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越共黨代會換血 高層拒絕多黨制

2011年1月11日

越南共產黨第十一次代表大會將於本周三(1月12日)召開。越共領導人在周一強調,越南不會走多黨制的道路。儘管中央政治局將有重大人事調整,但觀察家認為,越南的現行政策不會發生重大變化。

越南去年紀念越戰勝利35周年圖片來源: AP

"沒有必要搞多黨制"

執政黨越南共產黨在五年一次的代表大會召開前,強調了該黨的領導地位。越共中央委員丁世兄(Dinh The Huynh)周一在一次記者會上表示:"越南沒有必要,同時也下決心不搞多黨制。"丁世兄說,越南在1946年首次選舉時就是多黨制,"但當面對法國入侵時,只有共產黨領導人民抗擊侵略者。"越南國家電台當天還發表了一篇反對多黨制的新聞稿。

越南民眾的生活水準在提高圖片來源: dpa

觀察家認為,由於越南多年來經濟的積極發展和生活水準的提高,越共在民眾間享有較大的支持。越南政府制定了一個社會和經濟發展的10年戰略規劃,旨在推進經濟改革,提高競爭力和開放度。但英國布裡斯託大學的越南問題學者蓋恩斯伯勒(Martin Gainsborough)指出,近年來越南宏觀經濟呈現出的高度不穩定性,將是該國面臨的一大挑戰:"越南政府管理經濟、落實宏觀經濟政策的能力並不是很強。為了保持經濟發展的穩定,政府需要加強宏觀經濟管理能力。"

蓋恩斯伯勒認為,越南政府在政治生活領域也面臨挑戰,逐漸壯大的中產階級要求在決策進程中擁有更大的發言權,來自民間的壓力在慢慢升高:"人們在生活富裕、教育水準提高後,不願再被動地聽命於官方的指令。越南政府和共產黨必須對此做出反應,走向一個更開放、更透明、有更大參與性的政治體制。"

總書記和國家主席將換人

今後政治體制改革的一個可能性是,以前被任命的一些領導職務由選舉產生。但多黨制仍是禁區。位於坎培拉的澳洲国防學院教授賽耶(Carlyle Thayer)分析道:

"越南國會代表中90%是共產黨員,為議會爭取更大獨立性的努力並沒有產生效果。在10年前的九大上有兩個職務是選舉產生的,2006年的十大上只有一個。 可以看看今年有幾個,肯定不會太多。"

越南將在今年5月選舉新一屆國會。但賽耶認為,越共高層領導人的職位都是已經內定的:"中央政治局中有六名委員將因年齡關係退下來。空出來的位子中包括黨總書記和國家主席這兩個最高職務。候選人有兩個,目前看來國會主席阮富仲(Nguyen Phu Trong)將接任越共總書記,他的個人特點並不突出,是傳統型幹部。他的主要競爭對手是同樣來自南方的張晉創(Truong Tan Sang),他可能將出任國家主席。"

在過去一年裡,現任總理阮晉勇(Nguyen Tan Dung)承受了一些壓力。他被批評經濟政策不力,並因在越南船舶工業集團財政危機中的作用受到指責。但賽耶認為這些批評並沒有對阮晉勇在黨內的地位產生影響,他有可能繼續擔任政府總理。

作者:Sherpem Sherpa 葉宣

責編:李魚

跳轉至下一欄 DW熱門報導

DW熱門報導

跳轉至下一欄 更多DW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