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之聲中文網)約萬人連署要求港府正式解釋,為何《金融時報》資深編輯馬凱(Victor Mallet)被拒發工作簽證。這件事持續敲響香港新聞自由的警鐘。
這份連署由香港外國記者俱樂部、香港記協、獨立評論人員協會、大專新聞教育工作者等發起,在週一(10/08)下午1點把連署遞交給香港政府。稍晚有關團體也將發起示威,抗議港府打壓新聞自由。
據英國《金融時報》周五(10月5日)報導,該報亞洲編輯馬凱(Victor Mallet)的延簽申請被拒。
德新社評述說,這一極受爭議做法的背景明顯是親北京港府對今年8月港獨贊同者陳浩天應邀演講的不滿。作為香港外國記者會的副主席,馬凱主持了那次違逆當局旨意而舉行的討論會。
英國:必須尊重香港的高度自治和新聞自由
「我們已經向香港政府提出要求,做出緊急解釋」,英國外交和聯邦事務部在一份聲明中表示,並強調「香港的高度自治和新聞自由必須得到充分尊重」。
周六,中國外交部駐港公署在其網頁上發表聲明,稱中央政府堅定支持特區政府依法處理有關事務。聲明指出,「簽證是一國主權範圍內的事務。香港特區政府根據『一國兩制』和《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基本法》,有權就是否批准在港工作簽證延期申請作出決定。中央政府堅定支持特區政府依法處理有關事務。任何外國無權干預。」
更多閱讀:北京施壓香港外國記協 事件持續發酵
馬凱供職的《金融時報》發言人泰勒(Rhonda Taylor)女士表示,"這樣的情況我們是首次經歷。沒有對我們說明拒簽的理由"。
隨著拒延這位58歲記者工作簽證,作為中國特別行政區的香港當局傚法了北京政府。北京曾一再拒絕延長它不喜歡的外國記者工作簽證。此舉實際上等同於驅逐。
香港應享有新聞和言論自由,因此,拒絕延長簽證令人驚訝,並將被其他記者視為是一種威懾手段。立法會議員涂謹申對《南華早報》說,他認為,這是當局的一種報復措施。他指出,"當局由此向國際社會釋放了一個完全錯誤的訊息,即:香港與任何其它中國城市沒有區別"。
最後一任港督彭定康(Chris Patten)表示,此舉是「嚴厲打擊言論自由」,無視97年香港回歸時高度自治的承諾。「香港和北京當局應該迅速、重新思考。」
華盛頓方面也對此發聲,表示拒絕馬凱的簽證「極其令人不安」。「這反映了國際記者在中國大陸面臨的問題,這似乎與《基本法》的原則不符」,美國駐香港領事館發言人謝漢偉(Harvey Sernovitz)對法新社說。
《大公報》:「咎由自取」
周六早上,一些示威者在香港移民局外集會,抗議該決定。
他們高呼:「不要政治紅線!我們支持新聞自由!」這顯然是在對前香港特首梁振英曾稱港獨是「絕對政治紅線」進行回應。
不過,拒絕馬凱獲得新簽證的決定受到親北京的港媒歡迎。《大公報》發表評論,稱馬凱「一意孤行」,助播港獨「咎由自取」,並表示他不獲續工作簽證是「政府依法辦事」。文章還表示,當局仍可採取行動,收回外國記者協會(FCC)的會址。
自這個前英國直屬殖民地的主權於1997年移交中國以來,擁有700萬居民的香港享有比中國內地更多的自主權和自由度。但隨著港內出現要求有更多民主的呼聲,北京的路線越來越強硬。陳浩天的小黨-民族黨主張建起一個"自由和獨立的香港"。該黨兩周前剛被禁,理由是,它危及國家安全與公共秩序。
在經歷了156年的英國殖民統治後,香港1997年回歸中國。下面就讓我們用圖片來記錄回歸後這二十年裡的風風雨雨。
圖片來源: Reuters/B. Yip1997年7月1日,英國將香港主權歸還給中國。1842年,香港成為了英國殖民地,此後在二戰曾被日本佔領。在香港回歸後,中國承諾對該特別行政區實行「一國兩制」。
圖片來源: Reuters/D. Martinez這是當年香港「爭居留權」大陸訪客抗議時圖片。在香港回歸後,很多分居陸港兩地的家庭希望團聚,然而根據當時的規定,每天只有150名大陸人允許來港。很多人因未能獲批入港而非常失望。
圖片來源: Reuters/B. Yip2002年4月,「居留權」爭議再起。當時,香港開始遣返大約4000名失去居留身份的大陸人。這些絕望的家庭被逐出此前的抗議場地——香港的一個中央公園。
圖片來源: Reuters/K. Cheung2003年,具有高度傳染性的SARS病毒在香港傳播。3月12日,世衛組織發出全球警告。圖片上,人們正在參加謝婉雯醫生的葬禮。年僅35歲的謝醫生在治療SARS病人時感染上該病毒而殉職。2003年6月,香港疫潮結束。疫情總共造成近3000人死亡。
圖片來源: Reuters/B. Yip2003年的香港七一遊行是回歸以來最大規模的遊行之一。據主辦單位統計,有50萬人參加。背景是港府頒布的23條立法意見,這條針對國家安全的草案引起了香港人的反對。
圖片來源: AP中國「一國兩制」政策一再引發波瀾。在香港回歸七周年之際,數十萬民眾會師銅鑼灣,參加大遊行,要求政治改革、推行民主和普選行政長官。
圖片來源: Reuters/B. Yip香港房價越來越高,租金也水漲船高。在2008年,圖中這樣的「蝸居」變得不再罕見。圖中的男子(Kong Siu-kau)生活在1.4平米的「籠子間」裡。一間房常常容納8個「籠子間」。如今香港的蝸居者達到了大約20萬。
圖片來源: Reuters/V. Fraile自1990年6月4日起,香港支聯合每年都舉行六四悼念活動。在六四20周年之際,大批民眾聚集在維多利亞公園,手舉蠟燭。這也顯示香港與中國大陸的不同。在大陸,血腥鎮壓學生和民運人士的六四是禁忌話題。
圖片來源: Reuters/A. Tam2014年9月,香港爆發大規模民眾示威抗議活動,要求自由選舉港首並提出有關香港民主改革的要求。9月28日,香港警方向示威者發射催淚瓦斯彈、使用胡椒噴霧。這在香港歷史上還是第一次。示威運動延續了兩個多月,高潮期間,參加人數每天多達20萬,市中心公共生活部分陷於癱瘓。由於參加者紛紛將本用來遮陽、擋雨的傘用來遮擋瓦斯彈和胡椒面,因此,該運動因此也被稱作"雨傘革命"。
圖片來源: Reuters/T. Siu佔中運動結束不到一年後,中國隊和香港隊在足球世界盃預選賽上相遇。客場作戰的中國隊在香港遭遇尷尬。在中國國歌響起時,滿場噓聲,很多香港球迷打出「香港不是中國」的標語。這場比賽最終以0比0告終。
圖片來源: Reuters/B. Yip2016年2月中國農歷新年初二,香港警方再次上了新聞頭條。在香港九龍旺角,數百人與警察發生激烈衝突。當局試圖驅散無牌照的攤販,派出防暴警察,向空中鳴槍,動用警棍和胡椒噴霧。這是2014年雨傘革命以來最嚴重的一次警民衝突。
圖片來源: Reuters/B. Yip 夏立民/凝煉/王凡/苗子(德新社,法新社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