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貿易中國

貝森特與何立峰下周會面 世貿組織向美中發呼籲

德才 路透社、法新社
2025年10月18日

美國財政部長貝森特與中國國務院副總理何立峰舉行影片通話,並將於下周在馬來西亞會面。川普周五也在白宮表示:「中國想談,我們也喜歡和中國談。」此外,德國財政部長克林貝爾表示,G7內部明確反對中國擴大稀土出口限制的做法。

美國財政部長貝森特與中國國務院副總理何立峰7月在斯德哥爾摩舉行會晤。
美國財政部長貝森特與中國國務院副總理何立峰舉行影片通話,並將於下周在馬來西亞會面。 圖為兩人7月在斯德哥爾摩舉行會晤。圖片來源: Dai Tianfang/Xinhua/IMAGO

(德國之聲中文網)美國財政部長貝森特(Scott Bessent)周五(10月17日)表示,他預計下周將在馬來西亞與中國國務院副總理何立峰會面,試圖阻止兩國貿易戰進一步升級。

貝森特在白宮內閣會議上宣佈了這一消息,並在當晚與何立峰通話後確認了會面計劃。貝森特在社交平台X上表示,兩人就中美貿易問題進行了「坦率而詳細的討論」。

「我們將於下周見面,繼續討論。」貝森特寫道。

中國官方通訊社新華社報導說,何立峰與貝森特通過影片通話,「就雙邊經貿關係中的重要問題進行了坦誠、深入、建設性的交流,同意盡快舉行新一輪中美經貿磋商」。

兩人過去六個月曾在歐洲四個城市會面,達成一項關稅休戰協議,使雙方的關稅從三位數水準降了下來。該協議將於11月10日到期。

在馬來西亞舉行會議,意味著會談地點轉移到一個同時與中美兩國都有密切貿易往來的東南亞出口國。川普已對馬來西亞商品徵收19%的關稅。

此外,馬來西亞還面臨美國可能對其半導體及相關電子產品徵收100%關稅的威脅,這被列入美國的國家安全貿易審查範圍。

中美關稅博弈 誰會率先讓步?

02:57

This browser does not support the video element.

川普:「他們逼我這麼做的」

川普周五早些時候指責北京導致談判僵局,原因是中國對稀土礦物和磁材料實施了新的出口限制。此前他威脅稱,如果北京不取消限制措施,美國將從11月1日起對中國進口商品再加徵100%的關稅。

當被問及如此高的關稅是否可持續,以及這將如何影響美國經濟時,川普接受福克斯商業頻道採訪時回答說:「這不可持續,但目前就是這個數字。」

他說:「他們逼我這麼做的。」

川普还威脅要實施新的美國出口管制,停止「所有關鍵軟體」的供應,同樣作為對中國擴大稀土出口管制的回應。中國在對高科技製造業至關重要的稀土材料市場上佔據主導地位。

貝森特與美國貿易代表格裡爾(Jamieson Greer)周三譴責中國的限制措施,稱其威脅全球供應鏈。

川普还確認,他將在兩周後於韓國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會面,並對習近平表達了贊賞,稱習近平是「政治強人、很了不起……他的人生故事可以搬上銀屏」。

川普在這個於周四錄製的訪談中表示:「我認為我們與中國的關係會沒問題,但必須要有一個公道的協議。」

隨後,川普在白宮準備與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共進午餐時說:「中國想談,我們也喜歡和中國談。」

川普语氣的緩和以及他確認將會晤習近平的消息,幫助穩定了周五早盤下跌的股市。過去一周,由於川普突然恢復對中國進口商品的高額關稅,以及美國地區性銀行的信貸擔憂,美國主要股指大幅波動,但在當天下午止跌回升。

海上貿易戰:美中互征船舶停靠費

01:44

This browser does not support the video element.

世貿組織:呼籲美中緩和貿易緊張關係

世界貿易組織(WTO)總幹事伊維拉(Ngozi Okonjo-Iweala)呼籲美國和中國緩和貿易緊張關係。她警告說,全球兩大經濟體的「脫鉤」可能在長期內使全球經濟產出減少7%。

伊維拉在接受路透社採訪時表示,世貿組織對美中貿易緊張局勢的最新升級「極為關切」,並已與兩國官員進行了溝通,敦促雙方加強對話。

然而,即便川普和習近平正準備會晤,雙方的緊張氣氛仍未消除。

貝森特周五在發給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指導委員會的聲明中,批評中國的國家主導型經濟模式。他敦促IMF和世界銀行對中國的產業政策採取更強硬立場。美國官員稱,這些政策導致中國製造業產能過剩,廉價商品正在衝擊全球市場。

同日,中國商務部指責自2025年川普政府上台以來,美國破壞了以規則為基礎的多邊貿易體系。中方表示,將加強利用世貿組織爭端解決機制,維護自身權益。

商務部還呼籲美國撤回違反非歧視原則的措施,使其產業與安全政策符合世貿組織義務。

本周三,貝森特及貿易代表格裡爾還批評中國主要貿易談判代表李成鋼,指他在今年8月曾「不請自來」訪問美國,且態度「非常無禮」、「自以為是戰狼」、「發表煽動性言論」。中國方面周五回應稱,貝森特的言論「嚴重歪曲事實」。

德國財政部長克林貝爾(Lars Klingbeil)向記者表示,「我們在G7內部明確表示,我們不同意中國的做法。」 資料圖片圖片來源: Katharina Redanz/dpa/picture alliance

德國財政部長:G7明確反對中國的做法

與此同時,華盛頓正努力號召七國集團(G7)財政部長們對中國最新出口管控採取聯合回應。

本周,七國集團(G7)財政部長在華盛頓舉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和世界銀行秋季年會。歐盟經濟事務委員東布羅夫斯基斯(Valdis Dombrovskis)告訴記者,G7部長們已同意協調短期應對措施,並尋求供應來源多元化。

東布羅夫斯基斯表示,目前全球絕大多數稀土供應來自中國,因此供應多元化可能需要數年時間。

他說,「我們同意,無論是在與美國的雙邊合作,還是在G7層面,都要協調我們的應對方式。」

他補充說,各國還將共享與中國方面接觸的訊息,以便共同尋求短期解決方案。

德國財政部長克林貝爾(Lars Klingbeil)向記者表示,希望川普与習近平的會晤能有助於緩解美中之間的大部分貿易衝突。

「我們在G7內部明確表示,我們不同意中國的做法。」他說。G7成員包括英國、加拿大、法國、德國、義大利、日本和美國。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總裁格奧爾基耶娃(Kristalina Georgieva)周五也表達了希望兩國達成協議、緩和緊張局勢的願望。

DW中文有Instagram!歡迎搜尋dw.chinese,看更多深入淺出的圖文與影音報導。

© 2025年德國之聲版權聲明:本文所有內容受到著作權法保護,如無德國之聲特別授權,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當行為都將導致追償,並受到刑事追究

跳轉至下一欄 DW熱門報導

DW熱門報導

跳轉至下一欄 更多DW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