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長平觀察:三院長辭職?一碗雞精湯

長平
2018年3月29日

網傳北大三院長拒做犬儒,集體辭職。時評人長平認為,這起社交網路事件本身就是一個犬儒典範。

Universität Peking
北大資料圖片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dpa

(德國之聲中文網)"兼容並包,思想自由"的北大精神代代相傳,北大終於又見學術良知!"修憲大會"甫一落幕,北京大學元培學院三位院長集體辭職,垂範師生,拒做犬儒,在國內外社交網路"炸了鍋"。--遺憾的事,事實並非如此,這起社交網路事件本身就是一個犬儒典範。

北京大學元培學院前常務副院長李沉簡教授的確發表過一篇文章,題為"挺直脊樑  拒做犬儒",很快在網路熱轉,引發軒然大波。網傳李教授在微信群中解釋說:"謝謝大家關心。只是一篇紀念元培先生的文章,原來發在元培學院內部的;本來和職務無關。很快被刪了,結果反而後來越來越轉得多。我不再任職元培學院,但是還在北大生命科學學院做。還好。再次謝謝!"

在中文世界廣泛使用的"犬儒",和源於古希臘哲學的犬儒主義意思關聯,卻並不等同。它同樣頭腦清醒,看穿一切,卻未必同樣精神超然,睥睨一切。恰恰相反,中國犬儒者怯懦卑微,精心算計。李教授在文章中說,"不僅民間'人在屋簷下不得不低頭','好死不如賴活著'之類犬儒的生活教條深入人心,高級知識分子裡的無恥之徒絲毫不比普羅大眾少"。他列舉了古代畏懼權貴指鹿為馬的臣子,當代滿腹詩書的牆頭草郭沫若,以及為大躍進浮誇風搖旗吶喊的錢學森。但是他認為,"在漫長的歷史中總有火種還頑強地燃燒。在北大,蔡元培、馬寅初、胡適、林昭……承載著北大人的傲骨,公民的尊嚴",呼籲師生"挺直脊樑,拒做犬儒"。

吊詭的"錢學森之問"

文章中特別提到,"更可怕的是像經過加州理工學院最良好科學訓練的錢學森也連篇累牘地在報紙上為'畝產十幾萬斤'這樣盡人皆知、笑掉大牙的謊言搖旗吶喊,而且還舔著臉發'錢學森之問'"。吊詭的是,網傳李沉簡教授和元培學院院長鄂維南,以及另一副院長張旭東集體辭職,抗議當下學術界的政治窒息,而三位教授跟錢學森的經歷何其相似:在美國接受了良好的學術訓練,並在美國高校任教多年,然後被中國政府誘勸回國,"參與國家建設"。

其中的人文學者張旭東教授,回國後先事薄熙來主政時的重慶大學,為當時的"重慶模式"高唱贊歌。薄熙來鋃鐺入獄,張教授不僅沒有站出來為他的政績說句"公道話",而且立馬轉身吹捧習近平的"中國夢",為"這樣盡人皆知、笑掉大牙的謊言搖旗吶喊"。張教授大概不覺得這是"謊言",而是造福人類的"正能量"。錢學森當年也這樣想的吧。

"三院長集體辭職"的壯舉傳聞中,除了李沉簡教授寫了這篇"與職務無關"、"內部發表"的紀念文章外,另兩位純屬"趕鴨子上架"。張旭東教授在接受香港《星島日報》採訪時說,此消息是"一派胡言",自己不僅仍是副院長,次日還要與鄂維南院長一齊接待外賓。

挺直脊樑,繼續做犬儒

此消息仍在社群網站廣泛傳播。顯然,除非組織上要求消除影響,三位院長及前副院長並不覺得需要向公眾澄清事實。一些微信營銷號本無所謂真相,只要能帶來點擊量就要傳播。那麼這樣的消息為什麼受公眾歡迎呢?

一個顯而易見的答案是:近年來當局全面打壓言論自由,抓捕人權律師和異議人士,窒息學術空間,公眾太壓抑了,樂見有人振臂一呼,即便不能帶來改變,至少也能出口大氣。這個解釋有道理,但並不是全部。中國並不缺乏敢於出聲的義士,王炳章,劉賢斌,陳雲飛,郭飛雄,吳淦,劉萍、王全璋,伊力哈木,張海濤……作為反抗者,他/她們的認知、勇氣和行動都遠在"三教授"之上,但是社群網站很少見到他/她們的名字。

時事評論作家長平圖片來源: Imago/epd

一個流行的說法是:體制內的反抗者更需要勇氣。如果這是指他/她們為了公義,願意放棄既得利益,的確令人敬佩。但是,如果這是指體制內的反抗意味著更多危險,或者更有效果,則未必是事實。劉曉波、曹順利、伊力哈木等等都曾經在體制內,而且位置還不低。假如他/她們小心翼翼地留在體制內,即便表達異議,也會受到體制的保護。但是,如果你的反抗真正威脅到體制,那麼你會立即被體制清除出去。像李旺陽、劉賢斌、陳雲飛等始終處於體制外的異議人士,一開始就可能遭到肆無忌憚的迫害。

人們熱衷於傳播"三院長辭職"之類的消息,正是因為它的犬儒特徵:既能讓人感覺國人良知未泯,又沒有支持實質反抗的危險。假如李沉簡教授變成了劉曉波,也就很少會有人這樣慷慨激昂地稱頌他了。對此,李教授在文章中所言極是:"這樣的犬儒和無恥何以盛行?除了人性中固有的懦弱和卑微,社會幾千年來對敢言者的持續絞殺當屬首要原因。從文字獄到株連十族,當敢於'一士之諤諤'的人被消滅的時候,負淘汰的結果自然剩下的是'千士之諾諾'。"

 

長平是中國資深媒體人、時事評論作家,現居德國。

 

德國之聲致力於為您提供客觀中立的新聞報導,以及展現多種角度的評論分析。文中評論及分析僅代表作者或專家個人立場。

 

跳轉至下一欄 瀏覽更多相關内容
跳轉至下一欄 DW熱門報導

DW熱門報導

跳轉至下一欄 更多DW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