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辜學武訪談:中國與東協關係

採訪記者: 安露2007年1月12日

原定於去年12月在菲律賓召開的東協峰會因擔心恐怖襲擊推遲至1月13日正式開幕。如果說近年來中國在與歐洲和俄羅斯的關係中不乏失落的話,那麼對東協的外交可以說非常成功。德國之聲記者就中國與東協關係採訪了德國波鴻大學的中國問題專家辜學武教授。

與會的各國領導圖片來源: AP

問:中國和東協的關係這幾年發展得比較順利,中國成功得使東協國家認識到中國的崛起對他們來說更多是一種機遇,而不是威脅。而由於東協一些成員國是美國傳統的盟友,他們對中國的態度並非一向如此吧?

答:東協對中國崛起的感覺和判斷有一個階段性、跳躍性的發展。在2000年以前,東協對中國的崛起基本上持比較懷疑的態度,或者恐慌的態度。後來由於中國加大對東協政策的力度,讓東協感覺到中國的崛起並不一定給他們帶來危害,而是帶來更多的機遇,使東協國家最後定下決心,積極發展同中國的關係,同時把中國的崛起當作一種機遇。所以說,從整體上來講,中國的戰略目標已經達到。東協已經非常認可中國的崛起,同時接受中國的主導地位。

問:您剛才提到了中國加大對東協政策的力度,您能說得具體一些嗎?

答:中國採取的主要措施不是用政治手段,也不是軍事手段來消除美國在東協的影響。中國做得比較巧妙。我們知道從二戰以來,對東南亞影響最大的政治上、軍事上是美國,經濟上是日本。但從中國改革開放之後,現在基本上翻了個個。日本在東南亞的影響日漸被中國所取代,軍事上中國沒有對美國在東南亞的軍事存在提出挑戰。中國開始在政治上有所作為。所謂政治影響其實就是心理作用。因為到目前為止,東南亞的安全還是仰仗美國在東南亞地區的軍事存在。

對美國的需求和對中國的恐懼是成正比的,換句話說,如果對中國的恐懼越強烈,它對美國的需求就會越大。那對中國的好感越加深,對美國的需求就會越低。中國就看中了這一點。中國在東協的主要目的就是增加東南亞地區對中國的好感。主要的手段就是加強經濟一體化。最重要的政策是率先與東協成立中國東協關稅共同體。中國的戰略是長期的戰略,並沒有公開挑戰美國在東南亞的影響,而是非常紮紮實實地從經濟層面做起,從民間做起。

問:東協的10個成員國本身經濟發展參差不齊,從中國的經濟崛起當中獲益的程度肯定也不一樣,一些國家的某些工業部門甚至受到了傷害。您能不能具體談談各成員國的情況?

答:比如馬來西亞是中國經濟崛起的受害者之一。因為馬來西亞有一些輕紡工業,基本上被中國崛起給毀掉了。但其他國家,比如新加坡就受益較多。因為新加坡是工業國家,它可以把生產、投資拿到中國,利用中國的生產能力把新加坡轉型成一個非常好的服務業社會。越南的崛起基本上一步一步學著中國的改革經驗,現在政治改革甚至走到了中國的前面,但也是因為吸取了中國的經驗教訓之後得出這樣的結論,就是在政治方面應當多開明一些。柬埔寨也是中國崛起的最大受益者之一,還有寮國。緬甸被西方批評為專制的國家,如果沒有中國的崛起,緬甸幾乎就支撐不下去了。

所以東協國家或多或少都從中國崛起中獲益。印尼的經濟從1997年金融危機之後一蹶不振,如果不是中國崛起給印尼企業帶來巨大商機,那麼它的經濟肯定會更加糟糕。

問:中國這幾年一直抵住外界的壓力,只對人民幣進行小幅度的升值,就是您剛才提到的印度尼西亞,還有泰國,由於人民幣的價值比較低,對他們本國的經濟構成了壓力,那麼匯率問題是否會給中國和東協關係帶來不利影響呢?

答:這是一個一直在爭論的問題,就是說人民幣升值應該升到多大的程度。人民幣保持比較低的價值對中國的出口企業是非常有利的,因為以人民幣計價的產品出口到東南亞非常有競爭力。東協國家一些廉價產品會受到傷害。但到目前為止,東南亞國家並沒有積極地加入要求人民幣升值的合唱團中來。唱得比較積極的是美國,包括日本在後面推波助瀾。

對東南亞國家來說,人民幣升值與不升值是一柄雙刃劍。人民幣不升值有利於中國出口,但對本國的進口是不利的。人民幣保持在低水準,使中國可以從東南亞進口大批產品。這對東協來說是比較好的發展機會。中國經濟發展需要很多礦產品及半成品,都從東南亞國家進口,生產鏈已經形成。所以說東南亞從中國經濟崛起中受益最大的就是以中國為中心的生產鏈已基本形成。中國生產一個產品,一般來說60%到70%的價值是在東南亞創造的。東協國家成了中國經濟崛起的一部分。所以說中國和東協已基本上實現了經濟一體化。

跳轉至下一欄 瀏覽更多相關内容
跳轉至下一欄 DW熱門報導

DW熱門報導

跳轉至下一欄 更多DW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