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讓群眾監督司法」

2013年12月20日

中國最近幾起刑事案件的審判再次引起德語媒體的關注。焦點集中在中國司法體系受政治左右,離法治國家尚有差距。另外,比特幣遭政府「封殺」的命運,也再次說明中國是個一夜之間就能制定新規則的國家。

Viele Menschen auf engem Raum in China
圖片來源: AFP/Getty Images

(德國之聲中文網)《新蘇黎世報》本周五(12月20日)發表了題為"讓群眾監督司法"(Justiz unter den Augen des Volkes)的文章,關注近幾個月來中國司法機構對數起刑事案件的審判而引發的民怨。作者在引語中表示,聳人聽聞的幾起誤判讓人們不僅僅對政治體制產生懷疑,對司法體制也是如此。如果關注個案就會發現,有必要對中國的刑事司法體系加以改革。

文章首先介紹了在衝突中刺死城管的夏俊峰,以及因經濟犯罪被判處死刑並未和家屬見上最後一面的曾成傑。作者在"加害者還是受害者"的小標題下寫道:"這兩起截然不同的刑事案件在過去的幾個月中成為了中國網路上重大話題。大多數參與討論的人都指責司法的不公。夏俊峰被視為受害者,她的妻子通過微博為丈夫喊冤的做法也起到了一定的作用,為他們贏得了許多同情。在很長一段時間內,沒有人關注那兩個城管的命運,也是因為城管(食物鏈最底部的秩序維護者)的名聲非常不好。他們被視為公共秩序粗魯、蠻橫的維護者,尤其針對街頭小販。而司法機關在曾成傑一案中的冷漠也讓人費解……有人問,是否應該對經濟犯罪人判處死刑。在這兩起討論裡,時刻都能感受到中國人民對司法系統的不信任。"

辯護律師的困境

作者隨後援引北京律師義生華(音)寫道:"'律師、警察、法院在群眾的眼裡都是魔鬼。但法律並不一定是冷酷的。」 他想盡各種辦法為當事人爭取到最好的結果。但這在中國要比其他地方更難……他(義生華)在替當事人辯護時,所必須面對的最大的兩個實質性問題就是:審判前夕和被告的會面以及閱讀檢察機關的證據資料。警方經常不許他和在押的當事人對話,就算允許,也不許談和案件有關的內容。"

「律師、警察、法院在群眾的眼裡都是魔鬼」圖片來源: Getty Images

作者隨後寫道:"對於義生華來說,今年年初生效的刑事訴訟法解釋是一個新的里程碑。因為其中加強了辯護方以及被告的權利。比如說,官方正式禁止將刑訊逼供下獲得的口供作為庭審過程中的證據。另外一名叫李聖泉(音)的律師也提及了過去10年的一個進步:2001年,中國只有10%的檢察官是學法律出身。大多數人來自安全系統,並不太瞭解刑事訴訟法。從2003年開始,每一個想在司法體系中晉升的人都必須參加考試。這提高了司法審判的品質。"

文章注意到:"許多人像李聖泉一樣,都認為對落馬官員薄熙來的審判是中國司法體系更加透明的一個例子。多年來,一家法院第一次相對完整的公開了庭審現場的情況。但這種透明度的範圍很窄,因為既沒有允許獨立觀察人士參與,也沒有直播庭審現場。法院在網路上公開了庭審記錄,但其中的內容都是被篩選過的。不少觀察人士將其視為官方對此案在宣傳上的一種新的定義。因為沒有局外人能夠判斷被公開的訊息和在法庭中談及的問題是否一致。"

作者在結尾指出:"中國的司法機關總是在審理具有政治動機的案件中受到廣泛關注;當民權活動人士被送上法庭或者所謂的人權律師受到迫害時也是如此。這時,人們就能夠看到這個人民共和國離法治國家還有多遠--法院受黨的影響,被告和其辯護律師必須奮力反抗……鑑於當前的政治形勢,無法讓人對這個國家變得更加多元化抱以希望,也很難讓人持樂觀態度。"

為比特幣送終

除了關注中國司法體制,德國《法蘭克福匯報》本周四關注了價格應聲而下的比特幣。在題為"中國為網路货幣比特幣送終"(China beerdigt die Internetwährung Bitcoin)文章中,作者指出中國政治局實際上禁止了比特幣的交易。讓這個網路货幣的市值隨後大跌。

比特幣在中國的命運已經基本被斷送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dpa

文章在開頭寫道:"這個決定來的非常突然:中國基本上一夜之間就禁止將數字貨幣比特幣兌換成人民幣。他們勒令提供支付服務的企業只能向交易比特幣的公司提供服務。這立即導致了這個貨幣急劇貶值。數小時內,它的價值縮水了40%。"

作者觀察到:"雖然現在這個貨幣沒有被禁,而且目前還不清楚政府的舉措會具體帶來何種後果。但中國最大的比特幣交易平台BTC China的負責人自己也說,他估計許多購買比特幣的人都無法將其兌換成人民幣。人們只能通過造幣獲取新的比特幣,但如今想用普通的家用電腦來做到這一點幾乎不再可能了。所以,政府的做法等於是結束了比特幣在中國的試驗,其速度之快,就像當年比特幣意外的開始流行一樣。"

摘編:任琛

責編:李魚

[摘編自其它媒體,不代表德國之聲觀點]

跳轉至下一欄 瀏覽更多相關内容
跳轉至下一欄 DW熱門報導

DW熱門報導

跳轉至下一欄 更多DW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