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中國鼓勵漁民深入南海捕魚

2014年7月28日

路透社報導稱,中國近海的漁業資源日益稀少,漁民在政府的鼓勵及支持下深入南海爭議海域捕魚。部分中國漁船配備北斗系統,在緊急狀況下可發出求救訊號,漁船前往南海捕魚還可獲得燃料補貼。

Vier chinesische Fischerboote
圖片來源: DW/F. Tchuma

(德國之聲中文網)在位於中國南部的海南島上,一名船長帶著路透社記者參觀他陳舊的漁船。雖然船隻老舊,但卻裝設了一台高科技儀器:衛星導航系統。在遭遇惡劣天氣,或在南海爭議海域碰上菲律賓或越南巡邏船時,該系統能直接與中國海警隊聯繫。

根據官方媒體報導,截至去年年底,中國自制的北斗衛星系統(BDS)已被安裝在5萬余艘中國漁船上。海南島的漁民們購買該系統的價格不超過其成本的10%,剩餘的金額由政府承擔。這顯示出中國對其漁民的財政支持正不斷增加。由於靠近中國近海的漁獲日益稀少,漁民們正前往南海更深海域尋找新捕魚區。一名船長及數名漁民在海南潭門港接受路透社採訪時透露,海南當局鼓勵漁民航行至爭議海域,政府提供的補助使漁民能順利出海。

針對中國在南海越發強硬的態度,各界普遍認為是基於該行道的重要戰略意義--航經南海的全球商業貿易商船每年獲利可達5兆美元,或認為北京正尋求增加離岸石油和天然氣開采數量。

專家表示,人們鮮少提及的是海鮮對中國飲食的重要性。據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FAO)2014年發表的一份報告,中國在2010年的人均海鮮食用量為35.1公斤,將近世界平均值(18.9公斤)的一倍。澳洲新南威爾斯大學的國際安全問題教授杜邦(Alan Dupont)表示:"魚製品對中國人的日常生活相當重要。我認為這是多數人在探討這些衝突和爭端時忽略的重點。"

"事情相當清楚,中國漁船被鼓勵前往爭議海域捕魚。我認為這有別於機會主義,它已經成為政策,當地政府正鼓勵漁船為了地緣政治、經濟和商業理由如此行事。"

求救訊號

2012年底,中國共有16顆衛星覆蓋亞太地區,並且有意增添衛星數量。北斗衛星導航系統是美國全球衛星定位系統(GPS)和俄羅斯格洛納斯系統(GLONASS)的競爭對手。中國軍方已大舉使用北斗衛星系統。

路透社報導稱,中國當局鼓勵漁民前往南海捕魚圖片來源: DW/F. Tchuma

目前尚不清楚中國漁民使用北斗系統求援的頻繁程度。所有接受路透社訪問的漁民都表示從未發出過遇險訊號。但中國官方媒體曾報導,漁民在遭遇技術困難或被外國海事單位攔檢時,皆可利用該系統通知有關管當局。

在摁下緊急按鈕後,衛星系統會將訊號直接發送至有關單位。通過北斗系統所傳送的定位數據便能得知漁船的確切地點。該系統的簡訊服務更允許使用者聯絡其他漁民、家人或朋友。

中國官方媒體新華社曾報導,菲律賓執法人員今年5月在南沙群島(國際稱斯普拉特裡群島:Spratly Islands)登上一艘中國漁船時,迅速關閉了船上的北斗系統。一名菲律賓警察部門高級官員駁斥該報導稱,漁船上並未裝設衛星定位系統。船上的9名中國船員因涉嫌捕捉瀕臨絕種的海龜,正等待菲律賓法庭的判決。

海南海事局副局長張捷指出,他並不知曉北斗使用方式的確切訊息,但漁民們被鼓勵在隸屬中國的所有海域內捕魚。張捷還對路透社表示,他不認為政府的用意是讓漁民與其他國家發生衝突。

習近平承諾支持漁民

自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去年上月上台以來,北京不斷在南海"秀肌肉"。2013年末,中國首次派遣航空母艦遼寧號駛入南海。而中國海警隊則曾試圖阻擋菲律賓海軍補給船運送物資至爭議海域內的軍事駐扎地。

中國遼寧號航母2013年末曾行駛入南海進行演練圖片來源: Getty Images

中國的強硬舉措引發其它主權申索國的憂慮,並遭到華盛頓的批評,如在越南周邊設置石油鑽井平台。中國則稱其擁有在其海域內進行正常作業的絕對權力。

在接任國家主席數周後,習近平曾造訪潭門鎮。他對當地漁民表示,政府將在爭議海域加強保護漁民安全。多名漁民表示,海南當局鼓勵漁民遠至距離中國南端約1100公里的南沙群島捕魚。一名漁民躺在漁船的吊床上休息,船上堆滿在南沙群島捕獲的大型扇貝。他透露,船長每趟都能獲得燃料補貼。以一艘500馬力引擎的船隻為例,船長每天約能獲得2000至3000元人民幣。

當地漁民表示:"政府告訴我們上哪兒捕魚,而他們根據發動機大小支付燃料補貼。"另一名漁船船長稱:"當局支持在南海捕魚,以捍衛中國主權。"

此外,還有其它因素促使中國漁民們航行至南海捕魚。根據國家海洋局2012年10月發表的研究,中國海岸邊的魚群數量出現下降趨勢。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拉惹勒南國際關係學院副研究員張宏洲表示:"我認為如今漁業資源的競爭是中國及地區國家關係緊繃的主要因素。"

來源:路透社 編譯:張筠青

責編:謝菲

跳轉至下一欄 瀏覽更多相關内容
跳轉至下一欄 DW熱門報導

DW熱門報導

跳轉至下一欄 更多DW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