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之聲中文網)圍繞北京紅黃藍幼兒園一家分園虐童事件,網上一時傳聞鋪天蓋地,形成輿論狂潮。有些說法令人震驚,目前真假難辨。其中可能最具爆炸性的是所謂"老虎團"集體對孩子實施性侵的說法。暫且撇開老虎團事件的真偽,去關注性侵這一現象在德國的存在、它的處理和防範。
對兒童性侵,刑法伺候
對兒童犯有性侵不僅犯法,而且是重罪。德國刑法第176條規定,對14歲以下兒童以及少年進行性行為,屬於犯罪,量刑在6個月至10年之間。對兒童實施性侵在德國是一個非常嚴重的社會問題。孩子還在上小學時,學校就會召開家長會,要求在家裡配合學校增強孩子的防範意識。德國聯邦政府還專門設有防範兒童性侵獨立專員一職,根據這個機構的統計,2015年德國報案的性侵兒童及青少年事件超過12000起。不過,這些案例大多發生在家裡,尤其是親友和熟人之間。
幼兒園發生的性侵案例並不多,進入公眾輿論的被告多半是男性。今年年初,一名幼兒園男性老師性侵女童案宣判,被告獲刑2年半。被告從2010年至2014年擔任這家教會幼兒園的老師,他在法庭承認期間性侵了11名女孩。另一起發生在蓋爾森基辛一個幼兒園的性侵事件也牽涉一名男性老師,被告承認對3名女童有過性侵行為後,法庭因被告可能的心理疾病不為其行為負責而未能定罪。
今年11月,德國聯邦家庭兒童與青年部推出新修訂的《保護兒童免於性侵的保護條例》,在刑法、法律程序、受害者受到保護的權利、對受害者提供咨詢與協助以及數字媒體5個方面進行了規定,要求以上領域在加強防範性侵上進行實質性合作。
監督幼兒園?法律很寬泛
北京紅黃藍幼兒園曝光的醜聞並不單單聚焦性侵,它還嚴重暴露了幼兒園在管理品質以及監管機制上出現漏洞。再來看一眼德國的情形。
德國在國家層面還沒有出台保證幼兒園品質的法律。不是沒有呼籲,而是政府對這一事宜一拖再拖。在許多業內人士眼裡,出台這一法律勢在必行。
2007年德國開始大面積擴建幼兒園,2006年國家為幼兒園一項耗資約100億歐元,到了2014年,該數字上升到230億歐元,擴大了一倍多。新增添了6000多所幼兒園,新僱用17萬幼兒教師,幼托的位置增加了50萬個。資金有了保障之後,誰來保證品質呢?
一名幼兒園老師對德國之聲表示,現在不是錢的問題,也不是沒有地方,而是怎麼找到有資質的幼師。
德國2012年就出台了聯邦兒童保護法規定,其中內容有,幼兒園的僱主必須向有關監督部門立即上報那些對兒童以及青年的身心健康有負面影響的事件。只是,監督部門不做統計,也沒有將數據向州一級匯報的義務。而不匯報,也沒有人過問。德國16個聯邦州當中,只有5個聯邦州作了有關的統計。
解聘:揭露和被揭露的風險同在
《時代周報》去年報導,揭露幼兒園的弊端的人有可能受到懲罰,一名實習幼師將發現的弊端向青年局進行匯報,此後不久她就得到了幼兒園僱主的辭退信。
一旦有人告發園內出現弊端,監督部門比如地方青年局應該開始調查。《時代周報》追蹤的一個案子裡,家長把訴狀送到了法院,司法機構進行了兩年的調查,列了長長的一個園方"犯規"的清單,但因為證據不足,法院無法立案。不過,這個幼兒園的相關4名老師已被解職。
另一個案例裡,一名幼師被孩子告發說強迫兒童吃飯,家長報警後,青年局和警方都開始調查,要求相關幼師罰款2000歐元,遭到拒絕後,法院開始受理該案。不過此前這名幼師已被開除。
任由孩子哭到嘶啞還是一哭就抱? 打不打預防針?上什麼幼兒園? 隨時隨地喂奶?看看德國父母們都在操心些啥。
圖片來源: Colourbox/yarruta你想給你的孩子起一個與眾不同的名字還是隨大流?給孩子選擇名字就像做一個紋身的決定。名字本來是父母決定的一種自我身份表達,但孩子要為這個名字起得好壞這個風險買單。在很多時候,去評判別人名字的好壞並不是很好。在德國,本(Ben)和米婭(Mia)這兩個名字是家長們比較中規中矩的選擇。據調查顯示在2016年,德國最流行的女孩和男孩名分別是瑪麗(Marie)和埃利亞斯(Elias)。
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dpa/J. Stratenschulte在德國在大庭廣眾之下給嬰兒喂奶是件很普遍的事。而且德國人對裸露身體這件事不太當一回事,所以很多時候在公開場合哺乳對人們來說並不是一個問題。然而,德國並沒有為當眾哺乳媽媽們提供保護的明確法律。一些商鋪的店主就表示出他們並不太願意看到有人在自己的店面裡喂奶。也有店主對此明確表示反對。
