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走向世界強權的代價:評中國的新外交政策

德國之聲中文網2007年2月20日

中國在國際上的地位近年得到極大的鞏固和加強,這也向中國的外交政策提出新的挑戰。瑞士新蘇黎士報駐北京記者發表了一篇文章評中國外交政策面臨的新問題新挑戰。德國之聲中文網摘要編譯如下。

胡錦濤在非洲圖片來源: AP

雖然自1971年起,中國就是舉足輕重的聯合國安理會成員國之一,但是近年來中國才算佔有世界強國的地位。然而,佔有這一地位的原因在很大程度上是因為人們以為中國今後的發展將會像其過去幾年的經濟發展那樣充滿活力、將會在同樣的政治秩序穩定的條件下進行。鑑於中國歷史的動蕩,對這一看法有所保留不無道理。儘管如此,中國領導人還是越來越自信地出現在國際舞台上,頻繁出訪,「周游列國」。

面對許多非議

中國外交似乎迷上了非洲。2006年春,黨和國家主席胡錦濤訪問非洲多國;11月,北京舉行了有48個非洲國家和政府首腦參加的龐大的中非峰會;今年2月初,胡錦濤再度訪非。當年,從未親腳踏上非洲大地的毛澤東提倡中非人民友誼,為的是共同反抗美帝國主義和蘇聯修正主義,把革命的烈火點燃到非洲。而今日中國的非洲外交政策早已不見階級鬥爭的影子,取而代之的口號是國際關係和諧。

中國今天推行實用外交政策,以經濟利益和國際政治影響力為主。近幾十年來深受西方和前蘇聯以及俄羅斯忽視的非洲大陸成為中國以大筆金錢相佐的外交政策所熱衷的新對象。迅猛發展的中國經濟對原材料和能源的需求如飢似渴,自然資源無比豐富的非洲當然大受歡迎。

中國喜歡談論當年鄭和下西洋到非洲的和平意義。就在胡錦濤日前以強烈的言辭駁斥中國新殖民論的同時,英國首相布萊爾在馬拉維指責中國在非洲的外交攻勢再次鼓舞了非洲國家那些腐敗的、專制的政權。

經受種種考驗

歐洲之行中,胡錦濤堅決反駁國際上關於中國在非洲推行新殖民主義的指責。一些西方國家以及世界銀行都強烈批評中國政府輔助非洲的獨裁政權。中國政府則引經據典回應道,中國歷來不干涉他國內政,只關心經貿關係。確實,西方尤其是歐洲國家的指責之聲不得不讓人感到是偽善的,歐洲殖民主義在非洲大陸曾犯下恐怕是人類歷史上最大的民族滅絕罪,而中國卻從來沒有侵佔過非洲任何國家、從來沒有置非洲人民為奴隸。就外交政策的道德觀方面,北京也提醒道,巴黎和倫敦在挑選其非洲友邦的時候,也並未打出過法制和民主的大旗。

然而,較之中國在國際經濟和政治上的崛起將為全球帶來的變化,中國和西方國家之間的這些口舌戰實際上都是次要的。中國外交政策在其它領域面臨著遠為複雜的挑戰,首先是在世界經濟、氣候轉變和國際安全方面。近25年來,中國從國際貿易、從運轉正常的國際金融市場、從國際技術轉讓方面受益匪淺,如果沒有這樣的主要是由西方工業發達國家創造的大環境,中國根本不可能實現經濟起飛。今天,中國自己也應當為世界經濟的順利運行做出貢獻,應在貿易自由化和跨境智慧財產權保護等這樣的關鍵領域發揮遠為更加積極的作用。

恰恰在最近幾周,中國在氣候保護方面面臨又一個考驗,而且,考驗任務確實不輕。一方面,中國提醒世界,工業發達國家尤其是美國和歐洲國家是世界上最大的環境污染國,但另一方面,中國正在快速成為污染頭號大國的事實也不可否認。所有這些氣候保護方面的挑戰,以及中國國內的環境問題都迫使中國在較早的經濟發展時期就不得不正視經濟發展所帶來的生態影響。如何在自我利益和公眾利益之間找到正確的平衡點,需要中國政府高超的把握時局的領導才能。

處理利益對立

國際安全是對中國政府的另一種特殊挑戰。鑑於中國目前所處的社會經濟發展階段,中國最期冀的莫過於穩定的世界局勢,任何政治、金融或經濟方面的大波折都是不受歡迎的。今天的中國比其它任何時候都更加依賴運轉順利的國際金融市場、繁榮的國際貿易和安全的原材料和能源供應。然而,除本國領海以外,中國現在並沒有能力保障供應線路,完全依賴目前全球唯一有出動能力的維護秩序大國——美國。因此,中國對國際秩序安定極感興趣,但在另一方面,中國又不得不出於多種原因,首先是能源供應原因,和擾亂國際秩序的國家共事,如伊朗和蘇丹,其在國際政治方面的興趣和中國截然不同,但中國卻需要其能源。

最後,中國外交政策還必須承受另一個更涉及根本的利益對立。中國的經濟起飛是在總而言之相當有利的世界經濟框架條件下實現的,即使1997、98年間的亞洲金融危機也沒有怎麼影響到中國。但時至今日,中國國民經濟對國際經濟的依賴性大大提高,意味著要想繼續推動中國經濟,需要的投入也增大。中國經濟越易受外來影響,早就對中國起飛不滿的國際勢力所掌握的手段就越多。但更重要的是,承認易受外來影響性,特別是在經濟較困難的時期,意味著向中國國內向來反對經濟全面改革開放的勢力送上東風。

(本文摘自其它德語媒體,不代表德國之聲觀點,歡迎讀者來信討論)

跳轉至下一欄 DW熱門報導

DW熱門報導

跳轉至下一欄 更多DW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