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載人航天:美國在中國激勵下的拚搏

德國之聲中文廣播2006年2月27日

20年前,美國的「挑戰號」航天飛船爆炸失事,3年前,「哥倫比亞號」又在大氣中燃為灰燼。這兩次重大事故今天依然還在為美國的載人航天事業投下陰影。雖然我們頭上300公里以外就是太空,但它對我們人類卻幾乎遙不可及。以下是德國之聲記者就目前載人航天事業的進展狀況做的採訪報導。

在NASA空間站圖片來源: AP

「10、9、8、7、6、5、4,現在可以看到,有些東西向上沖了出來,是蒸汽沖了出來,右邊的蒸汽。3、2——現在左邊也沖出了蒸汽——1,升空——整個火箭現在發射升空了。真是不得了,一下就沖向了太空,可我們什麼都沒有聽到,只看見它在上升。現在聲音傳到了。火箭還在上升,現在它略微倒向一邊,向後傾斜,現在是背朝地。火箭噴射出來的火焰亮得如此耀眼,以至於人都不能直視。

美國一架太空梭从佛羅里達州的甘迺迪航天中心發射升空。即使是在離發射塔6公里以外的地方,腳下的大地也在顫動。太空梭从地面到達軌道只需要8分多鐘的時間。但是在這8分鐘的時間裡,火箭裡發生著一系列極其複雜的技術過程。有時,這些過程也會出現故障。20年前的1986年1月28日,『挑戰號』太空梭在升空73秒後爆炸,7名航天員全部遇難。3年前幾乎同一個時侯,也就是2003年2月1日,『哥倫比亞號』太空梭在完成兩個星期的航天飛行後返回地面時在大氣層中燒毀,變成四分五裂,原因是起飛時機身受到了損壞。」

美國航天局被迫中斷了2年半的載人航天項目,去年7月才重新開始發射太空梭。但就是在執行這次「哥倫比亞號」失事後進行的首次載人航天飛行任務的過程中也出現了問題。目前還不清楚的是,美國航天局什麼時候再繼續載人航天項目。美國的太空梭是70年代繼美國成功登月後興起的航天熱潮中設計開發的,現在看來,它過於複雜、太容易壞、也太昂貴。

就在美國的太空梭被迫歇息的時候,中國成功地進行了一次載人航天項目。萎靡不振的美國航天局感覺受到了挑戰。在隨後的幾個月內,過去相當老的目標搖身一變,成為新的目標。現任德國斯圖加特大學航天專業教授的梅塞施米德1985年曾作為德國航天員乘坐太空梭遨游過太空。

他介紹說:「布希總統2004年1月底的講話闡明了美國的載人航天目標,那就是開發新一代可重複使用的載人飛行器,所謂的『乘員探索飛行器(The Crew Exploration Vehicle),簡稱CEV』。美國計劃到2020年乘坐這種飛行器登陸月球。這種飛行器的其它任務包括當第一代太空梭完成其歷史使命後,擔任空間站運輸器的工作。假如美國航天局真得像公佈的那樣,2010年淘汰太空梭的話,這個交接過程不會那麼順利,中間肯定會出現青黃不接的情況,因為我無法想像,美國人到時候真的能開發出馬上派得上用場的替代飛行器。」

美國航天局因為他們的太空梭不得不領教了許多非常慘痛的教訓,所以新一代飛行器的設計將會截然不同:將來,美國航天局將重新分開運送人和物品。載人飛行器的安全系數必須非常地高,所以造價也很高。相反,運送物品的飛行器只要達到95%的可靠性就足夠了。

至於今後究竟會不會輪到太空梭那麼頻繁地上天,主要還要看最早今年5月份才會進行的下一次試驗飛行是否順利。假如這一次又出現大的故障,說不定將意味著太空梭的壽終正寢。目前航天員只能乘坐俄羅斯的「聯盟號」飛船往返於地面和國際空間站之間。為了節省水和空氣,空間站現在只保持兩名留守人員。但單是空間站的維修工作就已經令這兩名航天員團團轉了,使他們幾乎沒有多少時間來進行科學實驗。

載人航天事業正處於三岔口,老的太空梭技術已經不中用了,但先進的後繼者何時問世還遙遙無期。中國進行載人航天項目主要是出於爭強的緣故,繼「神州5號」成功之後,中國又宣佈在今後10年內載人登月,由此揭開新一輪航天競賽的帷幕,差不多就像冷戰時期一樣。然而,在登陸月球、登陸火星的大膽夢想能夠實現之前,航天員們還必須先解決繞地軌道上現在就存在的一系列問題。無論競爭如何,各個國家之間還是互相需要對方的,因為進軍宇宙這個冒險活動不是一個國家可以單獨勝任的。昔日德國航天員梅塞施米德告誡說:

「假如我們不好好地把國際空間站計劃進行到一定段落的話,我們跟本用不著去考慮更多的航天項目,尤其是像空間站這樣的國際項目。空間站的成功與否對將來重返月球的計劃是否成功至關重要。假如沒有這些前提條件的話,那載人飛向火星或者飛向其它什麼離地球較近的目標的計劃就更難以實現了。」

施彥譯

德國之聲版權所有
http://www.dw-world.de

跳轉至下一欄 DW熱門報導

DW熱門報導

跳轉至下一欄 更多DW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