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之聲中文網)法新社報導稱,軍事專家一直在分析社群網站上最近幾次閱兵式排練的照片和錄像。這些照片和影片展示了反艦導彈、尖端無人潛艇、反導系統以及更多可能於9月3日在北京天安門廣場亮相的軍事科技成果。
儘管官方對周三將展示的武器清單保密,但許多軍事愛好者已經發現了一些重要的新型武器系統,包括傳聞中的巨型雷射武器。
排練中亮相的有四款新型反艦導彈: YJ-15, YJ-17, YJ-19和YJ-20。「YJ」是「鷹擊」的縮寫。這些導彈可以從艦艇或飛機上發射,旨在對大型艦艇造成致命打擊。鷹擊-17、鷹擊-19和鷹擊-20可採用高超音速飛行,這意味著它們的飛行速度至少是音速的五倍。世界各國的閱兵儀式:紀念革命或展示獨裁
「這盛世」 如誰所願? 帶你看中國國慶70周年閱兵亮點
10月1日,中國軍方完成了國慶70周年的「獻禮」,展示了其最新武器系統和發展方向。「這盛世 如你所願」成為了社群網站上關注閱兵式的熱詞熱句。
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AP Photo/A. Wong10月1日這一天,中國微信用戶的朋友圈被閱兵式的照片和影片佔領。中國此次會展示出怎樣的先進武器,是大眾關注的焦點之一。在中國,有許多軍事迷,對軍方的每一種兵器都如數家珍。
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AP Photo/A. Wong具有覆蓋打擊美國全境能力的洲際核彈道導彈東風41號作為地面方隊的壓軸角色出現。也是此次中國70周年國慶閱兵的最大亮點。這是中國第一次對外展示具備大規模部署能力的東風41核導彈部隊。這也是中國自主研製的陸基機動固體彈道式洲際核導彈。
圖片來源: Reuters/J. Lee導彈部隊中,關注度僅次於東風-41的就是據稱有高超音速巡航能力的東風-17型彈道導彈。中國官方稱其作戰範圍為大約1800至2500公里。其細長彈頭的空氣動力設計,能讓彈頭再入大氣層的時候,不斷變軌並像打水漂一樣滑翔,在節省燃料的同時,能提高其反攔截性能。
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dpa/Xinhua News Agency從個鬥上來說與東風-41同樣吸引眼球的是此次閱兵式上展示的巨浪-2型潛射彈道導彈。這個中國從90年代就開始研發的潛艇導彈系列如今已經進入第二代。個頭如此龐大是因為它可攜帶1-3個核彈頭。與核潛艇的配合能夠大大增加中國在全球的核打擊威懾力。
圖片來源: Imago Images/Xinhua/Gao Jie 巨浪2型導彈的技術也被用到了海紅旗-9系列遠程地對空導彈的身上。修長的彈體使其最高可以超過6倍音速巡航。它使中國海軍第一次具備發射自制空域防空飛彈的能力,減少了對俄系SA-N-6系統的依賴,還成為了中國軍方的外銷產品。
圖片來源: Getty Images/AFP/G. Baker一般來說,中國軍方在閱兵式上通常只會展出已經實戰部署的武器裝備。 這次閱兵式的另一大亮點,攻擊-11型無人機驗證機是個例外。據中國媒體報導,這種無人機可執行制空突擊、壓制防空等作戰任務,反輻射無人機具備壓制敵預警探測和指揮通信系統的功能。這是它的概念機幾年前在一次航展上亮相後,首次以正規軍的身份出現在閱兵式。
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dpa/TASS/Z. Rusinova在無人機領域,中國不僅注重空中無人機的研發,也同時關注水下無人機的作戰能力。圖種的001型水下無人航行器在此次閱兵式上的代號為HSU-001,據中國媒體稱是中國自主創新研製的新型水下無人裝備,主要遂行隱蔽偵察任務,具有自主遠程航行和自動偵察戰場環境訊息的能力。
圖片來源: Imago Images/ZUMA Press/Stringer抬頭望天,在引進蘇聯技術上升級研發的中國轟-6N轟炸機在此次國慶70周年閱兵式上首次公開亮相。據稱這是國產新一代遠程戰略轟炸機,可以空中受油。其中轟-6N和轟-6K都可以實施遠程奔襲、大區域巡航,具備防區外打擊能力。
圖片來源: Imago Images/ZUMA Press/Stringer從武器展出的技術水準來說,此次70周年閱兵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以來最高規模的一次閱兵。總規模約1.5萬人,各型飛機160餘架、裝備580台。習近平乘坐的閱兵車後面,有一輛掛有1949車牌號的同款閱兵車。有解讀稱,這是為中共建國的「千萬英魂」所備。不少民眾紛紛在社群網站上將已故總理周恩來的畫像拿出,配文稱「這盛世 如你所願」。