圖片來源: picture alliance/empics/N. Ansell這是另一個不願被觸碰的話題。你也許會看到有些媽媽給三歲以上的兒童仍然喂母乳,但這與其認為是一種現象不如說是一種特例。德國政府會給新生兒媽媽(或爸爸)支付12到14個月的補助,很多新生兒媽媽會嘗試在返回工作崗位前結束母乳喂養,但對此並沒有明確的條文規定。
圖片來源: Colourbox/yarruta說到母親們返回工作崗位,安排托幼、照管對於初為家長的父母們來說是另一個讓人有些頭疼的話題。許多德國家長希望就近入托,另一些則十分慎重地為孩子挑選幼兒園,視之為人生重大選擇。例如,如果把孩子送到華爾道夫幼兒園(Waldorfkindergarten),以後就可以相對容易地進入有著相同教育理念的學校。
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ZB/P. Pleul一些家長公開拒絕給孩子接種疫苗; 接種疫苗在德國並不是強制性的。 經合組織(OECD)的數據顯示,在德國的兒童接種率達96%,但另有德國學者認為實際情況要低於這個水準。 拒絕接種的家長們抱著儌倖心理,但只有在足夠多的人遵循疫苗接種計劃進行接種的情況下,才能發揮有效保護。2014 - 2015年冬季, 柏林曾出現1392例麻疹疫情,在全德國引起警覺。
圖片來源: Sean Gallup/Getty Images很多嬰兒會在晚上頻繁醒來哭鬧。家長們對此感到精疲力竭。對此美國心理學家法伯提出一個哭聲免疫法的理念。他寫的「每個孩子都能夠學會睡眠」也是德國育兒方面的熱銷書之一。書中提及應任由嬰兒獨自哭鬧直至入睡。這個方法對有些家長來說,簡直是福音,而其他家長則認為這對嬰兒純粹是一種虐待。
圖片來源: CC/Roxeteer一些反對諸如哭聲免疫法這種理念的家長們更傾向於親密育兒法。由美國醫學博士威廉‧希爾斯提出、提倡通過母乳喂養、和寶寶同睡等方式讓父母和幼兒及早建立親密關係。德國曾在2014年在聯邦家庭事務部支持下舉辦首屆親密育兒法論壇。
圖片來源: imago/imagebroker尿布是另一個普遍關注的育兒話題。儘管市場上有方便實用的各種尿不濕,一些家長卻開始嘗試使用老式尿布。當然這種額外的工作量也不是每位家長都願意接受的,一些家長仍然堅持使用一次性紙尿褲,只不過在產品選擇上,會傾向選擇較為環保的紙尿褲。那些關於 「Windelfrei」(不穿尿布)的付諸實際的例子仍然很少見,這些父母自然認為只有自己才能當之無愧贏得 「最盡職盡責的父母」這個稱號。
圖片來源: picture alliance/dpa ThemendienstYou'll recognize the 也許人們會傾向認為那些愛心滿滿地為孩子自制嬰兒食品的父母更加關愛自己的孩子。當然百分百有機,炊具餐具也來自有公平貿易認證(fair trade)的商家。他們也許會對那些在商店購買現成嬰兒食品的父母品頭論足,而這些父母也會認為商店現成的嬰兒食品在旅行中很實用。
圖片來源: Fotolia/victoria p在六七十年代,德國人有很多關於教育的反思,並提出諸如反權威反主流教育理念以保護孩子自由獨立的天性。這個理念在德國社會影響深遠,被廣泛認同。儘管有不同的最新教育理念,每個德國家長都會用自己的方式去教育自己的孩子,也沒有家長願意聽到別人說這個方式是錯的。
圖片來源: colourbox/S. Darsa針對幼兒開發了很多令人驚嘆的手機軟體以及電視節目。很多1歲左右的幼兒就已經比他們的祖父母能更嫻熟的使用智慧型手機。德國的父母對於小孩子接觸數字媒體這方面並沒有一個相對統一的意見。但是很多家長會認為對看電視時間加以限制感覺會更好,當然家長會在休息時偷偷享受使用這些數字媒體所帶來的片刻休閒。
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dpa另一個德國人衡量如何能堪稱合格父母的標準是,孩子從幾歲起才開始接觸甜食。不過對大一點的孩子來說夏天吃冰淇淋可以說是每天必做的事情之一。順便提一句,家長對第二個孩子可能會更放縱,更容易使孩子過早的陷入糖果陷阱中去。
圖片來源: picture alliance/Bildagentur-online
用我們的App,閱讀文章更方便!給yingyong@dingyue.info發送一封空白電子郵件就能得到軟體和相關訊息!
閱讀每日時事通訊,天下大事一覽無余!給xinwen@dingyue.info發送一封空白電子郵件就能完成訂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