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長平觀察:死在謊言共和國,你連數字都不是

長平
2020年4月9日

封城兩個多月之後,武漢正式解封。時評人長平認為,專制社會壓制民眾的同理心,從而讓政府肆無忌憚地製造人權災難。

China, Wuhan: provisorisches Krankenhaus Wuchang
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F. Maohua

(德國之聲中文網)"人死了,不能只是一個個冰冷的數字。"在每一次人道災難期間,都有人這樣呼籲尊重逝者,善待生命,武漢新冠肺炎疫情高峰期也不例外。事實上,專制政治比人們想像的要冷酷得多:很多人死了之後,連數字都不是。

這並不猜想,而是歷史一再證明的事實。大躍進期間有多少人被餓死?文革十年有多少人被斗死?六四屠殺中有多少人死於機槍和坦克?汶川地震中有多少孩子死於豆腐渣校舍?

人們被一再告知說,不要糾纏於歷史,那些事情已經永遠地過去了。可惜並非如此,它們一直在現實中重複。沒有人知道有多少"低端人口"在寒風中被驅趕出北京,有多少人陷入困頓;沒有人知道新疆有多少人被關押進"再教育營",有多少人由此失蹤; 也沒有人知道,從去年11月以來的半年時間裡,到底有多少武漢人感染新冠病毒,又有多少人因此而死亡。

跟過去一樣,官方撒謊的技巧並沒有也不需要任何改進,而是粗野蠻橫,侮辱人的智商。有網民分別計算了國家衛健委公佈的全國各地支援武漢的4.2萬人醫護人員所能醫護的患者人數(大約50萬名),武漢市七家殯儀館兩個月加班加點的焚屍能力(大約能火化3.5萬名逝者),以及媒體報導的漢口殯儀館門口領取骨灰盒的長隊,一名卡車司機透露僅兩天就向該殯儀館運送了五六千個骨灰盒……官方公佈的武漢市累計確認感染病例50000餘名,累計死亡人數才2500餘名,顯然真實數字縮減了十倍以上。

遠勝於病毒的人權災難

和隱瞞死亡人數相伴而行的,是以封城為名的一場規模浩大的人權災難。微博網友@瑪麗蓮夢六 用文字和影像記錄了那些不該被遺忘的人們:

那個坐在陽台上敲鑼鳴病的人。……

那個隔離在家中被餓死的人。

那個懷有身孕花了20萬最終因無力承擔而被放棄治療的人。……

那個被派出所罰寫100遍《出門一定要戴口罩》的人。

那個未戴口罩被扇巴掌扇出血的人。……

那個因為封城禁車只好背著媽媽四處問診,一路走了三個小時的人。

那個把剛出生的孩子託付給醫院,寫下"生孩子已花光僅有的積蓄,走投無路流落至此"的人。

那個為了出門買肉,從10樓爬下來的人。

那個守著爺爺的屍體過了5天,並給爺爺蓋上被子的孩子。……

這位網友記錄下來的,也僅僅是這場人權災難的九牛一毛,但也足以看到中共的封城和民主國家的禁足完全不同。官方從上到下肆無忌憚地濫用權力、以"健康碼"為名無限擴大數字管控、以謊言為基礎的全球大外宣……從長遠的歷史看,這些專制主義擴張帶給人類文明的災難遠勝於新冠病毒。

專制社會壓制同理心

這些焦慮在中國太不合時宜了。人們正慶幸自己生在這樣的國家,有這樣一位強有力的領導人,果斷地犧牲一部分人的利益和生命,保住了大多數人的利益和生命。問題在於,如此明顯的濫權行為之下,任何人隨時隨地都被放進被犧牲的那一部分。

你不是"低端人口",所以對於他們被驅趕無動於衷;你不是維吾爾人,所以認為"再教育營"很有必要。然而,昨天你可能是雷洋,今天你可能是李文亮。不,更大的可能是,你被犧牲之後直接人間蒸發了,連死亡數字都算不上。對此,奧威爾在《1984》中做了詳盡的描述。

本文作者:長平圖片來源: imago/epd

理解他人的痛苦需要同理心。心理學家認為,同理心的缺失並不僅僅因為個人道德水準低下,更是源自社會權力結構的問題。在很多中國人眼裡,德國人對難民的同情虛偽透頂;歐美當務之急是不惜一切代價把感染者和他的家人和朋友隔離起來,嚴防死守,而不是給蒙受損失者發錢,給困難家庭提供免費午餐。這些中國人這樣思考,這並不是因為他們人種不同,而是他們所處的社會環境有差異。

同理心的獲得也並不像中國媒體上所宣揚的那樣,僅僅是一種個人道德的激情。人們認同他人的苦難時,就希望幫助他們結束悲慘的處境。於是,他們就會進入政治領域,呼籲政府改善政策。這是專制政權最不想看到的情況。因此,它會以各種辦法打壓同理心。

當四周隨時可能出現危險的時候,人們自顧不暇,同理心自然就會減弱。一個北京人可能不僅對維吾爾人被關押全無感覺,而且還會認為這是必要的措施。同理,把不幸感染或可能感染的湖北人的大門牢牢釘上,讓一些武漢人餓死在家中,也被認為是應該付出的代價。於是,人們想得更多的,不是理解他人的悲慘處境,而是盡可能讓自己處於特權地位。

 

長平是中國資深媒體人、時事評論作家,現居德國。

德國之聲致力於為您提供客觀中立的新聞報導,以及展現多種角度的評論分析。文中評論及分析僅代表作者或專家個人立場。

 

跳轉至下一欄 瀏覽更多相關内容
跳轉至下一欄 DW熱門報導

DW熱門報導

跳轉至下一欄 更多DW報導