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AP Photo/M. Schiefelbein 無人潛艇、衛星獵手
軍事評論員、曾執教於解放軍第二炮兵工程學院(現火箭軍工程大學)的宋忠平在談到台灣海峽和南海的緊張局勢時告訴法新社:「中國必須發展強大的反艦和反航母能力,以防止美國對中國國家安全構成嚴重威脅。」
綵排期間,人們還看到兩艘新型超大型魚雷形無人潛航器。據海軍新聞網站Naval News報導,第一艘編號為「AJX002」的無人潛航器長18至20米。第二艘則隱藏在防水布下。
報導稱,儘管中國在水面艦艇力量方面仍落後於美國,但擁有世界上最大的「超大型無人潛航器」(XLUUV)項目——至少有五種型號已下水。
紅旗-29陸基中段反導系統則仍帶有神秘色彩。一些中國分析人士將其描述為「衛星獵手」,稱它能夠攔截在500公里高空、位於大氣層外的導彈以及低軌道衛星。
該系統安裝在輪式車輛上,配備兩個導彈發射箱,每個發射箱直徑約1.5米。其性能使其成為中國迄今為止最先進的攔截系統,也是世界上最強大的攔截系統之一。
截至2015年,在天安門廣場上,總共舉行過17次現代意義上的閱兵式,其中15次發生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之後。
圖片來源: ullstein bild - TopFoto2019年10月1日,在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的盛大閱兵式上,多種新式武器裝備的首次公開亮相成為世界關注焦點。其中包括東風41型洲際彈道導彈(圖),據稱這種新一代戰略威懾武器,射程超過1萬2000公里,攻擊目標偏差只有100米,射程可覆蓋美國全境。
圖片來源: Reuters/J. Lee作為明清皇城的正門,北京的天安門一直是皇帝頒布重要詔令的場所。此外,皇帝大婚、軍隊祭旗等重要儀式也在此舉行。不過,現代意義上的閱兵,則要等到帝制被推翻之後。1913、1914年,時任中華明國大總統在天安門廣場上舉行了兩次「雙十閱兵」。但是之後的幾十年,天安門廣場上都不曾舉行閱兵儀式。
圖片來源: public domain1949年10月1日,毛澤東在天安門城樓上宣佈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隨後舉行了盛大的閱兵儀式。這也是三十多年來,天安門廣場上的首次大型閱兵活動。此後,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國慶閱兵一直在這裡舉行。中國軍隊的閱兵式,之後也一直以開國大典閱兵式為藍本,程序和內容至今沒有發生大的改變。
圖片來源: ullstein bild - TopFoto開國大典時,中國內戰還沒有結束,解放軍還處於作戰狀態。而且,由於當時軍備落後,中共軍隊同時使用日製、美制、英制、蘇制等各種規格的武器,甚至連軍服也不統一。空中梯隊因飛機數量不足,不少飛行員不得不飛行兩圈。甚至還有幾架飛機同時擔負北京上空的警戒任務,攜彈參加閱兵。
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Photoshot40萬人參加的首次國慶閱兵,至今保持著中國閱兵典禮的最大規模。圖為作為閱兵先導方隊的解放軍空軍學校以及海軍學校的學員通過觀禮台。
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Photoshot這一年的國慶閱兵,首次出現了傘兵部隊(上圖)、火箭炮部隊、防空兵部隊等。剛剛裝備部隊不久的噴氣式飛機也出現在天安門廣場上空。民兵方隊也首次加入了閱兵隊伍。值得一提的是,中國軍隊此時正在朝鮮半島戰場上與美軍為首的聯合國軍激戰正酣。
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Photoshot/Xinhua/L. Dong'ao武警部隊的前身,公安部隊在這一年的國慶閱兵中首次亮相。同樣首次登場的,還有來自少數民族的民兵部隊。圖為參加閱兵的騎兵方隊。騎兵受閱一直持續到1954年。
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Photoshot這一年國慶前的兩個月,北韓停戰協議簽訂。因此,閱兵式上,歸國的志願軍受到了高度關注。而在裝備方面,從蘇聯引進的「喀秋莎」火箭炮首次參加了閱兵。圖為傘兵方隊。
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Photoshot50年代,中國一直維持著每年舉行閱兵的習慣。解放軍的裝備水準逐漸提高,參加閱兵式的部隊的機械化程度也不斷上升。1957年的閱兵式,國產噴氣式飛機等新型裝備首次亮相,而閱兵部隊總人數則顯著減少,反映出了中國軍隊減量提質的努力。
