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諾貝爾和平獎頒獎儀式照常進行

2010年11月20日

在諾貝爾和平獎的百年歷史上,可能會第一次出現無人領獎的現象。獲得本年度諾貝爾和平獎的中國異議人士劉曉波及其家人未能獲得前往奧斯陸領獎的許可。而由於歷史原因,諾貝爾獎也不可能讓其他人帶領。

諾貝爾和平獎獲會無人領取嗎?圖片來源: AP

據諾貝爾研究所周四公佈的消息,除中國外,另有五個國家拒絕出席12月10日的諾貝爾和平獎頒獎儀式。它們分別是俄羅斯、哈薩克斯坦、古巴、摩洛哥及伊拉克。包括大部分歐洲國家在內的36個國家已經接受了出席頒獎儀式的邀請。韓國是一個尚未做出決定的國家。


既使無人領獎 頒獎儀式照常進行

挪威諾貝爾和平獎委員會常任秘書倫德斯塔周五告知法新社記者,如果沒有人前來領獎的話,在宣佈獲獎人領獎之後將空出兩三分鐘的時間。這一般是獲獎人上來領獎所需要的時間。

中國駐奧斯陸大使館在此之前曾致函所有國家駐挪威的使館,請求他們不要派代表出席和平獎的頒獎儀式。否則便是"挑戰中國法律"。倫德斯塔表示,他還未曾聽說過一個國家阻止其它國家出席諾貝爾頒獎儀式的例子。

劉曉波目前被關在獄中,妻子劉霞遭到軟禁,他的兩個兄弟也不能出國。在這種情況下,諾貝爾研究所拒絕將獎金頒發給任何其他人。倫德斯塔說,從理論上講,仍存在劉曉波家人前來領獎的可能。即便是頒獎典禮開始前一小時,委員會也會頒獎給他。

奧斯陸諾貝爾和平獎頒獎中心圖片來源: AP

傳統上,獲獎者在領獎後的演講是頒獎儀式的高潮。倫德斯塔告知,挪威演員烏爾曼(Liv Ullman)已經同意在儀式上朗誦一篇劉曉波的文章。倫德斯塔說:"從他700多篇文章裡選出一篇應該不會困難"。倫德斯塔認為,這會是一屆出色頒獎儀式,甚至是109年的歷史上最重要的一屆,因為還從來沒有發生過無人領獎的情況。

類似情況曾經發生

歷史上曾發生過幾次諾貝爾和平獎獲獎人不能親自前往領獎的情況。1975年,前蘇聯異議人士薩哈羅夫獲獎之後,未能獲得蘇聯當局前往挪威領獎的許可,由他的妻子代領。1983年,波蘭團結工會主席瓦文薩由於擔心領獎後不能返回波蘭,因而請求妻子代領。1991年,緬甸民主派領袖翁山蘇姬正遭當局軟禁,由她的兩個兒子代領。

1935的和平獎的頒發情況是諾貝爾委員會堅持將獎金只頒發給劉曉波或者家人,而不是其他人的原因。當年的諾貝爾和平獎授予被關押在納粹集中營裡的和平主義者奧西茨基(Carl von Ossietzky)。他當然不能前去領獎。一年之後,諾貝爾委員會來到奧西茨基服刑的集中營為他頒獎。一位德國律師代他領取了獎金並竊為己有。奧西茨基1938年去世前最後一次出現在公眾面前是在審判這位律師的法庭上。他因侵吞私產罪被判處兩年苦役。

倫德斯塔說:"你可以想像一下這種情況:我們把1000萬瑞典克朗交給一個人,而這個人卻不把獎金轉交給獲獎人,卻用在了獲獎人不希望的用途上。只要領獎人不是獲獎人的直系親屬,就可能出現麻煩,特別在涉及大筆金錢的情況下。我們不能冒這個險"。

作者:王雪丁(綜合報導)

責編:瀟陽

跳轉至下一欄 DW熱門報導

DW熱門報導

跳轉至下一欄 更多DW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