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之聲中文網) 北韓領導人金正恩在最高人民會議上表示,他與美國總統川普仍然保持著"極好"的關係。 就在此前的一天,川普谈到了迄今他與金正恩的會晤,並表示有舉行第三次峰會的可能性。 川普说,前兩次會晤"非常富有成效"。
川普和金正恩去年首次在新加坡會面。今年2月兩人又在河內舉行了第二次峰會。由於雙方無法就減少北韓核問題達成一致,導致會談提前結束。
來自習近平的祝賀
正如預期的一樣,周四金正恩再次被推舉為北韓國務委員會委員長,這是北韓的最高領導職位。
來自北韓首都平壤的報導稱,他的當選是"具有重要歷史意義的重大政治事件"。觀察員們認為,這進一步鞏固了金正恩的權力。
今年是中朝兩國建交70周年。據中國外交部消息,對於金正恩再次就任,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致電表示祝賀。
習近平說,"我們高興地看到,近年來,在委員長同志領導下,北韓經濟社會發展不斷取得新成果,社會主義事業進入新的歷史階段",表示相信北韓的明天會更好,強調自己高度重視中朝友誼。
從火車到飛機,從神秘到公開,短短一年裡,金正恩四次前往中國。這一次還在中國度過了他35歲或者36歲生日。
圖片來源: Reuters/KCNA這輛綠皮火車於周二(1月8日)抵達北京站,據信北韓領導人金正恩乘坐的正是這輛火車。據北韓官媒報導,金正恩對中國進行為期四天的訪問。根據公開資料,當天正是金正恩的生日。不過具體是他35歲還是36歲生日,則說法不一。
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AP/M. Schiefelbein外界猜測,這次訪華可能是「特金會」的前奏,金正恩向美方展示自己擁有中方的支持。在中國網路上,這位北韓領導人被稱作「一個叱咤風雲的80後」。在金正恩訪華的同時,美中新一輪貿易談判正在北京進行。
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 /Yonhapnews2018年6月19日金正恩在3個月之內第3次訪華。美國宣佈暫時停止同韓國的軍演後,朝方下一步怎麼走?開始銷毀哪一塊的核武力量?不管走出哪步棋,都必須得到中國的可靠保障。李雪主、金正恩、習近平和彭麗媛4人在人民大會堂合影。以前,金正恩行動詭秘,都是回國後才發消息。這第三次則不同,可以看作幾次出國之後與時俱進了。
圖片來源: Reuters/KCNA脫下神秘的外衣後,金正恩也改換了交通工具。6月這次,他是乘高麗航空公司的專機飛往北京的。回顧一下:初訪中國時乘坐專列,再訪大連時坐的是飛機,而現在坐飛機也成了金正恩出訪的新常態了。
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dpa/Kyodo Foto/MAXPPP金正恩同習近平之間有很多事情需要商量。美朝峰會前,他們在大連碰頭,被認為或為特金會籌備,而峰會結束一周後,是否又到了總結匯報的時候?雖然中國曾被平壤的核武和導彈試驗激怒,但它一直是北韓最重要的外交和經濟支持者。甚至有人說,習近平一直以來給北韓下指導棋。
圖片來源: Reuters/KCNA第一次乘坐飛機出國,目的地大連,任務:會晤習近平。這時離計劃中的特金會還有大約1個月的時間。
圖片來源: picture alliance/KCNA/KNS/AP/dpa金正恩乘專機前往新加坡同川普会面,同美國平起平坐對等談判了,這難道不是金家幾十年來夢寐以求的嗎?或許美中不足的是,金正恩乘中國國航的飛機而來,而不是高麗航空公司。
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dpa/Ministry of Communications and Information of Singapore/T. Tan之前火車是金家的交通工具。今年3月26日,韓聯社從新浪微博上獲得的一則影片截圖。據信這是一列經由丹東入境、前往北京的裝甲列車,車上載有北韓高級領導人。是不是金正恩坐在車上?在中國社群網站上出現的相關照片很快就遭到刪除,引發了外界格外的好奇以及熱烈猜測。
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dpa/yonhap3月中國之行是金正恩2011年掌權以來首次踏出國門。據韓國媒體援引韓國情報機關的分析,金正恩若乘飛機出行,北韓高麗航空公司的飛機會受到一些國際制裁條款的約束;而火車出行則可避免這些不便,只要邊界對方的中國不阻攔就可以了。
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AP/CCTV為盡量保密,金正恩3月26日晚夜黑風高時抵達北京站,包括中共中央書記處第一書記、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王滬寧在內的多名高官前去迎接。兩天後送行時也是王滬寧領銜中方。
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AP/KCNA在專列上,金正恩與前來迎接的宋濤進行了會談。金正恩的妻子李雪主、中共遼寧省委書記陳求發、中國鐵路總公司總經理陸東福等人也參加了會議。這種車廂會議,自動引發返古之幽情。但對於金正恩這個骨子裡據說嚮往西方生活方式的人,追求的一定是真正的現代化。
圖片來源: Reuters 李京慧/王凡 (路透社、德新社、法新社、美聯社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