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誰來重建伊拉克?

2003年3月28日

發戰爭財並不新鮮,戰後對生意的瓜分也不是今天的發明。德國西德意志電台記者就伊拉克重建事業可能的參與者和獲益者做了如下的分析。

伊拉克的油田圖片來源: AP

有戰爭,就有做戰爭生意、發戰爭財的人。第二次海灣戰爭的硝煙還在彌漫四處的時候,海灣國家靠石油吃飯的若干國家已經因上升的油價賺得了滾滾的外塊。不僅如此,美軍空中海上的運輸過程往往都是通過海灣國家的機場和港口作為樞紐得以實現的,美國在那裡必得留下過路費。這筆錢累計起來是一個很大的數字。還有美軍的燃料供應多來自當地,這也為海灣國家掙得可觀的收入。


處處都需恢復

然而,最令人垂涎的是伊拉克戰後重建事業,這是一項價值巨額的生意。伊拉克的基礎設施,即便沒有戰爭的破壞,也到了年久失修的程度。位於倫敦的「中東經濟文摘」專家指出一些在伊拉克亟待開始的重建工程。

首先是電力供應不足。估計目前的伊拉克尚需要大約5000億瓦的電力補充。此外必須向供水系統進行大規模投資。不僅供水,排水系統、醫院、整個醫療衞生系統、通信、公路、鐵路、機場設施,應該說,伊拉克的一切都需要重建更新。

美國企業競投標,歐洲呢?

工程的需求在,可誰來承辦這些工程呢?非美國企業又有多大的可能性得到這些盈利可觀的生意呢?沒有人懷疑,美國企業將在此賺取大頭,僅石油開采和加工一項,就可能有大約100家美國公司參與競爭。現在,布希政府就已為戰後設計了數十億美元的伊拉克拯救計劃。

美國政府的伊拉克重建經濟計劃包括,呼籲美國企業積極參與修復和重建戰爭中毀壞設施的項目。只有在初步的恢復完成之後,才輪到其它國家參與重建過程。伊拉克目前工業方面的基礎設施,大部分來自歐洲,尤其是來自法國和德國。過去12年的經濟制裁期間,伊拉克得到的進口物資主要來自法國和德國。因此,這兩國的企業在戰後也不會兩手空空。

海灣鄰國從中受益

目前,海灣國家也早已行動起來。它們向伊拉克投資的計劃正在籌劃之中,比如,有關巴格達地價的談判已經開始。阿拉伯聯合酋長國建立了一個伊拉克基金;科威特希望在伊拉克港口城市巴士拉廉價購買修築周末渡假村的地皮。

2001年9月11日之後,海灣石油國家從美國抽回了很大比例的投資,雖然對此還沒有官方數字證實,但海灣地區股票市場行情見漲卻是事實,此外,那裡建築業形勢也持續興旺。因此,那個地區不缺錢,可以輕而易舉地向戰後的伊拉克投資。

戰後對重建伊拉克起關鍵作用的將是石油價格。倫敦全球能源研究中心的加拉彼說,石油價格戰後可能猛跌,而伊拉克在戰後將以石油生產大國的身份出現。第一次海灣戰爭前,伊拉克的每天開採石油350萬桶。伊拉克的石油儲量以及開采能力可以輕而易舉地在戰後將這個產量翻一倍。

如果這樣,伊拉克將取代沙烏地阿拉伯成為全球石油出口的第一大國。它將會奮力產油,因為為了恢復和重建這個國家,伊拉克急需錢,大量的錢。如果油價下跌的話,那麼位於加拿大和北海的油田就會沒有經濟效益,而阿拉伯國家則會提高石油開采量,增大在國際石油市場的份額。因此,從長遠看,阿拉伯國家將是戰爭的獲益者。

跳轉至下一欄 瀏覽更多相關内容
跳轉至下一欄 DW熱門報導

DW熱門報導

跳轉至下一欄 更多DW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