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長平觀察:地球照常升起

Chinesischer Journalist Chang Ping
長平
2024年6月13日

太空人威廉‧安德斯(William Anders)不幸墜機遇難,他拍攝的歷史經典照片《地球升起》再次警醒世人。中國網民仍在為「嫦娥六號」在月球上鏟出一個「中」字而歡呼。時評作家長平認為,「嫦娥六號」的愛國主義宣傳實際上是把21世紀的「柏林牆」修到了月球上。

到月球應該發現什麼?圖片來源: Patrick Pleul/dpa/dpa-Zentralbild/picture alliance

(德國之聲中文網)「太陽照常升起」(The sun also rises)這句話出自《聖經‧舊約‧傳道書》,因為海明威用來作為一部成功小說的書名而更廣為人知。不管它想表達的意思是什麼,這種描述顯然是一個我們習以為常的地球視角。直到上世紀六十年代末,一位叫威廉‧安德斯(William Anders)的太空人在太空拍攝了照片《地球升起》(Earthrise,又譯為「地出」)並經媒體廣泛傳播之後,人們才普遍意識到,原來在宇宙中換一個視角,我們也能看到「地球升起,地球落下,急歸所出之地」。

1968年12月,安德斯與同伴博爾曼(Frank Borman)和洛弗爾(James Lovell)一起,受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派遣,駕駛阿波羅8號宇宙飛船執行人類第一次離開近地軌道並繞月球航行的太空任務。他們的任務之一是拍攝月球,月球的荒漠地表讓安德斯感到無聊,直到他和同伴驚喜地看見絢爛的地球正在冉冉升起。

這張照片生動地呈現出地球在浩瀚太空中的美麗和脆弱。它改變了人類看待地球的方式,激發了全球環保運動,成為歷史上最具影響力的照片之一。上周五(6月7日),90歲的安德斯在美國華盛頓州一架小型飛機墜毀事故中不幸遇難。作為對他的懷念,這張照片再次得以全球傳播。

上世紀的太空競賽是美國和蘇聯分別代表的兩個政治集團之間冷戰的產物。但是,它也意外地讓無數人擁有了地球作為人類共同家園的概念。安德斯後來說:「我們去到月球就是為了發現地球。」

1997年,有幾位前蘇聯和美國的太空人受邀到中國參加活動,我和當時所在報社的同事一起對他們做了面對面的採訪,並聆聽了他們的演講。這次採訪讓我深受觸動,不僅僅是因為這幾位太空人面色紅潤,步履矯健,更是因為他們的眼神和言語裡都明顯超越了國家、種族、政治和軍事。他們都強調,從太空中回望地球,看到的是整個人類。有一个太空人說,他從太空中看到當年兩伊戰爭的硝煙,知道人類正在自相殘殺,感到分外悲涼。

幾年後我在一篇文章中回憶道:「我從這些太空人身上,看到了未來人類的模樣。」

2024年6月4日嫦娥六號在月球背面著陸挖土圖片來源: Jin Liwang/Xinhua/AP/picture alliance

「嫦娥六號」在月球上鏟出一個「中」字

二十多年過去了,我對「未來人類」的期待顯然過分樂觀了——就在安德斯辭世的前幾天(6月5日),中國央視(CCTV)洋洋自得地宣稱,科研人員本來計劃讓嫦娥六號探測器在月球「多鏟幾鏟」,但完成「中」字的最後一筆時,正好樣品容器也滿了,各種意外促成了一個「中」字的產生!「可能注定中國要在月球留下自己的印記!」幾天時間過去了,網民仍在央視微博帳號上這條消息的評論區歡呼「中國式浪漫」,沒有人悼念安德斯。

在月球上鏟出一個「中」字,也許真的是「各種意外促成」,但是這樣的「愛國主義」宣傳,卻一點也不讓人感到意外。如果我們去看以「嫦娥六號」為名開設的微博帳號,會發現這個賣萌的「小六」對「這是個人的一小步,人類的一大步」(That's one small step for man, one giant leap for mankind,「阿波羅11號”太空人尼爾‧阿姆斯特朗首次踏上月球時所言)這種地球人整體觀念毫無興趣,它念茲在茲的宣傳仍然是「我和我的祖國,一刻也不能分割」。

有人會說,中國人為什麼就不能在月球上留下自己的驕傲?當然可以。問題是,專制政府嚴格控制的宣傳機器,從來都知道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麼。「嫦娥六號」挖出的「中」字,其含義不是「地球升起」,而是「中國升起」,更準確地說是「中共升起」——意味著「民主國家能做的事情,專制國家也能做到,而且還會做得更好」。

「嫦娥六號」儼然在微博帳號上說:「我們去到月球就是為了發現中國」——中國好強大,好美麗,好多傳統文化,好好可愛啊!它實際上是把21世紀的「柏林牆」修到了月球上——將地球分為中國和境外,將地球人分為人和中國人,將地球文化分為西方文化和中國文化,甚至試圖將全球政治格局重新劃分為東方和西方。(參見《長平觀察:「習近平先生,推倒這堵牆!」》

如果有在天之靈,安德斯定會感到不安。

作者長平是中國資深媒體人、時事評論作家,六四記憶 ‧ 人權博物館總策展人,現居德國。

德國之聲致力於為您提供客觀中立的新聞報導,以及展現多種角度的評論分析。文中評論及分析僅代表作者或專家個人立場。

© 2024年德國之聲版權聲明:本文所有內容受到著作權法保護,如無德國之聲特別授權,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當行為都將導致追償,並受到刑事追究。

跳轉至下一欄 DW熱門報導

DW熱門報導

跳轉至下一欄 更多DW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