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對中國的崛起,開始新的戰略協調
2007年11月6日德國之聲:德國執政的基民盟基社盟議會黨團為什麼要公佈一份新亞洲戰略並明確聲明要同中國保持距離呢?
貝爾斯克博士:基民盟基社盟議會黨團公佈的所謂戰略文件,更多應該從它作為歐洲乃至德國重新構建自己與亞洲關係這個角度上來分析。這份文件不應該過度解釋為德國對中國批評性外交立場的連續。
德國之聲:您講到德國外交對中國持批評性立場,到底是什麼導致聯盟黨議會黨團轉向如此批評的立場?是世界外交政治發生了重大事變,還是執政黨內某些政治力量轉而佔了上風所至?
貝爾斯克博士:主要的原因來自人們開始意識到一種迫切的必要性,那就是迫切需要針對亞洲尤其是中國的崛起,進行一些國際戰略協調。假如我們注意到中國內政、經濟政策發生的一些變化,已經對歐洲特別是德國提出一系列的挑戰的話,假如我們注意到亞洲其他地區也在發生類似變化的話,我們便不難想像作為德國的政黨也有必要據此對自己整體外交構想提出相應的調整。我以為我主要應該從這個角度來看待和解釋目前基民盟基社盟提出的戰略立場。
德國之聲:中國乃至亞洲崛起導致了挑戰。這樣的挑戰導致了德國在遠東地區結盟政策上的調整嗎?
貝爾斯克博士:歐洲特別是德國在亞洲遠東地區能夠支配的地緣政治乃至地緣軍事空間是很有限的。目前德國外交政治中進行的必要調整,主要針對的是跨大西洋地緣關係,是調整這個關係中彼此必須進行的密切協調。假如我們注意到歐洲曾經推行過力圖取消對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武器禁運的話,我們不難發現:為什麼當時主要是法國,但也有德國政府參與的歐洲民族國家會如此熱衷於取消這樣的武器禁運呢?那是因為這些民族國家認為自己同中國結成相應的國際架構,有助於實現自己民族國家的利益。這也促使了美國人思考他們同歐洲在國家安全政策上的關係,促使美國人意識到這個關係尤其適用於遠東地區。最終歐洲人沒有取消對華武器禁運,也是基於美國人對密切跨大西洋戰略關係的強烈認識和強力調整。這一點,招致了中國人的極度失望和不滿。從另外一個方面上看,歐洲和中國尤其是在經濟關係上,也正處在逐漸從夥伴關係向競爭關係過渡階段,這兩點,最終造成了最近兩三年中,歐洲與中國關係從夥伴關係向強烈競爭的關係轉變。」
塞巴斯蒂安‧貝爾斯克博士(Sebastian Bersick)是德國政治與科學基金會的研究人員。他的主攻方向為歐中、歐亞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