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誰將是馬列主義神學的魔鬼終結者

2011年5月25日

中國經濟學家茅於軾發表網文《把毛澤東還原成人》,談對中共黨史學者辛子陵著作《紅太陽的隕落-千秋功罪毛澤東》的讀後感。而中國華東政法大學教師張雪忠則以公開信方式,呼籲取消馬列主義在中國的神學地位,將馬、毛、鄧的思想、理論從大學必修課中去除。

Marx und Engels_22207973 ArTo - Fotolia 2010
柏林的馬克思、恩格斯塑像圖片來源: Fotolia/ArTo

質疑馬列主義直接震撼政權的穩定性

毛澤東的巨幅畫像雖然仍然高高掛在天安門城牆上,但對中國人來說,這位中華人民共和國的開國領袖早已走下神壇。馬列主義雖然還是中國學生政治課必修內容,但事實上,一般的中國人,也包括大部分共產黨員都早已忘記了什麼是馬列主義。儘管如此,在紅歌四處響起、政治氣氛肅殺的當今中國,學者和公共知識分子公開批判毛澤東、公開質疑馬克思主義、公開要求去馬克思主義化仍然非同尋常。香港科技大學教授丁學良在接受德國之聲採訪時評論說:

"這一封信、一封評論寫法不一樣,但目標是一致的,就是使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公民從幾十年來強加給他們的政治意識形態的神話下面解放出來。但是,因為這兩篇文章富有根本的批判性,所以一方面我們要佩服他們勇敢無畏的精神和責任感,但同時也要清醒地看到,他們二位批評的聲音只會在中國的民間-如果文章得到流傳的話-產生強烈的反響,但在黨政系統內部,雖然少數人會內心裡同情、甚至贊成二位的觀點,但是不太可能在黨政系統裡引起公開的討論,更不要說贊同了。"

丁學良認為,讓執政的中國共產黨對馬克思列寧主義做出否定的評價無疑是直接震撼到政權的穩定性。無論是打破毛澤東的神話,還是取消馬克思主義的神學地位,涉及到的都不僅僅是一個理論問題,或者意識形態的問題,而是對中共政權基石的挑戰。香港時政評論員林和立也認為,寫入中國共產黨黨綱的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仍然是中國共產黨打擊異己的工具:

"誰都知道中國現在奉行比較特殊的國家資本主義。傳統的馬列主義根本起不了什麼作用,但是,中國共產黨因為還是把自己定位為一個馬列主義的政黨,所以不可能公開地說不搞馬列主義。過去一兩年,北京高層覺得中國有些資本主義自由化,比如顏色革命,有些人要搞多黨制,所以他們高掛馬列主義、毛澤東這個牌子來打擊反對力量。"

講道理有出路嗎?

張雪忠在5月13日發表的致中國教育部長的公開信中批評中國"在教育領域用強制或變相強制的方式,向人們灌輸特定的哲學思想和政治觀點","扭曲一代又一代中國人的人格,扼殺一代又一代中國人的良知......"。他因此建議教育部"取消大學及研究生入學考試政治科目,並將"馬克思主義哲學原理"、"毛澤東思想"和"鄧小平理論"等課程從大學生公共必修課程中去除"。在這封長信中,張雪忠還試圖從想要民族發展就不能排斥異見,憲法規定公民有思想、言論、宗教信仰自由的角度闡明自己的觀點。

對此,丁學良評論說:"這些聲音只要讓他傳播,它一定不會微弱。因為絕大部分人從常識角度看都會相信中國這些愛國、愛民、愛自己國家歷史和文化的這些知識分子講的大部分道理,問題是這些聲音不能得到傳播。所以我想這不是一個講道理的事。他要跟你講道理就好了。執政的共產黨以馬克思列寧主義作為政治意識形態,不是把它當作一個道理來說。"

目前,中國左派網站"烏有之鄉"發起徵集簽名的活動,想以提起所謂"公訴"的名義"制裁"茅於軾和辛子陵。張雪忠也受到就職單位華東政法大學的壓力,包括可能不再被續聘。丁學良認為,中國現在的左派不管是以老的名義還是新的名義,其實並不是從思想信念出發而行動,而是一種作秀。林和立也認為,目前共產黨內的派系爭奪的只不過是政治局的位子和經濟上的利益,在保持共產黨所謂永久執政黨的地位的問題上都堅持用強有力的方法嚴打不穩定因素的方針。林和立說:

"目前北京維持穩定,保證十八大成功召開,也保證顏色革命不會在中國發生,那麼,他們首要對付的是象劉曉波、艾未未這樣所謂有公開政治行動的活躍分子。比較純粹的學者受到嚴打的機會低一點,可以肯定的是,他們會受到大學方面或是政法方面的警告。目前中央打壓異議分子、公共知識分子、非政府組織的嚴厲程度是1989年六四以來最嚴厲的。目前當局是要高度維持穩定,我看這個局面會維持到十八大召開,甚至在2013年新的領導層成立之前不會放寬。"

比起想同中共"講道理"的公共知識分子,丁學良更將希望寄託於年輕一代。儘管中國教育領域採用強制或變相強制的方式灌輸特定的理論,年輕一代並沒有變得麻木、遲鈍或教條:

"在這個問題上,反而像韓寒這樣的年輕人更明白,知道這些事情不是讓你講道理的。所以韓寒他們寫文章到了非常超脫的地步。他們非常堅強,非常明白,同時也非常簡單,因此非常穩固。"

作者:樂然

責編:葉宣

跳轉至下一欄 瀏覽更多相關内容

瀏覽更多相關内容

跳轉至下一欄 DW熱門報導

DW熱門報導

跳轉至下一欄 更多DW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