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汽車工業的未來

2012年1月14日

亞洲尤其是中國的汽車製造商正在在躍躍欲試,他們將成為未來汽車工業中強有力的競爭者。

ARCHIV - Arbeiter des Stuttgarter Automobilherstellers Mercedes-Benz im Daimler Konzern fertigen am 01.02.2011 im Werk Sindelfingen (nahe Stuttgart) Mercedes SLS Fahrzeuge. Die abkühlende Konjunktur und Anlaufkosten für neue Fahrzeuge haben dem Autobauer Daimler im dritten Quartal 2011 einen leichten Dämpfer versetzt. Unter dem Strich blieb den Schwaben in den Monaten Juli bis September ein Gewinn von 1,36 Milliarden Euro, wie der Konzern am Donnerstag (27.10.2011) in Stuttgart mitteilt. Foto: Bernd Weißbrod dpa/lsw (Zu lsw: «Daimler spürt im dritten Quartal leichten Dämpfer» vom 27.10.2011) +++(c) dpa - Bildfunk+++
汽車製造前途何在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dpa

金磚四國即巴西、俄羅斯、印度和中國在全球汽車市場上佔據的份額越來越大。根據知名咨詢機構畢馬威(KPMG)對全球200名汽車行業的高管進行問卷調查後得出的結論,相較於2008年百分之二十四,到2025年這四個國家在全球汽車市場的新車銷售額將達到百分之四十。

未來汽車是什麼樣的?

在被問及"未來的汽車"時,這些汽車行業的高管認為,到2025年這些新興工業國家的顧客對汽車需求的概念將和傳統工業國家的顧客不再有別。畢馬威汽車部的主管邁爾(Mathieu Meyer)在接受德國之聲採訪時也證實了這一點。他說:"傳統意義上的發展中國家和新興工業國家的分界線將變得越來越模糊。"

這對汽車行業的傳統巨頭來說,一方面可能是一個巨大的機會:汽車出口變得簡單,全世界對車型和配置的要求可能變得非常接近。但是這些專家同時也認為,那些新興工業國家汽車製造商的產品可能在發展中國家更受歡迎,從而使得這些國家的汽車出口得到增長。

來自亞洲的競爭者

這些專家還預測,未來全球範圍內增長最快的10家汽車企業中,將有7家是亞洲本土企業,而中國將獨佔其中4家。邁爾說:"我們認為,到2025年中國汽車製造商在發展中國家汽車市場所佔的比重將大幅增加。"

但是畢馬威的專家們相信,中國製造的汽車還需要數年的時間,才能達到韓國汽車目前在歐洲的銷售額。與此同時,中國汽車製造商宣稱他們在亞洲汽車出口市場上已經取得驕人的出口成績。不單單在亞洲,他們在世界其他地區也取得了成功。邁爾說:"他們在非洲很活躍,在南美也是。" 他認為,中國汽車製造商會首先通過這些市場增加自己的出口量,然後再通過產品創新製造對美國和歐洲有吸引力的車型。

購買標準高低不一

"未來的汽車"如何才能滿足顧客的需求,汽車行業對此越來越 不確定。根據畢馬威最近的問卷調查,同此前的研究相比較,汽車行業專業人士之前認為最重要的因素是經濟節省,而現在的調查表明,環保性、安全性、外觀設計和舒適程度扮演的角色越來越重要。邁爾總結道:"購買標準各不相同,這給生產廠商研發未來的車型明顯製造了很大的困難。"

電力驅動還是熱力驅動?

汽車驅動的未來雖然看好電力,但是汽車製造商在中期市場應該押寶何種驅動方式,仍然是眾說紛紜。三分之二的專家估計,到2025年電力驅動汽車在全球汽車市場所佔的份額最高不超過15%。根據畢馬威目前的研究表明,傳統的熱能動力發動機的生命力比人們想像中要更頑強。

I作者: Klaus Ulrich

編譯: 見山

責編: 李魚

跳轉至下一欄 DW熱門報導

DW熱門報導

跳轉至下一欄 更多DW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