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穿戴名牌添自信?

2013年2月11日

歐洲奢侈品在許多中國中產階級成員中備受追捧,尤其是年輕一代人更是購買力旺盛,引起《南德意志報》的關注,而年齡相差不遠的富士康勞工的遭遇同樣沒有被德國媒體遺忘。

圖片來源: picture alliance/dpa

(德國之聲中文網)近年來,奢侈品在中國日益受到追捧。周一(2月11日)出版的《南德意志報》(Süddeutsche Zeitung)就以"為奢侈品而瘋狂"為題對此現象進行了一番分析:"西方奢侈品在中國非常受歡迎,尤其是年輕人。咨詢公司麥肯錫進行的一項調查顯示,45%的奢侈品購買者年齡不到35歲。相比之下,西歐的這一比例只有28%。誰要是買一個LV的包或者Prada的套裝,在人民共和國就會顯得很有面子。其後果是:一名平均年收入為25000歐元的中國新興中產階級每年要為購買奢侈品花掉大約2000歐元,佔其收入的9%。咨詢公司通亞(Access Asia)的創始人保羅•弗倫奇(Paul French)表示,'有些人為了買一個LV包可以吃半年的加熱食品'。"

中國人不但喜歡來自歐洲的奢侈品,就連審美傾向都開始向歐洲靠攏:一頭金發和輪廓分明的臉龐成為時尚潮流。許多中國人為了"雙眼皮"而接受美容整形手術。隨著人們對於歐洲日益傾心,有些人已經不滿足僅僅擁有一個Prada包,而是必須要到原產地義大利買才行。

中國有錢階層甚至可以負擔私人飛機圖片來源: AFP/GettyImages

居住在上海的時尚業咨詢師伊森貝格(Christiane Isenberg)對《南德意志報》表示,對於歐洲時尚的誇張追捧體現出一種新的"中國自信"。"她的理論是:年輕的中國人對未來保持樂觀,期待薪水和富裕水準都會提高。昂貴的LV包和Manolo Blahnik鞋都是對自己辛勤工作的報酬,其中也包括提前預支的那部分。它們體現了成功。"

富士康建工會拉攏勞工?

對於中國的城市中產階級而言,歐洲時尚潮流已經不再遙不可及。但對於那些進城務工的打工仔來說,還是要為每個月的薪水而發愁,即使他們手中生產的是最為時尚的iPhone。

《法蘭克福評論報》(Frankfurter Rundschau)網路版發布了一篇報導,名為"為iSlaves建立的工會",iSlave是人權組織根據蘋果產品的命名原則新造的一個詞,諷刺蘋果及其供應商無視勞工利益,視工人為"奴隸"(slave)。

報導首先提到,一到過年時分,許多工廠主都要擔心年後是不是還能有足夠的工人。因為這段時間往往是民工"跳槽"的高峰期,他們希望能夠獲得更好的收入和工作條件。而富士康選擇在這個時候宣佈將在下轄工廠內建立獨立選舉產生的工會組織,顯然是意有所指。

"儘管富士康在2006年就按照中國法律規定建立了一個形式上的工會。但就如同往常一樣,這個工會完全操縱在管理層手中。國家工會組織一般而言並非勞工利益的代言人,而是對企業和地方政府負責,他們都追求高盈利和企業順利營運。"

2012年9月富士康太原廠區發生騷亂圖片來源: Reuters

2009年前後,富士康連續發生員工跳樓事件,一時引起輿論大嘩。而去年秋天,富士康在中國北方的一處工廠還曾發生騷亂,導致停產數天。據媒體報導,在一些員工不足的地區,富士康甚至賄賂當地職校負責人,強迫學生進廠"實習",其中甚至包括未成年人。

由於富士康以往在勞工權益方面紀錄不佳,專家們對於這次宣佈建立工會的消息依然保持謹慎。中國勞工通訊的科洛塔爾(Geoffery Crothall)對《法蘭克福評論報》表示,富士康組建工會是否成功從很大程度上取決於管理層是否真正願意允許勞工自行組織、集體行動,"關鍵並不在於選舉有多麼民主,而是富士康能在多大程度上接受勞工代表為勞資談判的夥伴。但從其他企業的經驗來看,成功機會令人存疑。"

編譯:石濤

責編:雨涵

[摘編自其它媒體,不代表德國之聲觀點]

跳轉至下一欄 瀏覽更多相關内容
跳轉至下一欄 DW熱門報導

DW熱門報導

跳轉至下一欄 更多DW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