辜學武談選後德國政策走勢和對華關係
2009年9月29日德國之聲:9月27日的德國大選勾勒了德國今後四年的政治版圖。現任總理梅克爾當選連任,而且可以與自民黨聯合組閣,可以說是如願以償,但梅克爾所領導的聯盟黨得票率實際上是有所下降的。另外,社民黨遭遇了戰後最嚴重的慘敗,選票真正上漲的是自民黨,綠黨,左翼黨,其中自民黨表現尤為突出。有分析家稱這是一種多極化趨勢。您認為從上述大選結果來看,它反映了德國社會各個利益集團力量的哪些變化?
辜學武:這次非常有趣的現象就是大規模的選票轉移,轉移的方向從兩大執政黨向三個小的反對黨轉移,表明了德國的社會現在發生了一個深層次的變化,這個變化的主要就是全球化帶來的影響,在利益分配當中,兩大政黨已經不能完全有效地代表新形成的集團的利益,所以社會各層次的選民在尋找一個新的,可以代表自己政治利益或者社會訴求的政治集團。
德國是受全球化影響非常深的一個國家,它作為一個出口大國,在這次經濟危機中受到了非常嚴重的影響,尤其是德國傳統的一些工業化國家的出口市場受到重創。尤其是下層社會利益集團覺得被社民黨出賣了,所以他們紛紛逃離社民黨。這也是為什麼左翼政黨不斷崛起的原因。
自民黨在競選中崛起,能夠以將近15%的選票脫穎而出,主要是因為基民盟在過去執政的四年裡,要不斷向執政夥伴社民黨作出妥協,所以很多深層的改革任務都不能實現。尤其是在減稅的問題上,在教育體制改革的問題上,公民政治權利的保障上面,基民盟對社民黨作出重大妥協之後,讓很多持有激進的包括市場經濟改革(想法的人)感到失望,紛紛流向了自民黨人的票箱。即使在梅克爾本身的執政黨內,搞市場經濟的傳統的社會政治力量,都基本上對梅克爾表示失望,又捨不得把票投給那些左翼政黨,所以只有選擇了自民黨。
德國之聲:那麼在自民黨和梅克爾的聯盟黨共同執政的情況下,德國的經濟政治將出現哪些政策上的變化?
辜學武:重大的政治上的變化,我想有三個方向。這也就是所謂的自民黨他們所力主要改革的方向。基民盟內部的派系比較多,保守派和經濟派一直受到打壓,因為梅克爾本人是具有強烈的社會主義思想的,相對來說是一個左翼人物。實際上梅克爾可以繼續執政完全是因為自民黨人取得的勝利。所以從另外一種角度講,梅克爾能延長她的總理生涯並不是靠自己的勝利,而是靠自民黨人助她一臂之力。在這樣一個背景下面,梅克爾必須要做出很大的讓步,在馬上要開始的聯合執政的談判當中,有可能自民黨人在很多的政策上會迫使梅克爾作出讓步,主要體現在三個上:
一個就是稅收,降稅可能是不可避免的。
德國之聲:您說的降稅是降誰的稅?
辜學武:降稅是整個的稅率改革,簡化改革,把所有的徴税起點從45%降到33%左右,這是指個人所得稅.還有一個就是企業的盈利稅,自民黨在它整個政治綱領中提出了明確的要求,就是簡化稅收的體制,減輕稅收對老百姓的壓力。就是說把德國的這個繁瑣的沉重的稅收體制進行大刀闊斧的改革,這個肯定是內政要發生的第一個大的地震。帶著孩子的家庭是最大的受益者。
第二個就是教育體制的改革,主要是政府要加大對小學中學幼兒園和大學的財政投入,不斷的加強德國的教育體制和研究機構的創新能力,使德國在目前的整個全球的軟實力的競爭當中取得更大的優勢,這是自民黨人最大的訴求之一。
還有一個可以預料的將出現的政治改革的趨勢就是,反恐在過去一段時間裡面,在美國的帶領下,使公民的很多隱私權和自由權都受到破壞或者說限制。自民黨人在這一點上非常心痛,他們覺得應該恢復傳統的對於公民自由權的保護,減少國家對於個人自由權的干涉,包括新聞自由的檢查,包括對訊息輿論的監控和個人隱私權的監控,這些都會出現新的變化。所以這次自民黨能夠上台,可能會給德國政治吹來一股新風。
德國之聲:左翼黨的領導人之一拉方丹也說,這次聯邦大選使左翼黨的地位得到了鞏固。左翼黨的力量今後將不容忽視,它作為反對黨能夠起到一個什麼樣的制約作用,今後和社民黨之間有沒有走到一起的可能性?
