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貝內通:愛滋病人主題廣告再度被禁

2001年12月15日

呼籲社會關心愛滋病人無可非議,可是拿這個主題來做企業廣告,這到底是傷害病人的尊嚴?還是廣告創作的自由?德國聯邦法院再度禁止這一廣告,卻違背了最高憲法法院的裁決。

引起爭議的貝內通廣告:「 愛滋病-呈陽性 」圖片來源: Oliviero Toscani

儘管德國憲法法院已經駁回了聯邦法院的原判,認為貝內通的震驚效果廣告受言論思想自由的保護,不該禁。但是德國聯邦法院還是不顧 「 尚方寶劍 」 之意,再度判決貝內通的廣告在德國被打入冷宮。

這幅引起爭議的平面廣告上展示的是一個人的臀部,上面被打上了 「 愛滋病,呈陽性 」 的字樣。

上周四,德國聯邦法院的公開判決稱,此貝內通廣告無權享受思想自由的保護,因為它傷害了愛滋病患者的尊嚴。

1995年,被同時送上法庭的還有另外兩幅貝內通廣告:海上油輪洩漏後,被油污沾滿全身的海鳥;拉丁美洲的童工。當時,德國聯邦法院判決,3個平面廣告利用消費者的同情心以達到自己的商業目的,所以這些廣告不允許在德國的媒體上刊登。但是聯邦憲法法院駁回了該判決,理由是這些廣告受思想言論自由的保護。其中「 愛滋病,呈陽性 」的廣告也可被理解為一種譴責,批評世人將愛滋病人排除於社會之外。

如今,海鳥和童工的廣告可以在德國面世。控方 「 反不正當競爭中心 」 放棄了對這兩個廣告主題表現的起訴。焦點落在愛滋病主題之上。聯邦法院的判決和最高憲法法院的裁決背道而馳。

聯邦法院堅持,愛滋病這一主題可以理解為呼籲民眾團結愛滋病人, 但是它將愛滋病人的痛苦用於商業目的。愛滋病人和他們的命運被用來幫助企業盈利。喚起公眾對痛苦之人的關心固然沒錯,但是這種呼籲的背後動機卻是企業增長銷售額的目的。那麼,這種呼籲其實是一種嘲諷,傷害愛滋病人的尊嚴,違背病人的意願。

跳轉至下一欄 瀏覽更多相關内容
跳轉至下一欄 DW熱門報導

DW熱門報導

跳轉至下一欄 更多DW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