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Photoshot這一年的閱兵式,基本實現了受閱裝備的國產化。同時,1959年對於北京政權而言,也是不平靜的一年:西藏發生了起義,以十四世達賴喇嘛為首的一些西藏上層人士被迫逃亡印度。廬山會議之後,原國防部長彭德懷元帥受到了政治上的打壓,只能在電視機前收看林彪檢閱原本由他編排的受閱部隊。
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Photoshot時任蘇聯領導人赫魯曉夫也參加了中國十周年國慶的閱兵式,與毛澤東並排站在天安門城樓上。但是在之後不久,中蘇關係就全面破裂。此後的幾十年,雙方一度劍拔弩張。1959年之後,中國政府出於經濟、政治因素,不再每年舉行國慶閱兵,只保留了天安門廣場上的國慶群眾遊行活動。
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akg-images/Russian Picture Service實施改革開放政策、經濟逐步復甦五年之後,以鄧小平為核心的北京當局決定恢復「五年一小慶、十年一大慶」的傳統。這一年的國慶閱兵,也是二十多年來的首次。閱兵式上,出現了包括戰略導彈在內的大量中國自主研發的新型軍事裝備,引發了國內外的高度關注。
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Xinhua/Z. Hesong按照「十年一大慶」的說法,1989年本應該舉行40周年國慶閱兵式。但是,由於當年發生了「六四」事件,計劃中的閱兵儀式遭到取消,只是在人民大會堂舉行「首都各界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40周年大會」。
圖片來源: picture alliance/dpa因此,下一次的國慶閱兵一直等到了1999年。50周年國慶閱兵式,與35周年時相似,重點展示中國軍力增強的成果,包括空中加油機、洲際導彈等新型裝備首次亮相。
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dpa/epa/AFP/Goh這一年的閱兵式,由時任中共總書記、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檢閱。中國軍隊再次集中展現十年內所取得的軍事改革成就,新型戰略導彈、預警機等裝備首次在閱兵式上為公眾所知。
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dpa/EPA/O. Weiken2015年9月3日,中國以紀念抗日戰爭勝利70周年的名義,舉行了史上首次不在國慶日舉行的天安門廣場閱兵,新一代中共領導核心習近平首次以首長身份檢閱軍隊。這次閱兵規模雖然不大,但是卻展示了大量新型裝備。同時,俄羅斯、蒙古、白俄羅斯、哈薩克斯坦、吉爾吉斯斯坦也派兵參加了此次閱兵。
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AP Images/N. H. Guan 軍備「重大升級」
據《南華早報》報導,一輛車身涂著迷彩,外覆防水布的巨大的車輛上,可能是一種能夠使用強力雷射擊落導彈和無人機的防禦系統。與中國軍方有關聯的X帳號「趙大帥」聲稱,這是「世界上最強大的雷射防空系統」。
能夠攜帶核彈頭的洲際彈道導彈,預計將在此次閱兵式上佔據顯著位置。分析人士宋忠平告訴法新社,核武器與閱兵式上展示的其他武器一樣,「將有助於提升中美之間的軍事力量平衡」。
引人注目的還有新一代軍用車輛,尤其是一款新型坦克——其規格略小於99A型主戰坦克。據報導99A型坦克自2011年起服役。
如果這款坦克以及9月3日展出的其他裝備確實如中國所聲稱的那樣,是國產並已服役,那麼中國軍隊「相比世界其他主要先進軍隊,已經歷了一次重大升級」,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研究中國軍事的教授詹姆斯‧查爾(James Char)表示。「然而,我們無法在這種儀式性(而非作戰性)的環境下評估所有武器裝備的實際能力,」他接著補充道。
DW中文有Instagram!歡迎搜尋dw.chinese,看更多深入淺出的圖文與影音報導。
© 2025年德國之聲版權聲明:本文所有內容受到著作權法保護,如無德國之聲特別授權,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當行為都將導致追償,並受到刑事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