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誰是蒙古經濟騰飛的受益者?

2012年7月2日

蒙古是一個年輕的民主國家。但最近一次議會選舉的投票率只達到了65%。人們對政治感到失望。這個自然資源豐富的國家中只有少數人能從中獲益。

Skyline der mongolischen Hauptstadt Ulan Bator von oben. Copyright: Jürgen Kahl Mai/Juni 2012, Mongolei ****Er gibt uns die Rechte ausschließlich für die Verwendung im Zusammenhang mit seinem Beitrag über die Wahlen in der Mongolei.***
圖片來源: Jürgen Kahl

(德國之聲中文網)備受矚目的蒙古新一輪議會選舉結果表明,該國的兩個大黨中沒有任何一方明顯勝出。人們對政治層的不滿也體現在對於一個年輕的民主國家來說過低的投票率。蒙古國2008年的大選還吸引了180萬選民中的76%投票,而今年的這次大選的投票率卻只有65%。

此次大選第一次啟用電子投票統計系統,該系統和傳統手工統計的互不兼容使得人們在6月28日的大選結束後三天仍然無法獲知結果。從國家選舉委員會公佈的初步統計結果看,促使蒙古1990年實現市場經濟轉型的民主黨將替代後共產主義黨MVP,成為蒙古議會中的第一大政黨。蒙古國現任總統也來自民主黨。

蒙古全國政府:中亞最年輕的民主政府圖片來源: picture alliance/dpa

抗議選民的聚集地

初步統計結果顯示,民主黨有望獲得議會76個議席中的31位,這比獨立執政所要求的最低議席數目少8位。後共產主義黨MVP對初步統計結果立即提出了異議,但卻不得不面對嚴重的損失。該黨有可能失去17位議席,只能繼續向議會委派29名議員。要為這樣的損失負責的是該黨已經變節的前任領導人恩赫巴亞爾(Enkhbayar Nambar),他重新組織成立了蒙古革命人民黨(MRVP),並將其定義為一支奉行左翼民粹主義的黨派。家財萬貫的恩赫巴亞爾受到涉嫌腐敗的指控,無法參加競選。但他成立的、聚攏了一大批抗議選民的黨派有可能憑借11位議席成為蒙古議會中的第三大力量。

處於原材料價格爆炸中的蒙古

蒙古政治曲線上的一系列波動也反映了這個只有300萬人口的廣袤大國自從22年前實現和平轉型以來所面臨的動蕩局勢。到過蒙古國的人都能感受到這個國家飛速發展中產生的各種極端現象。憑借原材料出口,該國經濟實現了兩位數增長,烏蘭巴托高樓林立的情景就是一種寫照。一座新區剛剛建成,另一座新區就又拔地而起。這其中少不了和世界其他大都市可以同日而語的房價以及代表著進步的身份的象徵,從五星級飯店到高級豪華購物中心,一切應有盡有。

離首都烏蘭巴托不遠的貧民蒙古包圖片來源: Jürgen Kahl

一位到過烏蘭巴托的德國商人表示:"我哪怕在慕尼黑也從來沒有看到過這麼多的'悍馬'吉普車。"這也是催生蒙古社會不滿情緒的一種極端現象。一邊是熱衷於炫富的暴發戶,而另一邊卻是一無所有,每天都要為了生計而奮斗的普通民眾,後者佔該國國民總數的三分之一。人們在首都周圍隨處都可以看到農民搭建的,類似於貧民窟的蒙古包群,那裡居住著超過50萬的人口。

2011年秋天,德國總理梅克爾曾經是第一位到訪蒙古的德國領導人。她有兩個目標,一是向中亞唯一一個不受周圍獨裁政治國家影響,實現民主轉型的蒙古表達敬意,另外的就是經濟方面的利益。德國希望能夠向蒙古國的礦產業提供機械設備,因為該國擁有大量的未被開采的礦產資源,包括煤、銅、金、鈾以及炙手可熱的稀土。這也使得蒙古已經躋身於世界上10個自然資源最豐富的國家行列。

是福是禍

豐富的自然資源是福還是禍呢?蒙古人的心情時而充滿希望,時而灰心喪氣。因為社會中的獲勝者和失敗者之間有明顯的分界。從最大兩支黨派的選戰宣言來看,他們似乎意識到了過去的錯誤。蒙古人民黨(MVP)和民主黨(DP)都聲稱要推行"社會型市場經濟",公平分配自然資源所帶來的利潤,實現經濟的可持續性發展。但目前的選舉結果表明,一大部分國民並不相信這些寡頭在一夜之間就能變成公眾利益的維護者。國民們不是不參加投票,就是躲進民粹主義者的陣營。

作者:Jürgen Kahl 編譯:任琛

責編:李魚

跳轉至下一欄 瀏覽更多相關内容
跳轉至下一欄 DW熱門報導

DW熱門報導

跳轉至下一欄 更多DW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