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讓更多日本人知道七七事變

洪沙2007年7月5日

在日本,7月7日是「七夕」節。「七夕」是一個類似於中國神話故事中「牛郎織女」的傳說。很多日本人,特別是孩子,到了七夕這一天就在彩色的紙條上寫下自己的心願。然而卻只有很少日本人知道:70年前的7月7日,北京豐台宛平城爆發「盧溝橋事變」,成為中國抗日戰爭全面爆發的標誌。70年後的這一天,在日本也許會有人在七夕紙條上祈願和平。德國之聲中文網記者就此採訪了一些日本人和德國專家。

正視歷史

從小就對中國歷史文化充滿興趣的沓名弘美,兩年前她在自己的blog裡記錄下讓她準確記住「七七事變」發生時間的故事:「今天是7月7日,我去旁聽山梨大學的漢語公開課。任課的中國老師問在座的4個學生7月7日是什麼日子。所有人都不假思索地答道:『七夕。』老師又問:『還有別的回答嗎?』可是誰也沒有想起別的答案。老師接著說:『1937年7月7日在中國發生了盧溝橋事變,就是七七事變。』我知道盧溝橋事變,但是卻記不起是哪天發生的。我以為自己對中國歷史很瞭解,實際上知道的只是些皮毛。我們是些愚蠢的學生,老師卻微笑地看著我們。我似乎可以感覺到老師內心的憂傷。」

像沓名這樣知道「盧溝橋事變」的日本人並不多,像她一樣因為記不清中日戰爭中重要歷史事件發生時間而會自責的日本人就更屈指可數。但在這方面中國人不會計較什麼,因為「盧溝橋事變」是抗日戰爭在中國全面爆發的標誌這一史實在中日史學界已經達成共識。但是,南京大屠殺就不一樣了。在日本,承認南京大屠殺和否認南京大屠殺存在的聲音都有。而日本文部省審定並通過右翼團體修改的中學歷史教科書正是中日關係近幾年裡摩擦不斷的一個重要原因。

通過修改歷史教科書而否認歷史篡改歷史在今天的德國是不可想像的。為什麼在日本卻行得通?德國全球和區域問題研究所亞洲問題研究室研究員維茨措萊克解釋說:「二戰結束後不久,德國很快就和歐洲其它國家一同開始解釋回答評價歷史的問題。那時候,來自德國的、法國的以及歐洲其它國家的歷史學家們坐在一起編寫歷史書。所以在歐洲二戰史的問題上,德國和其它國家一直保持著一致的認識和看法。但是日本就不一樣了。雖然近些年中日韓三國的歷史學家們一起編寫了一本歷史教科書,但是這和日本全國範圍內使用的歷史書總量相比比例就太小了。」

不光是教科書問題,日本領導人連年以官方身份參拜供奉14名甲級戰犯牌位的靖國神社令中日兩國關係倍受困擾。但是去年日本《每日新聞》和《日本經濟新聞》等媒體進行的民意調查顯示,超過半數的受訪者表示反對日本首相參拜靖國神社,反對人數遠遠高於支持首相參拜的受訪人數。而日本報紙類媒體中,支持首相參拜靖國神社的現在也只剩下《產經新聞》一家。

日本中文導報主編張石介紹說,日本40多種全國發行以及地方發行的報紙中,只有《產經新聞》一家頑固地持「戰爭有理」的態度。其餘各家報紙包括保守派報紙《讀賣新聞》都表示應該對日本在二戰中的責任問題進行認真反省。每年到了8月15日日本戰敗紀念日這一天,日本各種媒體提出對二戰歷史進行分析和反思的報導會更多。

除了教科書,參拜靖國神社,還有一個讓亞洲不少國家深感頭痛的就是日本政府對待慰安婦問題的態度了。上周,美國眾議院外交委員會以多數票通過了一份要求日本政府就「慰安婦」問題進行正式道歉的決議案。此後日本保守派國會議員平昭糾夫等人立刻表態稱「這不是基於事實做出的決議」,他們還稱提出這項議案的民主黨國會議員邁克.本田「只不過想以此為明年舉行的美國眾議院選舉拉票」。《讀賣新聞》和《產經新聞》兩家報紙發表評論指稱美國議員「低水準」。就連日本首相安倍晉三也只是說:「這是美國的決議,不打算做出評價。」很顯然,美國眾議院外交委員會做出的這項決議案的作用只是象徵性的,並不會產生任何法律效應。

日本政界對待這些歷史問題的態度越來越頑固,這一現象形成的原因在德國全球和區域問題研究所亞洲問題研究室研究員酒枝龍馬看來,和日本近幾年重新修定的外交政策目標不無關聯。日本的外交政策從戰後緊緊追隨美國的策略,現在逐漸轉型為「推動日本形象的正常化,」酒枝解釋說,「這就意味著,日本要將戰後一些已形成的固定常見的認識和理解重新予以解釋。在外交上樹立一個充滿自信的日本形象。」但是因為修改歷史教科書、否認日軍強征慰安婦以及日本領導人參拜靖國神社等歷史問題繼續和東亞東南亞國家發生衝突並不會有助於日本改善自己的國際形象,這只能形成相反的效果。

儘管中國身旁的是一個讓人感到「麻煩」的開始追求「獨立自主外交路線」的鄰居,但是酒枝對中日關係的改善仍抱有樂觀態度。他認為,解決阻礙中日關係的歷史問題需要雙方展開積極的對話。雖然看起來還比較遙遠,但是未來日本的中學使用中日雙方歷史學家共同編寫的教材並不是不可能的。

德國之聲版權所有
http://www.dw-world.de

跳轉至下一欄 瀏覽更多相關内容

瀏覽更多相關内容

顯示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