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平觀察:奧斯卡禮贊真相
2016年2月29日(德國之聲中文網)我在新浪微博搜索欄輸入「凜冬烈火」四個字,看到提示:「根據相關法律法規和政策,『凜冬烈火』搜索結果未予顯示。」這是記錄2013年底至2014年初烏克蘭獨立廣場革命的電影的名字,入圍本屆奧斯卡獎。在遺憾的同時,我也多少感到一些欣慰:專制者仍然對世界的真相感到害怕。
大肆抓捕人權律師及綁架香港書商等事件給人一種錯覺,彷彿北京當局已經全然肆無忌憚,為所欲為。所幸,他們無法改變這個事實:越是強權專制,越是恐懼真相,因此越需要控制媒體和訊息。不僅需要控制政治新聞,隱含政治訊息的娛樂新聞也不能放過。繼中國廣電總局及中宣部下令禁止台灣金馬獎、香港金像獎直播、轉播之後,奧斯卡獎的頒獎新聞也因《凜冬烈火》等影片受到部分限制。
《凜冬烈火》記錄了烏克蘭獨立廣場革命驚心動魄的抗議場面。一次又一次,人們勇敢地走上街頭;一次又一次,警察對手無寸鐵的抗議者揮舞警棍。鮮血染紅了廣場的地面,染紅了觀眾的銀幕或者屏幕,從而留在歷史的記憶中。它讓我的記憶活躍起來,在觀看的過程中重新經歷了「六四」運動。
即便在權力肆虐的今日,中國批評者仍然在為「建設性」還是「批判性」而爭吵。我還記得那一年,每當警察奉命鎮壓,學生們都高喊「人民警察愛人民,人民警察人民愛」之類的口號。讓我感到驚訝的是,面對政府的暴力,烏克蘭的抗議者也喊著類似的口號。可以看到,和二十六年前的中國一樣,這樣的策略沒有效果。也許真的有警察在心靈上受到觸動,但他們不會因此停下手中的武器。乞求權力濫用者的同情心和憐憫心,從來都是緣木求魚。
娛樂業對新聞業的禮贊
台灣金馬獎、香港金像獎被禁,主要原因是一部短片合集電影《十年》。它以五個獨立的故事,描繪了香港令人絕望的未來。中國《環球時報》稱,「這部片子是完全荒誕的,它所描繪的場景十年後不可能在香港出現」,「它這個時候冒出來,帶給香港社會的害處很可能大過好處」。其實,假如坐時間旅行車回到十年前的香港,告訴當時人們今天的現實,很多人也會覺得荒誕,認為這些事「十年後不可能在香港出現」。只需要這樣想一想,就足以讓人清醒。《環球時報》有一點說對了——只是用錯了對象——那就是香港喜歡「自虐」的人太多,很多人還在靜待十年後黑暗的到來。
以奧斯卡獎在娛樂業的巨大影響力,要想徹底噤聲談何容易。令人感到振奮的是,本屆入圍影片中,不只《凜冬烈火》在記錄歷史,呼喚真相。最大的贏家,獲得最佳影片和最佳原創劇本獎的《聚焦》,是一曲對新聞調查記者的贊禮,儘管也充滿了壓抑和苦澀。它深刻地再現了《波士頓環球報》對神父孌童醜聞的突破性調查,是記者對抗強權的又一經典敘述。時任該報主編、現任《華盛頓郵報》執行主編的馬蒂‧巴倫(Martin Baron)說,這部電影再一次提醒我們,堅守敬業的新聞業,能夠做出多麼令人震驚的好事。
這部電影還通過對記者瑣碎的日常工作的描繪,告訴人們無論追求真相的工作多麼重複、枯燥和令人灰心,它總是值得我們全力以赴。在中國,還要加上一個勵志的理由:專制者越是禁止,它越有價值。
長平是中國資深媒體人、時事評論作家,現居德國。
德國之聲致力於為您提供客觀中立的新聞報導,以及展現多種角度的評論分析。文中評論及分析僅代表作者或專家個人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