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變了味道的中國夢

2014年7月10日

律師、記者、博主——近來,這些公民社會活躍人士在中國的處境越來越艱難。中國新領導層打壓公民社會的異議聲音之舉,「效果」明顯。

Sicherheitskameras - Tiananmen Platz in Peking
圖片來源: Reuters/Kim Kyung-Hoon

(德國之聲中文網)中國共產黨繼續保持對社會的嚴控,將任何可能演變為"社會動蕩"、挑戰其霸權的公眾抗議和有組織活動扼殺在萌芽狀態。

法新社報導稱,自習近平上台以來,他鞏固了權力,制訂了調整經濟結構等雄心勃勃的目標。而專家們認為,在習的執政下,維穩有了新動向。

最近的一個例子發生在河南。據人權團體消息,該省7名活動人士在舉行了六四25周年紀念活動後,上周被控"尋釁滋事"。

"普遍不容忍異議聲音、不容忍公民社會的發展。整個做法是集中力量推動經濟改革,強調穩定",香港城市大學的中國政治專家鄭宇碩(Joseph Cheng)說。

其中策略之一就是"通過重罰起到威懾作用",鄭宇碩說。"我不得不承認,這些手段往往奏效。"

數十名活動人士和律師已經為此坐了牢,他們的罪名有輕有重--從"擾亂公共秩序"到"煽動顛覆國家政權",而2010年的諾貝爾和平獎獲得者劉曉波正是因後一罪名被判入獄11年。目前仍處於關押候審中的人就更多了。

全面收緊輿論

針對敏感話題,中國記者早就被禁言。而他們在今年6月再獲禁令,"在進行批判性報導前,必須首先徵得所在單位同意"。

比較中國官媒,社群網站的訊息源相對多元。然而去年9月中國最高法院針對"傳謠"的警告,令很多網路用戶不禁後脊發涼:對"誹謗"訊息轉發500次或者瀏覽5000次者視為"情節嚴重",可獲刑3年。

在那段時間裡,一些有影響力的博主在央視曝光、認罪,發誓會避免那些可能造成不良社會影響的帖子。這更是進一步加強了網路輿論管制的威懾力。

去年5月,學者們據稱收到"七不講"通知,禁止教授有關普世價值、新聞自由、公民社會和司法獨立等七個禁忌話題。

習近平上台後提出「中國夢」圖片來源: Reuters/Jason Lee

"中共式"改革

上台以來,習近平發誓要解決幾個中國最緊迫的問題:引發公憤的機關腐敗猖獗和近來的經濟增長放緩--而經濟的增長賦予了中共執政合法性。

"中心思想是(中共)領導層認為必須集中力量實施經濟改革,以保證穩定。因此出現了打壓",鄭宇碩說。

中國當局計劃以自己的方式進行改革,十幾名要求官員公示財產、打擊腐敗的活動人士遭關押體現了這一點。這些活動人士是"新公民運動"的成員。該運動結構鬆散、政治上相對溫和,並不尋求推翻中共政權而是主要針對教育、權利等問題組織小規模的抗議和討論。

知名維權律師浦志強被控"尋釁滋事"和"非法獲取公民個人訊息"圖片來源: AP

人權觀察組織的中國研究員阿蓮(Maya Wang)表示,習近平"知道必須進行一些改革來保持中共權力,但同時他不希望改革被'挾持'或者被看作是公民社會倡議的結果。"

阿蓮表示,在一連串的逮捕事件中,曾作為艾未未辯護律師的著名維權律師浦志強的被捕,證明了中共可能對任何人採取行動。

浦志強今年5月被關押,在6月被指控"尋釁滋事"和"非法獲取公民個人訊息"。

阿蓮表示,當局咄咄逼人的做法讓活動人士打退堂鼓,讓社群網站用戶謹言慎行。"我認為,人們在多個領域都普遍低調淡出。"

控制話語權

分析人士認為,打壓記者和博主有清掃公眾討論中批評聲音的多重作用。"習近平將這看作是場戰爭--一場在意識形態和國家話語權上的戰爭,針對人們如何討論過往和未來,如何討論共產黨的作用和執政合法性",英國諾丁漢大學中國政治學研究的教授王正旭說。

中共為了控制話語權,進行了多年的努力,建立一張廣闊的國家媒體網路和一個龐大的審查系統。然而習要求中共採取更有力的行動,王正旭說。

"你無法控制別人怎麼想,但可以嘗試控制討論如何進行",這名政治學者說。"其中一部分當然就是移除那些危險的不利訊息。這也正是你今天所看到的。"

來源:法新社 編譯:萬方

責編:苗子

跳轉至下一欄 瀏覽更多相關内容
跳轉至下一欄 DW熱門報導

DW熱門報導

跳轉至下一欄 更多DW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