辜學武:這個可能性不應當排除。但我覺得,左翼黨這次可能就是它政治生涯的巔峰了,以後會慢慢降下去。因為社民黨從執政黨成為反對黨之後,對它的好處就是降低了它作為執政黨的一些負擔,可以不遺餘力的,或者說沒有任何顧慮的,對執政黨進行監控。
因為執政黨現在是一個非常保守的、以經濟利益為優先的,比較忽視社會福利社會底層的一個政府。那反對黨的就是非常要強調一些社會福利啊,社會低下層的訴求啊,包括最低薪水這樣一些類似的題目。這樣就會大大的壓縮和降低左翼政黨的政治活動空間。社會民主黨會從"左邊"來超車,超過左翼政黨。
左翼政黨之所以這次能夠得到選票,就是因為社民黨執政多少年來忽視了這樣一些東西。現在社民黨從執政黨換成了反對黨的地位,它從大的政治層面上,把一些被左翼政黨奪走的題目又奪回來。在這個奪取的過程當中,我想社民黨的政治實力還是強多了。結果就是對左翼政黨政治活動空間的壓縮和降低。在四年之後,有可能社民黨會通過四年的改革,通過四年的臥薪嘗膽,不斷地重新換血,會把左翼政黨的一些政治資源會拉回來。
德國之聲:我想中國人比較關心的還是德國今後的外交政策,在社民黨和聯盟黨聯合組政的時候,在這個大聯合政府中,我們至少還看到作為外長的施泰因邁爾,在對華政策上是梅克爾比較強硬的政策的制約力量。那麼現在自民黨的主席威斯特維勒很可能會出任德國外長,也就是德國的副總理,他和梅克爾在對華政策上應該都是傾向於價值觀外交的取向。那麼今後新政府的對華政策上會有什麼樣的改變?
辜學武:這次德國外交大換血,對中德之間外交關係也會產生一些具體的影響。首先一個影響就是,你剛才也談到了,德國黑黃聯合的政府當中將不會有親華者,就是說未來的德國政府就是非常以自己利益為主導的,沒有任何中國情結的政治家的聯合政府。但是從另外一方面,它有的是務實者。這個政府當中,主要的政治訴求和政策的走向,並不是外交政策,而是內政,怎麼讓德國從危機中擺脫出來。在這個擺脫危機,尋找戰略的過程當中,中國必然的會成為德國一個最重要的政治夥伴。
因為雙方有驚人的相同的利益共同之處,兩個國家都是出口大國,這個出口大國現在是英美主要的攻擊目標。我們這次在匹茲堡的會議上也明顯的看到,英美希望中國德國日本,這些外貿盈利國家要做出更大的政治犧牲。所以中德作為世界上兩個最大的出口大國,從英美的角度講是貿易的盈利大國,造成了世界經濟的不平衡,必然要宰它們這兩個肥羊的話,中德有可能在這樣一個大的變革當中形成一個比較強硬的利益共同體。
雖然,梅克爾和威斯特維勒他們同中國在政治價值利益上沒有什麼共同點,但是在務實方面,不僅為使德國擺脫危機,也為了在整個世界大的經濟調整過程當中起一些主導作用,可能會尋求和中方的合作。在尋求合作的過程當中有小的磕磕絆絆是有可能的,但是經濟為主導的德國未來的黑黃政府會同中國加強合作。衝突的潛力是有,但是合作的可能更大一些。
作者:樂然
責編:葉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