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長平觀察:不見"禁書"的香港

長平2015年5月26日

"禁書櫃台"已經從香港書店裡消失。時評人長平認為,當局軟硬兼施,逐漸控制香港人的靈魂。

Symbolbild Literatur Bücherstapel
圖片來源: Fotolia/silver-john

(德國之聲中文網)幾年前,我主編的香港時政雜誌《陽光時務》被內地禁止傳播,於是我的同事考察了香港各書店裡的"禁書櫃台",發現那是一個不錯的發行渠道。大量內地遊客從那些櫃台購買禁書,偷窺不許他們瞭解的資訊和思想。據英國《衛報》報導,如今"禁書櫃台"已經從香港書店裡消失。

"禁書櫃台"曾是香港一景。不言而喻地,"禁書"專指內地的中共政權禁止發行的書籍和雜誌。有些是珍貴的歷史資料,如前中共總書記趙紫陽的回憶錄;有些是嚴肅的歷史研究,如歷史學者馮客的《毛澤東的大飢荒》;有些是涉及中共歷史的文學作品,如張戎的暢銷小說《鴻》;有些是當下時政報導和評論,如《開放》等雜誌;還有一些是關於中共權斗內幕或私生活的政治八卦。

禁書銷售是香港言論自由的標誌,成為香港自身文化的一部分。長期以來,中共不能干預香港的出版,只能懲罰攜帶禁書的內地遊客。個人攜帶和閱讀禁書並不違法,但是海關總是粗暴搜查,強行沒收。有幾個較真的學者和律師,禁書被沒收之後,還和海關打起了官司,有的甚至還打贏了。但是對於大多數讀者來說,讀書如做賊,買書遭搜查,被沒收,已經足夠掃興;有時海關還要通知工作單位,要求對其進行思想教育。因此,很多人都不願惹此麻煩。

圖片來源: imago/epd

《衛報》報導說,不只是閱讀禁書者個人遭到無理騷擾,旅行社甚至遭到荒唐的警告。導游被威脅說,如果其旅客從香港帶了禁書入關,他們將受到罰款。由於當局從未公佈禁書名單,這實際上是一個不可能完成的任務。但是對於最該深究的"政治問題 ",中國人往往被嚇得不敢多問。可以想見,為了避免罰款,導游們只能根據自己的理解,擴大禁書的范疇,連威脅帶求情,"禁書櫃台"作為風景看看也不可以。

但是當局對此並不滿足。據報導,已經控制香港大多數媒體的中聯辦,以100%控制了香港三大書店三聯書店、商務印書館和中華書局的母公司聯合出版集團。在香港暢銷的趙紫陽回憶錄,已經不能銷售。有些書店只能將禁書藏起來,讀者需要時再偷偷拿出來。被判刑入獄的異議人士許志永的《堂堂正正做公民,我的自由中國》也不能堂堂正正地放在架上,購買時需要提前電話預定。

《衛報》談到中共對香港出版業精妙的軟控制。其實,在這些軟控制背後,是當局從來都不懼濫用的國家暴力。多次出版禁書的晨鐘書店出版人姚文田,竟然於去年被以走私罪的名義重判十年。

出版業是一個城市的靈魂。香港的年輕頑強抵制了為中共歷史塗脂抹粉的"國民教育",而成年人卻輕易放棄了書籍出版和發行。這些不願被洗腦的年輕人,還有什麼中文書可讀呢?如果只讀這些被中共嚴格控制和編輯的書籍,未來不用禁止恐怕也沒人讀那些書了。

長平是中國資深媒體人、時事評論作家,現居德國。

跳轉至下一欄 瀏覽更多相關内容
跳轉至下一欄 DW熱門報導

DW熱門報導

跳轉至下一欄 更多DW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