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調查:近半德國受訪者認為移民弊大於利

Sabine Kinkartz
2023年5月6日

一項最新調查顯示,54%的德國受訪者認為移民弊大於利,而只有33%的受訪者認為利大於弊。同時,84%的受訪者認為德國接收逃離戰爭或內戰的難民是正確的,70%的受訪者支持接收逃離飢荒或自然災害的難民。

Italien | Migration | Schiff mit 700 Geflüchteten erreicht Sizilien
圖片來源: Orietta Scardino/ZUMA Press/IMAGO

(德國之聲中文網)德國內政部長、社民黨人費澤爾(Nancy Faeser)呼籲改變歐盟的移民政策以限制難民人數。她希望對已經到達歐盟外部邊界的難民進行身份識別、登記和篩查。

她的提議可能會受到選民的歡迎:一項具有代表性的全國民意調查發現,半數受訪者希望德國減少接收難民數量。德國民調機構Infratest-Dimap在5月初對1360名合格選民進行了調查,發現54%受訪者認為移民對德國弊大於利,而只有33%認為利大於弊。

與年輕選民相比,年長選民更有可能對移民持保留意見,而前東德地區的選民比前西德地區的選民更有可能排斥難民。

不出所料,極右翼民粹主義政黨德國另類選擇黨(AfD)的支持者最反對移民,它也是德國東部一些地區最強大的政黨。

柏林正在建設中的難民住所圖片來源: Bernd von Jutrczenka/dpa/picture alliance

儘管大多數受訪者總體上對移民持謹慎態度,但他們也進行了區分:十分之四的人希望德國從國外招聘更多技術工人,只有四分之一的人希望減少進入勞動力市場的移民。

但受訪者對難民的接受程度有所降低:52% 的受訪者希望德國接收更少的難民,與2021年9月"德國趨勢"(Deutschlandtrend)進行的調查相比,增加了12%。

本次調查中,50% 的受訪者表示他們害怕難民來到德國。這與2016年的類似擔憂遙相呼應,當時主要來自敘利亞的數十萬難民的到來引發了仇外情緒的反彈,並使選項黨上升成為一支主要的政治力量。

儘管如此,絕大多數德國人仍然相信應該幫助有需要的人:84%的受訪者認為德國接收逃離戰爭或內戰的難民是正確的,70%的受訪者支持接收逃離飢荒或自然災害的難民。儘管這些數字已經很高,但2016年2月的調查中支持率還要高出大約10%。

與此同時,68%的受訪者支持接收因政治或宗教原因而受到迫害的難民。但61%的受訪者拒絕接收經濟移民。

移民人數大幅增加

去年俄羅斯入侵戰爭開始後,超過100萬烏克蘭人逃往德國,與此同時也有約24萬4000名其他尋求庇護者的到來--主要來自敘利亞、阿富汗和土耳其。隨後,尋求庇護者的數量繼續增加:僅在2023年的前三個月,聯邦移民和難民辦公室(BAMF)就收到了8萬多份庇護申請。

德國各地政府發現越來越難以為難民提供服務。由於難民住房短缺,越來越多的社區不得不搭起帳篷來接納新人。總理肖爾茨計劃下周舉行一次峰會,與16個聯邦州的州長和全國各城市的市長討論這個問題。

對於移民政策的批評

大約37%的德國受訪者表示,政府官員在照顧和安置難民方面已經做得足夠了,而29%的人甚至表示援助過頭了。27%的受訪者認為德國需要為已經接收的難民做更多的事情。

儘管很多人對接收更多難民持保留態度,但60%的受訪者表示支持非政府組織在地中海開展的海上救援行動,而60%的人希望歐盟政府採取更多措施來營救難民。

認為政府能夠很好地處理與移民相關的問題的受訪者人數有所下降:35%的人表示沒有任何一方能夠處理好這個問題。與上次大選時的2021年9月調查相比,這一比例上升了19個百分點。上次大選的結果是,由社民黨(SPD)、綠黨和自民黨(FDP)組成的中左翼聯盟上台執政。

目前,21%的受訪者認為,反對派中右翼的基民盟(CDU)和基社盟(CSU)最有能力處理移民問題,而12%的受訪者認為民粹主義的選項黨擁有最好的政策。

但執政黨可能會通過推動將庇護程序轉移到歐盟外部邊界的計劃來得分。大約79%的調查受訪者支持內政部長費澤爾這一計劃。只有11%的人表示反對,認為這樣做可能會破壞難民的庇護權並在事實上廢除它。

基民盟/基社盟繼續受益於民眾對聯邦政府日益增長的總體不滿,只有28%的人認為本屆聯邦政府做得很好。

自二戰結束以來的大多數時間執政的保守政黨繼續在民意調查中遙遙領先。社民黨和綠黨的支持率持續下降。而最小的政黨自民黨和左翼黨徘徊在略高於進入聯邦議會所需的5%的選票門檻之上。德國下一次大選將於2025年秋季舉行。

如何收留烏克蘭難民?德國老齡化城鎮有空房

02:42

This browser does not support the video element.

© 2023年德國之聲版權聲明:本文所有內容受到著作權法保護,如無德國之聲特別授權,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當行為都將導致追償,並受到刑事追究。

跳轉至下一欄 瀏覽更多相關内容
跳轉至下一欄 DW熱門報導

DW熱門報導

跳轉至下一欄 更多DW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