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長平觀察:朝著歷史正義,「削尖腦袋到處鑽營」

Porträt von Chang Ping
長平
2025年9月25日

聯合國大會正在紐約召開,台灣再次成為熱點話題。時事評論作家長平強調,歷史不只關乎過去,更是關乎變化。在朝著歷史正義的方向,中共政客也應該「削尖腦袋到處鑽營」。

台灣外交部長林佳龍圖片來源: Walid Berrazeg/Andalou/picture alliance

(德國之聲中文網)聯合國大會正在紐約召開,台灣再次成為熱點話題。9月25日,中國外交部發言人對美國允許台灣外交部長林佳龍「在聯合國大會期間竄訪紐約」表達了「強烈不滿和堅決反對」,還稱林佳龍「和台所謂『邦交國』勾肩搭背,和美國一些政客勾連互動,削尖腦袋到處鑽營」。

「削尖腦袋到處鑽營」——我本來想說,抗議就好好抗議吧,不知道為什麼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會用這種兒童吵架似的語言,來變相贊賞台灣外交部長工作多麼勤懇敬業。但仔細一想,這樣說未免污衊了孩子們。大多孩子吵架也不會用這種看似羞辱對方實際上暴露自己沒教養的言辭,把一個嚴肅的問題變成了笑話。

儘管如此,我還是忍不住把這件事情跟孩子們扯上關係。兒童在成長的過程中,往往一方面盼望長大,學做大人;一方面又抗拒成長,希望自己是永遠不和媽媽分床睡的小寶貝。

習近平說「到了70歲還是個孩子」,讓我聯想到政治中的巨嬰現象,以及被心理學家所診斷的中國「巨嬰國」文化。中共在台灣問題上的宣傳,也是政治巨嬰的一個典型例子。

延申閱讀:長平觀察:「70歲還是個孩子」——政治巨嬰與巨嬰國

 

 

 

「自古以來」說不符合歷史唯物主義

我多次聽見《人類簡史》作者赫拉利(Yuval Harari)在訪談中說:「歷史不只是研究過去,更是研究變化。」儘管他談的是整個人類的命運,但是我認為這句話對理解台灣問題也非常重要。

中國人耳熟能詳的宣傳話語之一,就是「台灣自古以來就是中國領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人們不用聽赫拉利講的道理,也知道這句話的荒謬性。中共本身就並非「自古以來就是中國政權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而是來自西方政治理念(馬克思主義)和境外敵對勢力(蘇聯俄國)的支持。

馬克思主義的核心價值觀之一就是歷史唯物主義,這也是中共一再教育中國人民認可和接受它「顛覆(中華民國)國家政權」的價值觀,那就是歷史總是在發生變化、向前推進,而不是止步不前。在馬克思主義看來,「自古以來……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要比「削尖腦袋到處鑽營」可笑多了。

問題不在於變化,而在於怎樣變化

每個人、每個政黨和每個國家,都處於歷史的變化之中,無論怎樣巨嬰心態,也終究要面對和接受變化。問題不在於變化,而在於怎樣變化。

比如有人可能會說,既然要接受改變,那麼俄羅斯佔領了烏克蘭的領土,為什麼西方國家不肯接受呢?原因很簡單,因為這是非正義的改變。

我們要接受的是好的變化,而不是壞的變化,前者符合歷史正義,而後者則是霸權行徑

台灣的歷史變化也是中國人必須面對的政治現實。既然「自古以來」不能成為判斷其是否正當的理由,那麼以什麼標準判斷變化的好壞呢?

如果真的能夠讓中國人自由表達,即便在經歷了長期洗腦教育,我相信大多中國也會同意:民主好於專制,自由好於監禁,人權好於黨權,經濟穩定好於產業動蕩,食品安全好於健康隱患,全民健保好於看不起病——在所有這些方面,以及其他未必達成共識的方面,台灣都走在前面。台灣並非自古如此,而是朝著歷史正義的方向發生了改變。

歷史不只關乎過去,更是關乎變化。在朝著歷史正義的方向,我希望中共政客也能像台灣外交部長那樣「削尖腦袋到處鑽營」。

 

長平是資深媒體人、時事評論作家。他目前是德國之聲專欄作家、中國數字時代執行主編以及六四記憶 ‧ 人權博物館總策展人。

德國之聲致力於為您提供客觀中立的新聞報導,以及展現多種角度的評論分析。文中評論及分析僅代表作者或專家個人立場。

DW中文有Instagram!歡迎搜尋dw.chinese,看更多深入淺出的圖文與影音報導。

© 2025年德國之聲版權聲明:本文所有內容受到著作權法保護,如無德國之聲特別授權,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當行為都將導致追償,並受到刑事追究。

跳轉至下一欄 DW熱門報導

DW熱門報導

跳轉至下一欄 更多DW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