

德國記者新疆實地採訪

03:23

This browser does not support the video element.

新疆地區的確一再發生襲擊事件。然而,是北京自己扼殺了每一個呼籲交流、理解、搭橋的聲音。伊利哈木‧土赫提就是一個這樣的聲音。這位經濟學教授多年裡呼籲和平對話。但是,2014年,這位多個人權獎得主卻因從事所謂的"分離主義"而被捕,並被判無期徒刑。

就此而言,馬斯在北京訪問時用明確的語言批評再教育營,那是正確的,也很重要。然而,至於他關於再教育營"不能讓人接受"的話是否會有什麼結果,尚待觀察。中國是否會在德國外長提出批評後回心轉意,改變其政策?可能不會。新近,在聯邦議院的一次辯論中,有議員對中國的侵犯人權現象提出批評,中國駐柏林大使館便作出強烈反應,並威脅說,若不停止這樣的批評,將面臨嚴重後果。

有兩個馬斯?

從與沙烏地阿拉伯的交往中,人們便可知道,一旦經濟上要出麻煩,大膽放言的聯邦政府便會後縮:在9月份的聯合國全體大會期間,恰恰是馬斯向沙烏地外交大臣朱拜爾就自己的前任嘉布瑞爾的批評"真誠致歉"。嘉布瑞爾曾在未點明沙烏地的情況下指责利雅德從事"外交冒險"。去年11月,沙烏地扣留來訪的黎巴嫩總理哈裡裡,並迫他宣佈辭職。尤其讓人難堪的是:馬斯的道歉是在記者卡舒吉在沙特驻伊斯坦堡大使館慘遭殺害事件發生前一星期。言而有信可不是這樣的。

德國之聲中國問題專家馮海因Matthias von Hein

對德國而言,中國不僅在經濟上,而且在政治上也遠比沙烏地重要。--人們只需念及拯救與伊朗核協議的共同努力便足已。正如在其餘眾多政治領域一樣,在這裡,也需要看整個歐洲,是否有一種共同的歐洲立場,制定出一種共同的行動方式。即使困難,也只有這樣,方能在政治天平上顯示出份量。北京精通"分而治之"手法,知道如何通過有選擇性地提供經濟好處而使歐洲各國首都相互抵消。

而若得不到歐洲的支持,發出勇敢批評的馬斯難免淪入這樣的命運:前倨後恭。

德國之聲致力於為您提供客觀中立的新聞報導,以及展現多種角度的評論分析。文中評論及分析僅代表作者或專家個人立場。

 

跳轉至下一欄 瀏覽更多相關内容
跳轉至下一欄 DW熱門報導

DW熱門報導

跳轉至下一欄 更多DW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